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在河道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城镇河道滨水景观的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在保证河道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河道的自然特性,彰显区域的文化特色,使其达到“水宁、河动、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是目前规划设计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以四川省松潘县岷江川主寺河段生态护岸工程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高原地区河流水文特性、地形地质特征、植被分布及区域民族文化等基本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原河道平面形态、滨水生态修复与区域特色文化展示等规划设计理念,工程建成后已获四川省“天府杯”金奖。其设计理念及对策,可供类似河道的综合治理参考。

  • 标签: 生态护岸 滨水景观 文化传承 规划设计 岷江
  • 简介:雷电袭击是造成涵闸自动系统崩溃的主要因素。因此,想要防止涵闸自动系统的运行不被外部因素所中断,实施防雷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就雷电袭击对涵闸自动系统的危害及防雷技术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说明了防雷措施的建立,为涵闸自动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 标签: 涵闸 自动化系统 防雷技术
  • 简介:随着水体富营养日益普遍,利用经济植物浮床系统净化污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首选。对经济植物浮床进行研究表明:紫背天葵、生菜、茼蒿、水芹、红甜菜等5种植物在污水中均能够旺盛生长,且鲜重、株高、根长均有所增加;除根系外。鲜重、株高均与水体净化能力无明显相关性;最适宜进行植物浮床系统的经济植物是生菜,49d后对NH4-N、TP、TN以及CODcr,的去除率分男q为84.78%、97.94%、92.81%、66.11%,且水质净化效果稳定。

  • 标签: 植物浮床 水体富营养化 净化能力
  • 简介:文章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以工程建设前期、施工期和后期运营维护为轴线,通过建立一系列规范标准体系、数据存储管理中心、运行调度控制中心、应用支撑服务平台和一系列物联网传感设备,来支撑“智慧黄家湾”综合信息管理云平台的建立和推广使用,旨在每个阶段打造全链条式的科学、精细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每条生产线的全过程监控和数据共享,切实解决不同阶段、不同工艺流程的数据壁垒问题。最终向各级项目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服务,实现参建各方共建共享。

  • 标签: 智慧水库 物联网 云平台
  • 简介:水利信息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灌区工程的特点和具体的技术支持分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灌区节水灌溉工作对安全度汛、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节水意识、降低用水成本等方面具有较高成效。本文着重介绍了节水灌溉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具备的功能,并对其成效及发展规划提出建议。

  • 标签: 节水 灌溉 信息化 灌区工程
  • 简介:文章以辽宁省海城市为例,利用图像分析软件ArcGIS9.3及结合试验分析法,对海城市土壤盐渍改良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作用进行论述。实践结果表明,1990~2016年,海城市土壤盐渍面积由原来的56.40×10^4hm^2减少到22.32×10^4hm^2,约有21.28%的盐渍土壤完全脱盐化。海城市其它用地土壤的盐渍程度也大大降低。通过治理、改良,海城市盐渍土壤面积大大减少,并全部转化为有效耕地,提高了当地的土壤开发利用率。

  • 标签: 海城市 农田水利 土壤盐渍化 治理
  • 简介: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水利现代建设的实施情况和实现程度,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建设,开展水利现代评价工作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在淮安市水利现代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PCA-LINMAP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对各指标权重进行重新赋权,进而综合评价淮安水利现代规划中期的项目目标水平,用以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发现,淮安水利现代规划中期项目的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PCA-LINMAP法 水利现代化 指标权重
  • 简介:随着办公自动系统的普遍应用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文书档案管理在办公自动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办公自动和档案管理联系更加紧密,文档一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档、归档和档案利用更加快捷、高效。相应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文档一体管理的有效措施,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提高文书、档案和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办公自动化 文书档案管理
  • 简介:文章分析了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阐述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BIM应用现状及问题,结合BIM技术特性及其应用价值,通过BIM标准体系、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资源共享库、认证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应用创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代水平;提出了BIM技术应用创新的原则,助力"数字"水利向"智慧"水利的转变,以信息助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现代与国际

  • 标签: BIM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创新 BIM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