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于本月正式实施,回看过去的9个月,中国乳业也发生着点滴变革。中国网财经梳理前三季度发生在中国乳业的部分热点事件,在点滴中洞察中国乳业变革的动向,体会中国乳业发展的进程。

  • 标签: 中国乳业 事件 婴幼儿配方乳粉 注册管理 产品配方 中国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原因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并发生意外事件的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住院患者共4132例,发生意外事件70例,发生率为1.69%,其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原发疾病中精神病为主(81.4%),主要意外事件类型为他伤,外逃,摔伤等,意外事件结果死亡4例,右股骨骨折2例,有肱骨骨折2例,他伤,自伤,摔伤导致的清创缝合32例。结论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看护,提高责任心,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科 意外事件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手段对我院门诊于2014年6月~12月期间所产生的50件不良事件予以分析,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应对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门诊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包含门诊投诉、门诊环节较多、服务无较长周期、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门诊医生专业水平差异大等。结论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总体素质,进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门诊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某燃机电厂#3机180MW燃机,在启动升压后的并网过程中,发生“误上电”保护动作跳机故障。本文主要通过对#3燃机并网过程中“误上电”保护动作的数据、动作过程进行分析,证明故障是由于机械转动电磁式同期检查继电器TJJ长期带电,接点接触不良造成的。并介绍了同期装置在机组并网后断开同期检查继电器TJJ双侧电压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发电机 非同期 分析 措施
  • 简介: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灾难无情,人性有情.无论何时,人类的亲情、友情、爱情和几千年来延续的真诚、悲悯、大爱、责任,都可歌可泣,直击人心.2015年里,真善美凝聚在灾难事件的每个瞬间里,更渗透在13亿人的精神基因中,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难以忘怀.

  • 标签: 中的动人 事件中的 动人瞬间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用电越来越多。如何有效控制电力设施外破事件的发生成为现在关注的焦点。在电力设施外破控制安全风险上,需要电力企业加强管理,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电力设施外破事件控制的研究,不仅分析了电力设施的现状和电力设施中的安全风险,还对电力设施外破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得到了解决对策,从而为有效控制电力设施外破事件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有效控制 电力设施 外破事件
  • 简介:窗户上发现枪击弹孔1966年2月2日下午2时许,人民大会堂服务员发现大会堂北侧西头二楼半的双层玻璃窗被打了两个洞,像是枪打的。2月3日上午8时,公安部副部长于桑通知我(我当时任公安部三局副局长,主管刑事侦查工作)速带技术人员前往人民大会堂勘查现场,调查此事。

  • 标签: 人民大会堂 枪击事件 调查 回忆 刑事侦查工作 技术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护理风险事件的具体原因与干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150例患儿以及2014年9月-12月来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8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首先我们将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期间的总共9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并总结分析其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其次,将后续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0例患儿设为实验组,并根据上述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150例患儿占到同期所有患儿的6%。在这150例患儿中,因护理人员不足导致风险事件的患儿有58例,因医院的管理问题导致风险事件的有49例患儿,因用药问题导致风险事件的患儿有23例,因患儿及家属问题导致风险事件的患儿有20例。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患儿有4例,其发生率为0.5%,患儿及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护理效果,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门诊患儿 护理风险事件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以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240例护理不良事件对其分级、发生原因、责任护理人员的职称以及工作年限的分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以一般差错为主;沟通不畅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约占50.4%;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人员,约占84.2%;工作年限在3年以内的护士最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约占70.9%。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完善非惩罚性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制度等,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分级 原因 对策 护理人员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37-01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康艾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省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中心报告数据库中1906例康艾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资料老年居多(51.73%),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为主(32.63%),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寒战和发热等,但说明书中无相关风险提示。结论重视康艾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事件,完善药品说明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康艾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分析
  • 简介:摘要南方电网楚穗直流输电工程的换流站低压阀组在2015年11月29日发生了一次换相失败,对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故障时刻的录波文件进行分析,得出了该次事件为一次典型的换相失败误判事件,并对此提出了改进方案。

  • 标签: 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误判
  • 简介:受众对舆情事件的真实性判定阶段,是网络舆情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受众对所得信息的个人评价和可信性选择,可能直接影响到舆情事件的传播广度和传播效果。如今,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谣言多发现象,已经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运用关键事件法,通过针对20名受访者的网络舆情事件接触经验的相关研究,分析受众对相关舆情信息的接收情况和评价特点,并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归纳和总结出6条基于受众经验的舆情信息可信性线索。

  • 标签: 舆情信息 受众 说服 真实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对感染病例临床资料的调查和病区环境、设备仪器及工作人员进行微生物采样检测,分析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结果通过流行学调查,6例MRSA感染者3例考虑神经外科监护区感染。工作人员手、工作服、仪器设备及环境均存检测MRSA,推断环境、医疗设备污染及医务人员的手是此次MRSA医院感染暴发传播的关键因素。结论应加强MRSA的实时监控,强化手卫生、环境及设备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 标签: 神经外科 MRSA 医院感染 暴发
  • 简介:一、草根诗人余秀华蹿红二、方方批文坛“跑奖”“跑职称”获赞三、北大清华四川招生组微博上“掐架”四、多篇中国学者论文因造假遭国际期刊撤回

  • 标签: 中国学者 文化事件 十大 国际期刊 职称 论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降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期间和2014年(实施精细化管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等级。结果2013年我院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2%,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各不良事件发生级别均明显优于2013年,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拟定防范对策,以杜绝或减少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176例患者为对照组,针对本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20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防范对策,比较两组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保证介入手术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护理 不良事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来防范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强化。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率、住院时间、情绪控制情况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率、住院时间、情绪控制情况等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加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加快身体的恢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加强优质护理 防范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