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DNA鉴定技术是当代法医物证检验中最为重要的鉴定技术,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生物检材中的DNA分子为研究对象,解决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问题.本文探讨其DNASTR分型技术、minSTR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线粒体DNA遗传标记及表观遗传学遗传标记等在法医物证学应用的现状展望.

  • 标签: 法医物证学 DNA鉴定 综述
  • 简介:mirVanaqRT-PCRmiRNA检测试剂盒扩增特定的小RNA,可以精确定量小RNA表达水平。这个测定系统还可以通过传统的RT-PCR或实时RT-PCR使用SYBRGreen1描述小RNA表达特征。引物组也几乎涵盖人、大鼠、小鼠的微小RNA。另外,引物组特别含有小RNA-U6snRNA5srRNA,它们可以控制输入的变异性样本标准化。

  • 标签: 小RNA 检测试剂盒 测定系统 引物 RT-PCR SNRNA
  • 简介:蜘蛛丝是一类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独特的机械性能(高强度、高弹性高断裂功等)卓著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可降解性与生物组织的相容性等),在生物医学、材料、纺织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不同蜘蛛丝蛋白的模块结构特征及与其功能的关系,扼要介绍了目前利用各种基因工程方法表达重组蜘蛛丝蛋白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蜘蛛丝蛋白 分子模块 结构和功能 重组表达
  • 简介: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于昆虫脑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笔者的研究,探讨了昆虫脑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目前主流研究方法。

  • 标签: 昆虫脑 神经递质 作用机理 研究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HHEX基因序列及蛋白质的结构特点,研究其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HHEX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以及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小鼠HHEX基因cDNA全长1771bp,CDS区全长816bp,其编码的HHEX蛋白含271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3,为不稳定蛋白,具有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与β转角;功能分析表明HHEX蛋白是参与调控关键发育过程的转录调控因子,并与EOMES、FOXA2、KDR、WNT7A、HEXB、TG、SLC30A8、IGF2BP2及CDKAL1蛋白有相互作用。结论:HHEX基因及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为HHEX基因及蛋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

  • 标签: HHEX 基因 蛋白质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本论文在对污水处理工艺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A^2/O工艺,得出A^2/O工艺在污水处理生产的上的不可忽视的地位.A^2/O工艺生物处理部分主要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三个部分组成.厌氧主要是释放磷,同时对有机物进行部分氨化;缺氧池主要是用来脱氮的;好氧池能够去除BOD还能进行消化吸收磷,功能多样.

  • 标签: A^2/O工艺 脱氮除磷
  • 简介: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是一项极具潜力开发价值的生物技术,但成功的例子并不多,主要是由于乳蛋白的表达调控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构建的表达载体不足以克服位置效应的影响,使得外源基因的表达难以预期。目前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热点是对乳蛋白表达调控元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构建基于酵母人工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的经过修饰的乳蛋白基因座载体。简要综述了乳蛋白表达调控元件表达载体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乳腺生物反应器 乳蛋白 调控元件 表达载体
  • 简介:地方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的重要平台。本文总结了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改进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地方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以推进其发展。

  • 标签: 地方高校 省级重点实验室 建设 管理
  • 简介:近些年来,古生物类国家地质公园虽然一直都保持着逐渐增多的势态持续发展着,但是实际上,这些地质公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古生物类国家地质公园的现状探讨研究,对园区的改善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地质公园 古生物类国家地质公园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分别从土壤空气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株,以提高纤维素利用率。方法:将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纯培养,并用刚果红染色,找出能出现透明圈的菌株,测定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筛选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结果:通过对比,从分离到的6株菌株中选出产纤维素酶活力高的2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初步确定一株为曲霉属真菌,一株为放线菌。结论:本研究为提高纤维素利用率提供了微生物资源,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了物质实验基础。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酶 菌株筛选 鉴定
  • 简介: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猪白细胞抗原复合体(SLA),是猪基因组中基因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多态性最高的区域。许多研究表明SLA在抗原提呈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及基因组学研究在以猪为替代模型的人-猪器官移植、癌症、变态反应、猪的生产数量性状及对感染性疾病的应答、疫苗研制等方面都是热点。我们就目前Ⅰ类Ⅱ类SLA分子功能基因多态性及与机体免疫水平、抗病育种生产性状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猪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抗病育种 免疫水平
  • 简介: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简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规律,查找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军队 研究生 教育质量 体会 建议
  • 简介:将甘蔗花叶病毒的CP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约占总蛋白的15%.用此蛋白制备了效价高专化性强的抗体.此方法可以解决制备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血清时遇到的病毒提纯产量低寄主蛋白影响等问题.

