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也可导致社区相关性感染。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与医院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其对多数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敏感,大多携带杀白细胞素,多为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Ⅳ或Ⅴ型。CA-MRSA毒力更强,并不仅仅归因于杀白细胞素,α-毒素和α型酚溶调制蛋白等核心基因组编码的毒素也是其高毒力、高致病性的重要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是因为存在mecA基因,而对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否耐药则取决于是否携带其他耐药基因。本文对CA-MRSA的流行学、毒力因子、耐药基因以及与HA-MRSA的区别等作一综述。

  • 标签: 社区相关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因子类 耐药基因
  • 简介:摘要 目的 使用美沙拉嗪结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1年3月到2018年8月来我院收治的96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使用美沙拉嗪的同时使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5.00%),且治疗后研究组IL-6、hs- 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三者变化较对照组优。以上数据差异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美沙拉嗪结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有显著成效,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美沙拉嗪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不同病原体的感染现状以及流行学特点,为制定观察、治疗方案,做好手足口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院传染科门诊诊断为手足口的病例采集部分病例的咽拭子、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流行学分析。用RT-PCR法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 16, 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肠道病毒通用型(PE)进行鉴别。结果共采集522份标本,472份标本呈现病毒阳性,检出阳性率为90.4%;CV-A6的检出率最高为52.5%(274/522)、其次是CV-A16为23%(120/522)、第三位为EV-A71为10.5%(55/522)、第四位CV-A10为2.3%(12/522)。4种病毒4年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 P=0.00;P=0.00;P=0.03);CV-A6病毒感染组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男患儿的感染率高于女患儿;CV-A6在0~1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EV-A71在幼托/学生中感染率要高于散居儿童(P=0.044),CV-A6在散居儿童中感染占比较高(P=0.009); 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在郊区和外省的感染占比较高(P=0.05;0.031);EV71和CV-A16在春夏季感染率较高(P<0.001),CV-A6在秋冬季感染率明显高(P<0.001);CV-A6的感染构成比4年平均在50%以上;EV-A71在2016—2017年存在20%左右的感染构成比,2018—2019年明显减少,仅有0%~3.3%。结论手足口病原体呈现交替流行;对手足口病原体流行学特征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对疾病的防控、早期治疗、重症病例的筛查。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炎症性肠(IBD)与糖尿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搜集关于IBD与糖尿关系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1月2日,采用Cochran Q检验和I2值进行异质性分析,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 CI为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最终纳入12项观察性研究,IBD患者共216 0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BD与糖尿存在显著相关性(RR = 1.27,95% CI 1.09 ~ 1.49),IBD患者发生糖尿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27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型糖尿(T2DM)的发病风险增加(RR = 1.44,95% CI 1.25 ~ 1.66),而1型糖尿(T1DM)发病风险无显著差异;克罗恩病患者T1DM和T2DM的发病风险均增加(T1DM:RR = 1.34,95% CI 1.05 ~ 1.71;T2DM:RR = 1.44,95% CI 1.01 ~ 2.07)。结论IBD与糖尿具有相关性,IBD患者糖尿的发病风险增加。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糖尿病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并发症防治操对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尿并发症防治操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疲乏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4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并发症防治操可改善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防治操 血液透析 疲乏 生活质量
  • 作者: 王叶青 钱素云 李科纯 谢正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急性坏死性脑(ANE)是一种全球分布的罕见并且独特的急性脑。通常以病毒感染相关的高热症状起,随后迅速恶化,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ANE的神经放射学特征是累及双侧丘脑等部位的多灶性、对称性脑部病变。目前尚无针对ANE的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较差,大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本文总结了儿童中这种罕见但致命疾病的流行学特点、诊断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脑病 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诊断 预后
  • 作者: 王叶青 钱素云 李科纯 谢正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急性坏死性脑(ANE)是一种全球分布的罕见并且独特的急性脑。通常以病毒感染相关的高热症状起,随后迅速恶化,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ANE的神经放射学特征是累及双侧丘脑等部位的多灶性、对称性脑部病变。目前尚无针对ANE的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较差,大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本文总结了儿童中这种罕见但致命疾病的流行学特点、诊断和预后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脑病 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炎症性肠(IBD)与糖尿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搜集关于IBD与糖尿关系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1月2日,采用Cochran Q检验和I2值进行异质性分析,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 CI为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最终纳入12项观察性研究,IBD患者共216 0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BD与糖尿存在显著相关性(RR = 1.27,95% CI 1.09 ~ 1.49),IBD患者发生糖尿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27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型糖尿(T2DM)的发病风险增加(RR = 1.44,95% CI 1.25 ~ 1.66),而1型糖尿(T1DM)发病风险无显著差异;克罗恩病患者T1DM和T2DM的发病风险均增加(T1DM:RR = 1.34,95% CI 1.05 ~ 1.71;T2DM:RR = 1.44,95% CI 1.01 ~ 2.07)。结论IBD与糖尿具有相关性,IBD患者糖尿的发病风险增加。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糖尿病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胰源性糖尿也被称为3C型糖尿,系世界卫生组织糖尿分型中特殊类型糖尿的第3个;流行学资料显示,此亚型糖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型糖尿,即临床工作中其患病率被明显低估,误诊漏诊时常发生;此外,此类糖尿轻重程度变异大,更易发生重度低血糖或低血糖昏迷,而治疗中胰酶和脂溶性维生素补充等必要的治疗措施常常被忽视;为此2020年美国糖尿学会(ADA)指南中新增关于此糖尿亚型的章节。本文讨论此糖尿亚型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要点,以及除了 3C型糖尿本身,1型和2型糖尿病程中也存在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问题;提示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关注3C型糖尿,以及糖尿病程中发生的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问题。

