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事故工况下的渠道水力响应及应急措施对大型输水渠道安全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事故工况的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提出应急调度闸门控制规则,模拟分析了事故工况下渠道的水力响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事故渠段节制闸紧急关闭时间越短越有利于灾害控制,但是渠道水位壅高及退水量较大;节制闸闸前控制水位越高,则渠道水位壅高也越大,但弃水较少。

  • 标签: 大型输水渠道 事故工况 水力响应 应急调度
  • 简介:通过采集2002年以来洪涝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了应急响应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1)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成为自然灾害中应急响应启动最频繁的灾种,逐渐进入了政府和主管部门公共管理的范畴,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行为;(2)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存在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启动与响应两个层面管理机制不清、缺乏对应急响应全过程有效管理的问题;(3)应当从理论层面理清应急启动与响应的功能,在管理层面逐渐形成启动与响应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问统一指挥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对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响应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框架的设计。

  • 标签: 洪涝灾害 应急响应 应急
  • 简介:长距离输水工程输水量大、闸门群和分水口群众多、控制要求高,在突发水污染事件下要求保障输水过程稳定、应急处置高效。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Ⅲ级水污染的应急处置水力调控方案,提出了Ⅲ级水污染的应急处置策略,确定了基于分水口水力特性的水力调控单元划分方法和应急处置水力调控方式。以京石段为例,提出了采用不同分水口群或等容积运行规则的3种应急调控方案,并利用建立的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了不同应急调控方案下的水流运动和典型污染物的输移过程。研究表明,三种应急控制方案均能在不弃水、不显著影响上下游运行的条件下,通过利用渠道自身调蓄能力或发挥分水口的调控作用,实现应急调控目标。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 突发水污染 应急处置 等容积运行规则 分水口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应急工程拟缓解中线全线通水前北京市的用水问题。该段工程为管涵输水渠道,全长80.3km。全封闭式管涵输水可以确保水质不受外部环境的污染,但封闭管涵造成的厌氧状态也可能导致一些水质问题。本文类比调查管涵长75km的北京市密云水库至第九水厂的输水管涵水体,对北京段应急工程的管涵输水水质进行了预测研究,并对其它相关的一些水质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急工程输水水质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 调水工程 封闭管涵 输水水质
  • 简介:本文介绍了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和生态恶化现状,分析了向塔河应急输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从图像解译、分类以及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两个主要方面对塔河下游输水前后3年来的生态变化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输水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5次应急输水对塔河下游生态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的继续恶化,为我国综合治理塔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标签: 塔里木河 应急输水 遥感监测 生态变化
  • 简介:针对阳泉市城市防洪现状,从能力建设、依法防汛、监测预警、防洪预案等几方面分析了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气候多变、经济下行、人才短缺、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局面,分享了应对各种风险的经验和做法。为进一步提高防洪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完善防汛工作网格化、社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对策建议。

  • 标签: 城市防洪应急管理 实践与探析 阳泉市
  • 简介:基于Skyline与GIS技术,利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平台的C#.Net语言进行二次开发,搭建了堰塞湖应急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较好地与数据库及GIS系统相融合,具有信息服务(增、删、改、查等)、三维展示(空间查看、飞行、地图导航、空间信息查询、三维信息标注、3D模型加载、专题图层的管理等)、空间分析(空间距离测量、面积测量、生成横断面、生成等高线等)以及专业的淹没分析、体积估算、洪水演进、风险评价和灾情评估等功能,为堰塞湖应急管理提供了辅助决策平台.

  • 标签: 堰塞湖 三维GIS 管理系统 SKYLINE
  • 简介:本文利用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有限元程序,计算了埋立在软弱成层地基上的高耸式结构物地震响应,重点考虑成层地基的土层构成对结构物地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土体为松散的冲填砂时,地震中产生砂土液化,极大的降低了地表承载力,高耸式结构物的埋深应适当增加;(2)地表土体为软弱的冲积黏土时,地震中并未产生液化破坏,但由于地表黏土层放大了地震波振幅,结构物摇晃剧烈,应着重验算结构物自身的抗弯刚度;(3)地表同为易液化的冲填砂、结构物埋深足够大时,还应考虑易液化层厚度,厚度较大的易液化层能够有效的减弱地表处地震波振幅,降低结构物的倾覆风险。

  • 标签: 高耸式结构物 有效应力原理 有限元 地基土层构成 地震稳定性
  • 简介:与平原河流相比,高原河流具有独特的水动力、地质地貌和生态特点。以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2010年遭受的地震为背景,在对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问题,立足治理需求,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改善和景观水文化重建模式,为结古镇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舒适的水利支撑。将生态水力学与工程水力学相结合,根据扎西科河和巴塘河的特点(水文、地理和气候特征),以当地鱼类为保护目标,采用近自然修复技术,确定了河道的平面形态和断面型式。结合《结古镇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对滨水空间进行了划分,并根据有关规范对三线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河道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可对扎西科河和巴塘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高原河流 生态保护 玉树 结古镇
  • 简介:“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水利厅按照省委、省直工委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抗震救灾工作。5月15日上午,厅机关举行“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款仪式。正在陪同胡春华代省长在廊坊检查防汛工作的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清林对捐款工作进行了安排.并专门委托工作人员向灾区捐了款;

  • 标签: 地震灾区 南水北调 水利 汶川 办公室 职工
  • 简介:2002年8月,德国、奥地利、捷克三国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涉及易北河与多瑙河两大流域.各国政府与民众奋起抗灾自救,及时启动了应急管理体系,大大减少了人员的伤亡.已有防洪工程体系经历了超标准洪水的严峻考验,水库及时应急泄洪,确保无一溃坝事故发生.蓄滞洪区适时运用,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由于河流洪水特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且受社会体制沿革变化的影响,各国处理重大危急事件的行动也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完善我国水灾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 标签: 特大洪水 应急管理 水灾考察
  • 简介:2012年1月16日,广西龙江河发生严重镉污染事件,镉含量超国家地表水标准80倍。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全面部署开展龙江河镉污染应急处置工作。

  • 标签: 镉污染 小水电站 江河 广西 梯级开发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