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朝阳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在早晚出行高峰期间达到峰值,表明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通过分析机动车保有量、各车型所占比例、运行等具体情况,提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即按时段、道路、车型分别进行监管,从而达到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最终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

  • 标签: 环境 空气质量 机动车尾气 污染物排放 污染防治对策 改善
  • 简介:通过资料收集、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方法,对秦皇岛环保产业发展及环保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环保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环保人才需求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具备一定工作经验者优先,环境工程技术方向的人才需求量较大。结合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的实际情况,建议在环保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应依托企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

  • 标签: 环保产业 人才需求 秦皇岛市
  • 简介:对宁波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其建筑垃圾产生量长期维持高位增长,资源化利用难度不断加大,政策上难以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再生产品技术创新不足。为了破解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低问题,提出完善和健全相关法规与政策;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延长产业链;搭建信息化平台,加强政府监督和宣传等措施。

  • 标签: 建筑垃圾资源化 产业链 信息化平台
  • 简介:2016年采样期间和重污染期间,秦皇岛市区PM25浓度分别为85.9μg/m3和180.7μg/m3,表明重污染期间大气复合污染更为严重.采样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为39.7μg/m3,其中SO42-、NO3-和NH+占总离子的66.5%,重污染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是采样期间浓度均值的1.5倍.重污染天气主要是受大陆均压场控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因此,建议从完善重污染应急措施、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污染防控.

  • 标签: PM25 重污染 防控策略 秦皇岛市区
  • 简介:近年来,十堰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日益增加,成为仅次于细颗粒物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了解十堰城区臭氧污染特征,利用2013-2017年历史观测数据,对城区臭氧污染现状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污染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滨河新村点位和柳陂点位,在时间上呈现出工作日大于休息日的情况。夏季是城区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冬季臭氧浓度较低;一天中臭氧浓度呈现明显的单峰型变化规律。

  • 标签: 十堰 臭氧污染 时空变化
  • 简介:对北京106户住宅的TVOC检测结果表明:装修后6个月内的房屋TVOC普遍超标且情况较为严重,但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TVOC浓度下降明显。同时,本文还对装修后有无家具和地面装修材料的室内TVOC浓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家具的室内TVO浓度明显较高,而地面的装修材料对整个居室TVOC的浓度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 标签: 室内环境 空气污染 总挥发有机物
  • 简介:秦皇岛2004年总人口为278.2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78‰,符合计划生育率为98.27%,但出生性别比为109%,2001年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5.64岁;2000年全市老龄人口占11.4%,2005年将达到12.95%;2000年全市城镇化比率为41.7%,初中入学率达到99.59%。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出生性别比,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关注老龄化问题。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计划生育 自然增长率 出生性别比 老龄化
  • 简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扬州通过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循环利用、种养业融合发展、新技术集成创新等,形成了多种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发展层次不高、技术服务不够、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理念、规划、科技、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引导,加快扬州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 标签: 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 扬州
  • 简介:40多年来秦皇岛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致使农业气象灾害增加:第一,冬暖、倒春寒、春末高温等灾害频次增多,冬季低温冻害频次和程度减少;第二,冬旱、春旱、秋旱、秋冬连旱、冬春连旱增多,伏旱次数明显减少,盛夏洪涝频次减少;第三,低温连阴雨、高温干旱、干热风等灾害在频次和程度上均发生明显变化。因此,秦皇岛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重点和方法也适当调整。

  • 标签: 气候变化 农业 气象灾害 影响 防灾减灾
  • 简介:本文运用生态经济理论,剖析长期以来开平区由于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从开平区的资源、经济、环境系统出发,提出了不同时期的管理目标和措施.

  • 标签: 开平区 环境 措施
  • 简介:山西省大同实验中学创建于2005年7月,是一所大同教育局直属的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公立完全中学。学校坐落于大同御东美丽的文瀛湖畔,占地面积200亩,绿化面积80000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60%以上。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设施齐备、富有时代气息。凭着人文优势,实验中学着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把学校建成了风景秀丽的“生态园林式校园”。

  • 标签: 完全中学 生态校园 育人环境 大同市 实验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采用2013年1~12月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对株洲臭氧污染现状及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全年臭氧日最大8h平均浓度一级标准值达标率达到71.8%,全年超标率为1.6%,超标主要出现在季节变换时期。臭氧日最大8h平均浓度的月均值变化呈“M”型,浓度高值持续时间长。日变化规律较强,且不同季节变化特征略有差别。臭氧浓度与气温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12;与湿度和云量有负相关性,且臭氧与湿度负相关性较明显,相关系数为0.731。

  • 标签: 臭氧 光化学烟雾 变化规律 气象因子
  • 简介:以乌鲁木齐环境监测站1996-2010年监测的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乌鲁木齐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阐明了乌鲁木齐以煤烟型和沙尘型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现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的特征,并提出通过改变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改善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现状。

  • 标签: 大气环境 污染现状 污染特征 改善
  • 简介:利用鄂州城区3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015-2016年的监测数据,对空气中臭氧(O)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鄂州城区空气中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占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臭氧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日变化呈单峰型且高峰段在13:00-17:00;月变化规律显示6月-9月浓度最高.日照、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因素对臭氧浓度变化均有重要影响.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产业规划、强化污染治理、加大科普宣传等防治对策.

  • 标签: 臭氧 变化规律 防治对策 鄂州市
  • 简介:50年来秦皇岛气候明显变暖,多年平均气温上升约2℃;同时变干,降水减少18.3%,进而使河流径流也明显减少,其幅度超过30%。河流径流减少给生态系统带来广泛复杂的影响,也给农业、工业、城乡建设带来威胁,因此必须尽快采取发展节水技术、污水治理循环利用、海水淡化等措施。

  • 标签: 气候变化 径流减少 节水技术 污水资源化 海水淡化
  • 简介:根据"十二五"期间淄博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分别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浓度、月均浓度、季均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日均浓度、月均浓度、季均浓度呈近似"U"型分布,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冬春污染较重、夏秋较轻的规律;同时,通过对可吸入颗粒物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得出淄博具有南部、北部地区污染轻,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污染重的特点。

  • 标签: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特征 变化规律
  • 简介: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推荐的方法,计算了秦皇岛工业行业2005-201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秦皇岛工业效益偏低,重工业比例偏大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碳排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改善能源结构等是秦皇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工业产业结构 碳排放 能源消费 优化 秦皇岛
  • 简介:为了解包头绿色学校与非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状况的差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包头环境教育工作,促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包头进入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奠定基础.以包头6个区21所中小学(其中绿色学校10所,非绿色学校11所)共268名教师(其中绿色学校128名,非绿色学校140名)为对象进行了环境教育状况调查。

  • 标签: 绿色学校创建 学校环境 教育状况 包头市 环保模范城市 教育工作
  • 简介:基于南京空气质量现状及达标差距分析,研究了达标规划总体思路、目标及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南京NO2、PM2.5、PM10年均浓度及O3最大8h第90分位数距离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分别为25%、63%、37%与6.9%;建议达标期限分三阶段,近期(2020年)NO2达标,中期(2025年)PM10达标,远期(2030)PM2.5与O3达标;建议采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以及加强末端治理三方面策略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 标签: 达标规划 差距分析 达标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