  • 标签: 甘蔗花叶病毒 CP基因 表达 抗血清 表达载体
  • 简介:城市生活垃圾粪便具有污染物资源两种概念,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利用生活垃圾粪便生产有机复混肥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混合堆肥的有机质含量以65%为宜,堆肥的最佳C/N比为(25~35):1。

  • 标签: 城市生活垃圾 粪便 堆肥 有机质 C/N比
  • 简介:高等植物具有复杂的机制使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这种机制是通过长期进化建立起来的。它们能够对出现的生物非生物胁迫产生响应。在分子水平上,植物对各种胁迫的响应是受多基因表达变化调控的,包括植物激素水杨酸、脱落酸等信号途径在整合、协调植物胁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植物响应胁迫这一过程中还进行着表观遗传调控这一进程。我们简要综述了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对表观遗传的影响以及胁迫印记的产生,并讨论了植物响应胁迫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 标签: 胁迫 表观遗传 DNA甲基化
  • 简介: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与CYP4F3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共沉淀、GST—pulldown、BIACORE实验验证SARS—CoVN蛋白与CYP4F3的相互作用。结果:SARS—CoVN蛋白与CYP4F3能够相互作用,BIA-CORE实验证实CYP4F3与SARS—CoVN蛋白的亲和常数为Ko=4.3×10^-11。结论:SARS—CoVN蛋白与CYP4F3在细胞内、外均能形成复合物,这为进一步探讨SARS—CoVN蛋白在SARS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SARS冠状病毒 N蛋白 CYP4F3 相互作用
  • 简介:目的:制备抗黄曲霉尿酸氧化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针对重组黄曲霉尿酸氧化酶(rUOX)的杂交瘤细胞McAb17McAb3;采用盐析A蛋白亲合层析柱纯化该抗体。结果:McAb17McAb3的腹水效价达到1:512000,纯化后获得纯度大于95%的单抗,抗体亚类(型)分别为IgG1/k型IgG2a/k型;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单抗与rUOXRasburicase(商品化rUOX)可发生特异反应。结论:制备了抗黄曲霉尿酸氧化酶单克隆抗体McAb17McAb3,为检测rUOX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 标签: 黄曲霉 尿酸氧化酶 杂交瘤 单抗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简介:目的:构建表达基因编辑钙探针(GECIs)的细胞系HeLa-GECIs,探究细胞应答外界ATP刺激中钙离子在细胞内的响应和变化。方法:分别用能够直接通过荧光强度反映细胞胞浆内线粒体内钙离子相对浓度的2种钙探针cyto-GCaMP64mt-GCaMP6感染HeLa细胞,获得2种表达钙离子探针的HeLa细胞系;在感染了2种腺病毒探针24h后,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探针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在表达2种钙探针的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外源ATP,用Time-lapse成像动态观测技术观察HeLa细胞内钙离子对外环境中ATP的响应。结果: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95%以上的细胞表达了对应的钙离子指示荧光探针;Time-lapse成像动态观测技术观察发现,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ATP后,细胞胞浆钙探针荧光强度瞬时(3~6s)升至10倍,200s后逐渐降低到基础水平;线粒体钙到达峰值(4倍)的时间稍滞后(5~8s),并且回落更慢,300s时至1.5倍。在ATP受体P2X7抑制剂A438079预处理的实验组,上述胞浆钙线粒体钙浓度上升不明显。结论:构建了能在活体细胞内通过荧光探针实时监测钙离子响应胞外ATP刺激的细胞实验体系,为进一步深入探究ATP等危险信号导致细胞的炎性损伤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基因编辑钙探针 ATP 钙稳态 钙瞬变 线粒体钙 胞浆钙
  • 简介:目的:探究在胃溃疡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实验组患者配合使用雷贝拉唑进行三联治疗,参照组患者配合使用奥美拉唑进行三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腹痛缓解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予以分析.结果:实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84%,高于参照组的81.25%(X^2=5.03,P〈0.05);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5.83%,高于参照组的81.25%,且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更短(X^2=5.03,t=28.92,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12.50%,低于参照组的35.42%(X^2=6.92,P〈0.05).结论:在胃溃疡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雷贝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胃溃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