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朱北村的雷电灾害过程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雷电 灾害 分析
  • 简介:1引言2002年8月10日08时~11日08时,宁德市普降场非台风引起的暴雨(见图1)。分析发现强降水集中在10日14时~11日05时。这场暴雨对于旬雨量已异常偏多的8月上旬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它给我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在盛夏,人们往往着重研究、总结台风暴雨,而对于西风带系统引发的非台风暴雨,由于出现的个例较少,因此重视不够,

  • 标签: 台风暴雨 盛夏 工农业生产 人民生活 宁德市 强降水
  • 简介:本文认为:82.11.28暴雨形势从环流上看是次典型的气旋波动发生、发展过程,起因是高空槽前和槽后强盛冷暖平流造成的强烈斜压不稳定。出现这次高能高湿、对流不稳定和强辐合上升的我省冬季特大暴雨,完全是从地面到高空存在的5支不同源地和性质的气流,特别是东海上低层偏东急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特大暴雨 水汽通道 对流不稳定 暖平流 不稳定能量 气旋波
  • 简介:金秋十月,阳光灿烂,全国气象行业首届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福建气象部门选派体育健儿参加了本次盛会,感受到现场隆重的场面和热烈的气氛,现撷取花絮几朵,与大家分享。

  • 标签: 气象行业 运动会 事业 气象部门
  • 简介:1节目创意宗旨2003年10月,经与陕西电视台体育健康频道多次协商,拟在该频道开播"天人合"电视节目.节目创意宗旨是:用健康、活泼、灵活的表现方式,以黄绿色为主色调,利用丰富多样的气象信息,制作出档特色天气资讯类电视节目.节目内容以气象与健康、气象与疾病、气象与重大赛事、气象与旅游、气象与交通、气象与经济等资讯内容为主.

  • 标签: 电视气象节目 天人合一 策划 电视节目 陕西电视台 气象信息
  • 简介: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基础。过去应用的情景设计是在2000年完成的,早就需要更新与补充了,IPCC第4次评估报告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1]。对于这种必要性Moss等[2]在2010年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2~3年的工作,新代排放情景已经形成,这里综合评估模式协作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 未来气候变化 综合评估模式 情景设计 评估报告 IPCC
  • 简介:利用SNHT和t检验方法对临河站1956—2008年逐年、季平均气温和地面温度序列进行均化检验,结果表明:站址迁移和周围高大建筑是造成资料非均性的主要原因。年平均温度的不连续点分别为1980、1995年,与站点迁移和高大建筑的建设时间吻合,表现在季节上为冬、夏季明显,春秋次之。

  • 标签: 台站迁址 SNHT方法 t检验方法 均一性检验
  • 简介:1前言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于2006年7月14日12时50分在霞浦沿海登陆,登陆后经南平、三明进入江西境内。这次强热带风暴影响的持续时间长,特别是登陆后雨势加入。受其影响,14日夜间到15日早晨,诏安县全县普降大暴雨,降水强度和降水量均为该县历史罕见,东溪水位暴涨,16日13时,东溪水位7.32米,超危险水位0.42米,统计至16日20时,全县倒房14729间,受损19670间,受灾人口50万人,死亡16人,失踪9人,农业、水产、水利设施、电力、交通等均受严重损失,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

  • 标签: 预报分析 直接经济损失 强热带风暴 临近 持续时间 降水强度
  • 简介:为了解榆林机场复杂大雾变化过程中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利用常规天气图和AWOS系统采集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等实时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对2011年12月1日榆林机场出现的复杂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对湿度为91%~95%是榆林机场冬季大雾形成的临界状态,相对湿度95%是榆林机场大雾稳定持续的临界值,机场积雪被清扫的跑道与周围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地表之间存在辐射差异,该差异可能导致浅雾、碎雾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机场 复杂雾 能见度 变化特征
  • 简介:1991年12月28日我站值班员观测到8时气压附温为-0.3℃,交接班时接班员发现9时附温为-4.1℃。接班员认为8时附温有误,他提出了四条理由:①小时内附温下降了3.8℃,不可能有此现象;②前日(27日)8时气温-11.5℃,气压附温仅达-7.4℃;而当日8时气温-18.2℃(比27日低6.7℃),那么其附温应低于或至少接近于-7.4℃;③当日天气晴朗,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逐渐回升。附温也应逐渐回升,认为8时附温应≤-4.1℃;④没有大天气过程影响

  • 标签: 气压室 天气过程 班员 天气晴朗 内附 平均风速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宝鸡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13日发生在宝鸡的次阵风锋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阵风锋的移动方向与对流风暴的移动方向有约90。夹角,接近于垂直;阵风锋从生成到结束移动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阵风锋过境时气象要素出现较大变化,表现为温度降低、湿度增大、风速增大}阵风锋的强度与对流风暴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阵风锋 对流风暴 趋势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1年1月6日冀南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南暖湿气流在东北南下的冷垫上爬升是降雪发生与维持的有利条件;暴雪过程以回流降雪为主,后期为西来槽降雪;暴雪发生时,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和较大的水汽输送与辐合,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中低层正涡度的发展尤其是正涡度平流的增强为暴雪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偏南风急流为暴雪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的辐合区与降雪区对应;低层高能舌的演变可以大致判断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在回流降雪阶段出现对流性不稳定。

  • 标签: 暴雪过程 高空急流 上升运动 湿Q矢量
  • 简介:从天气形势、θse场、单站总温度和卫星云图几个方面对宝鸡1999-04~26日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久早转雨预报要着眼于大环流调整分析,此次过程就是在乌山阻高重建及东亚环流由纬向经向过程中产生的。

  • 标签: 天气形势 连阴雨 春季 短期预报
  • 简介:主要介绍了降水概率预报的事件概率回归方法,1997年试用表明这种方法有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降水概率预报 概率回归方法
  • 简介:引言在浙江省,秋季是强对流天气的少发季节,而1993年9月17日傍晚至18日凌晨在浙北地区出现了6个站的雷雨大风和8个站的暴雨天气过程,在9月中旬末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历史上亦属少见。本文应用常规气象资料着重从预报角度进行分析,发观本次过程有如下特点:1.强对流天气与低层辐合中心相关,低层辐合中心在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指标。2.中低层冷空气是浙北地区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触发机制。3.中尺度系统活跃。

  • 标签: 强对流天气预报 天气过程分析 低层辐合 中尺度系统 浙北地区 辐合中心
  • 简介:利用常规探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FNL1°×1°格点资料,对2015年12月26日凌晨宁波机场发生的次大雾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前期的雨雾和高空西南急流的输送为此次大雾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中低层槽后西北气流和地面的弱高压控制则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温度露点差(T—Td)对湿度的衡量有定的指示意义;中高层冷平流的控制,致使宁波机场天况转好,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有利于大雾的形成;近地面层的负涡度和中高层的正涡度,这种垂直配置能确保大气低层的湿空气不外流。

  • 标签: 大雾 温度露点差 温度平流场 涡度和散度场
  • 简介:有复杂天气出现时,应防止“漏组、错码”等差错。但事实上,在复杂天气情况下,出现差错的次数仍存在,其主要原因有:第,有些复杂天气年中偶尔出现,且“生、消”突然。使致观测员发报时措手不及,产生顾此失彼的现象,而造成差错。第二,由于国家基本台站担负的报类多,所涉及的技术规定错综复杂,容易混淆,而造成差错。为了避免各种形式的差错,笔者根据本局业务,制作了复杂天气测报工作顺序表,简称表—Ⅰ。

  • 标签: 天气现象 天气条件 冰雹 偏北大风 大风标准 观测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