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已经落下帷幕,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仍犹如久治不愈的顽症困扰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处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治贫工作,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将贫困理解为一种自然生态的伴生物,认为是由于能源、资源、土地等自然条件恶劣而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导致了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的贫困。这种生态贫困观反映在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中,就是只重视物质上的反贫困,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何发展民族贫困地区的生产等,而很少人文生态的角度思考民族地区贫困的实质和反贫困的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民族地区大面积的贫困落后状况得以延续至今且久治不愈的根源。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民族地区贫困的实质,在反贫困战略上实现创新与突破。

  • 标签: 民族地区 贫困文化 反贫困文化 对策 发展战略
  • 简介:农村社区环境状况如何?对农民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健康水平影响极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贫困监测抽样调查资料表明:贵州贫困地区社区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 标签: 贵州 贫困地区 农村 社区环境
  • 简介:自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西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对西部十二个地区从1996-2005年十年问经济增长的δ-收敛、β-收敛进行了检验。

  • 标签: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δ-收敛 Β-收敛
  • 简介:三江源作为“中华水塔”乃至“亚洲水塔”,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及冰川、雪山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也是对世界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气候调节区。同源于此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补给线。为促进“三江源”生态与环境建设,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标志性工程。

  • 标签: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普查工作 基础数据 生态功能区 标志性工程 西部大开发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09年北京地区提出的汽车保险奖惩系统,得到了相应的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并应用这一转移规则在全国框架下做了讨论,得到了各项评价指标,对系统的推广做了探讨。

  • 标签: 汽车保险 奖惩系统 严厉性 实证分析
  • 简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的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区就是指结合当前现有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人文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方而来建设农村.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区成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区。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 和谐社区 统计评价 沿海地区 社会保障制度 生产发展
  • 简介: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后,我国的反贫困行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2忆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元人减少到1998年的42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从30.7%下降到4.6%,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206元提高到1998年的1318元,贫困地区的生产共修建基本农田8800亩,解决了6200多万人和7500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修公路35万多公里,乡通公路率从83.9%上升到97.6%,架设输变电线路近40万公里,乡通电率由77.8%上升到97%,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年的11.5‰,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辍学率下降到6.9%,百分之九十八的乡有了卫生院,缺医少药的的状况得到缓解,一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整区等革命老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老区百色经过十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232万人降到1998年的19.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8%下降到5.96%,农民人均收入由136元上升到1848元,实现了村村通车,通电,通广播电视,提前上完成八七扶贫攻坚目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是我国的贫困人口仍较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深山,石山区,地方病高发区和水库移民区,以及黄土高原的荒区,这些地方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二是人的思想意识差,贫困人口很大程度上聚居于“老,少,边,山”地区,普遍缺乏获取学习,就用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劳动素质较低,科技意识差,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和安贫乐道,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

  • 标签: 百色地区 贫困地区 西部开发 经济发展 对策 中国
  • 简介:南宁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如久旱逢甘霖般发展起来,已经成为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寻找南宁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中,谈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的问题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

  • 标签: 南宁地区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发展 调查
  • 简介:"十二五"时期是海东地区落实全省东部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进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客观分析和评价全区经济发展现况,认清地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对"十二五"期间充分把握经济发展机遇,提升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运行 经济发展机遇 经济综合实力 经济运行质量
  • 简介:人社部劳动工资所近日发布《薪酬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地区间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的态势。报告娩示,到2008年,地区工资差距为2.69倍,绝对额相差高达35565元。2010年,地区间平均工资高低倍数下降到2.38倍,2012年继续下降到2.33倍。

  • 标签: 劳动工资 地区间 差距缩小 薪酬 东北老工业基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
  • 简介:今年以来,全区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紧紧围绕抗旱春播总体部署,切实抓好各项备耕春播工作,确保农业”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085万元,按现价计算,增长24.42%。

  • 标签: 农业生产 海东地区 农林牧渔业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