  • 标签: 糖尿病 分型 糖尿病,3C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式服务对2型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11月-2021月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2型糖尿病人进行分组调查,分别为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家庭医生护理的实验组,每组病例各1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在护理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对比中实验组患者指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可比性(P

  • 标签: 2型糖尿病慢病 血糖 家庭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家庭医生式服务慢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社区服务中心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样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家庭医生式服务慢管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社区管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FPG、2hPG、HbAlc)以及患者对饮食控制、适度锻炼、遵医用药、血糖监控等方面的依从性。结果:经管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显著变化,但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管理,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应用家庭医生式服务,可以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及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病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医生式服务 社区2型糖尿病 慢病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护士糖尿知识知晓率对糖尿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中的42例糖尿骨折患者,同时选出骨科中的20例护士,对护士下发调查问卷表,并以糖尿知识的知晓率作为标准划分组别,分析相同方式护理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根据护士的知识掌握情况分组后,可知优秀组中27例患者,不及格中有13例患者。护理后,明显优秀组的功能康复情况更佳,P<0.05。结论:骨科护士对于糖尿的了解度,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而言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医院应当通过强化培训等方式来提升护士的知识掌握度,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骨科护士 糖尿病 知晓率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2型糖尿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适宜技术 糖尿病 慢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一品”在糖尿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足患者74例(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随机分为“一一品”的观察组(3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观察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及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依从性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糖尿足患者“一一品”,能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且依从性好,值得借鉴。

  • 标签: 一病一品 糖尿病足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慢管理中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慢管理模式,观察组则联合运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慢管理。结果:干预前2组的FBG、2hPG、HbAlc均较高P>0.05,干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医院2020.03-2021.03收治的64例牙髓和根尖周病患者,分组方式为双色球法(绿,橙)分组L组-绿,C组-橙,L组-常规根管治疗,C组-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两组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 C 组对比L 组(治疗效果):C 组>L 组,(=6.564,P=0.010

  • 标签: 乳牙 一次法 根管治疗术 牙髓病 根尖周病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8年河南省儿童医院手足口流行特点。方法对2014—2018年河南省儿童医院报告的手足口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学特征。结果2014—2018年河南省童医院共报告手足口79 356例,占全院传染病报告总数的76.31%,其中重症病例839例,占1.06%。报告病例全年呈双峰分布,主峰在4月至6月,次峰在10月至11月。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97.38%;男性病例报告数高于女性,性别比1.51:1。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占79.29%。引起手足口的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16,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EV71感染略呈下降趋势,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略呈上升趋势。结论手足口为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春夏季高发,多发于5岁以下散居儿童,应加强监测、传染源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