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一、"登歌"释义"登歌"又名"登哥"、"登謌",古代"登"、"升"通用,故"登歌"又曰"升歌",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比较重要的礼乐文化现象,大约起源于周朝宗庙祭祀礼,亦用于乡饮酒礼、大射礼等,是这些活动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历代朝廷祀典、朝会宴飨等仪式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登歌"最早见于记载周朝礼仪的《周礼》、《仪礼》、《礼记》之中,以下是"三礼"中"登歌"和"升歌"的使用情况:《周礼》"登歌"出现两次,"升歌"无;《仪礼》"登歌"无,"升歌"出现十次;《礼记》"登歌"出现两次,"升歌"出现十二次。如:《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大祭祀,登歌击拊,下管击应鼓。"①《仪礼·乡饮酒礼》:"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工人,升自西阶,北面坐。相者东面坐,遂授瑟乃降。工歌《鹿鸣》、《四牧》、《皇皇者华》。"②《仪

  • 标签: 登歌 升歌 大射礼 礼乐文化 西阶 安世乐
  • 简介:大明宫是唐朝“三大内”之一,先后有17位皇帝在此朝寝,不仅建筑风格雄浑壮丽,宫门、宫殿等建筑的命名也含义深远,与传统文化深深契合,值得探究。本文试图对大明宫外宫墙的诸多宫门名称进行解读,以期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 标签: 大明宫 宫门 传统文化
  • 简介:何应钦,字敬之,1894年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县的一个官宦门第。幼年,他的父亲为他聘请老师在家中设馆教读,除教四书五经外,还为他讲解历代兴亡存废的历史。

  • 标签: 何应钦 金刚 谋权 贵州省 门第 兴亡
  • 简介:成都第一次演出《抓壮丁》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戏剧爱好者吴雪从他的家乡川北岳池县来到成都,在西门上的灯笼街,办了一家大同影片公司,用照相机和留声机配合.拍了一部电影《峨眉山歌》,由周空空和黄侯担任男女主角。黄侯在片中引吭高歌:“惟愿天爷下大雨哟,保佑娃娃吃白米唉!”歌声凄厉,催人泪下。但拍电影器材缺乏.条件还不成熟,仅仅昙花一现。爱好戏剧的吴雪又不甘心.便约好友陈戈、戴碧湘等人,筹划上演文明戏。

  • 标签: 戏剧爱好者 王永 巴蜀 《抓壮丁》 二三十年代 岳池县
  • 简介:陈独秀的大名,在我国近代史上毁誉了大半个世纪,他的子女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死在杀场上”。他的一生,坡坡坎坎的事多,平平坦坦的事少。关于他的是非功过,因时而异,因势而异,盖棺也难论定。

  • 标签: 陈独秀 四川 中国 生平事迹 邓蟾秋
  • 简介:人们知道双枪老太婆陈联诗的大名,大都是通过罗广斌等人写的《红岩》这部小说。《红岩》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发行量最大的革命文学作品。双枪老太婆陈联诗,又名陈玉屏,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中和乡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就有才女美人的名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笔者认识她是在1938年地下党成都市委书记杜桴生同志的家里。杜桴生同志尊敬地叫她陈三姐,笔者也尊敬地叫她陈三娘。杜桴生同志向笔者讲述了陈三娘孤儿寡母闹革命的英雄事迹,令笔者终生难忘。后来,笔者又遇到中学同学蔡衣渠。蔡衣渠当时是川东北赤卫队一个支队的政委。蔡衣渠继杜桴生后更详细地叙述了双枪老太婆的身世和经历。

  • 标签: 双枪 四川省 川东北 沙汀 革命理想 市委书记
  • 简介:1989年秋天,我以自费留学生的身份远赴联邦德国。那个时候,世界上有两个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

  • 标签: 倒塌目击记 柏林墙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