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基于新家庭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就业对生育的微观影响,同时检验了个人资本(受教育程度和户口性质)和经济支持(丈夫收入)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妇女的就业其生育(生育数量和初育年龄)存在消极影响;总体上个人资本会增强妇女就业对生育的消极作用,但经济支持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还针对妇女生育与就业的矛盾及未来政策着力方向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已婚妇女 就业 生育
  • 简介:关于人口转变与生育转变的理论,人口学家曾作过许多不同学科角度的研究和探讨。从人口学的角度看,“人口转变”是指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的过渡阶段),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的转变。而“生育转变”则不仅是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变,而且还包括生育作为三位一体的社会现象,所具有的数量、时间和性别特征的转变,即由以早生、多生和择生(生男)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生育向以晚生、少生和生男生女顺其自然为基本特征的生育现代化转变。

  • 标签: 人口转变 低生育水平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增长 资源环境
  • 简介: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2011年数据,实证分析子女”啃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在考虑了数据聚类特征的情况下,发现老年人向子女提供经济支持有利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而照看孙子女则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而且,上述影响在不同老年人群体间缺乏一致性,也就是存在性别、城乡、年龄、不同经济状况间的差异.此外,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经济状况及所在社区情况都会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 标签: 啃老 生活满意度 GHLM模型
  • 简介:<正>(一)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由老年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所决定的,也即是由老年人的社会经济价值所决定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老年人如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居于支配地位,社会生产的发展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那么他们就能创造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因而其本

  • 标签: 老年人口 社会地位 社会经济价值 经济发展过程 传统社会 挑战
  • 简介:本文采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甘肃和安徽两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广义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结合代际支持动机理论和能力理论,考察子女结构农村养老中的资源交换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管是经济支持还是情感支持,长子女和幼子女之间,儿子和女儿之间都存在分工关系和替代关系,以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子女的孩次、性别均代际资源交换存在显著影响,孙子女的性别和数量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的代际动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居住距离、外出务工和父母照料孙子女是不可忽略的中间因素。

  • 标签: 子女结构 动机理论 农村老人 代际资源交换
  • 简介:基于婚姻通过提升个体、改善家庭条件、积累家庭资本责任从而影响就业选择的研究假设,本文以城市中已达法定婚龄且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婚姻状态其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婚姻显著地影响低保对象就业情况、再就业行为和再就业意愿。已婚低保对象的再就业情况好于未婚者,其再就业行为、意愿更积极。与已婚的低保对象相比,未婚的低保对象更容易失业,而在失业后再就业的意愿和积极性都更低。家中有老人的低保对象,就业和再就业的可能性降低。建议社会救助中受助者的就业政策应兼顾个体激励和家庭帮扶。

  • 标签: 低保对象 婚姻 就业行为
  • 简介:文章运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纵向数据(1998~2005年),年龄范围在80~105岁的高龄老人进行考察,并基于Cox模型社会支持于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西方学者提出的社会支持的影响机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我国的现实意义来看,社会支持健康的影响是针对不健康的人群起到了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和健康变量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另外,社会支持中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改善我国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社会支持 高龄老人 死亡风险 COX模型
  • 简介:使用2006年CHNS数据,分析了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使用了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教育年限和是否参加医疗保险两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回归结果显示,教育和医疗保险并不会负作用于老年人健康,这否认了描述分析、初步回归得出的教育和医疗保险显著负作用于老年人健康的结论。在总结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论述了研究不足,一些问题进行了解释,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思考。

  • 标签: 教育 医疗保险 老年人健康 负作用
  • 简介:大量研究证实流动人口会降低全国各城市生育率水平,但是两者的数量关系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文以广东为例,利用1990—2005年广东流动人口和出生人口数据,对流动人口变动与广东出生人口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 标签: 流动人口 出生人口 广义差分法
  • 简介:本文将光棍群体放在村落共同体转型背景下进行理解后发现,光棍群体社会地位低下,处于村落社区末端,他们在家庭内部、人情交往、公共生活和政治参与四个层面均被村落社区完全排斥在外,从而处于多重边缘地位。改善光棍群体的社会地位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加强村落共同体内部的组织建设。

  • 标签: 光棍 边缘地位 村落共同体 排斥机制
  • 简介:<正>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设置三个经济特区。其中珠海经济特区是在原来的边陲小镇上建立起来的。在珠海特区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原来的人口规模小,文化技术素质不高。珠海特区引进了大量各类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者。为研究特区经

  • 标签: 人口迁移 经济特区 珠海特区 经济发展 文化技术素质 人口迁入
  • 简介:本文使用2016年120县人口监测系统数据,结合山东省婚育政策变动,聚焦山东省户籍妇女的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变迁,通过计算1986-2016年详细的分孩次生育指标,以了解相关婚育政策对生育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一孩和二孩生育,因为这两个孩次合计占山东省出生人口的90%左右,并能够体现自1990年以来严格执行晚婚晚育和二孩间隔政策后人们生育时间和生育年龄方面的巨大转变。分析显示,山东省户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长期受严格的生育政策约束,不同时期主导性的政策类型不同,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晚婚晚育政策和二孩间隔政策的变动导致生育行为的年龄分布和平均生育年龄的本质变化及时期生育率剧烈波动。2013年以来相关政策调整后二孩生育率虽强势反弹,但其提升时期总和生育率的贡献幅度,被同样迅速下降的一孩生育率部分抵消。当前山东省的生育模式仍不稳定,存在诸多进一步强化自愿推迟生育的影响因素,并将进一步降低时期生育水平。

  • 标签: 婚育政策 生育时机 生育水平 生育模式 山东省
  • 简介:家庭养老的实际是代际交换.从目前来看,在农村的家庭养老中,父代农民处于代际交换的劣势.他们不但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在年老养老时也只能依赖于子女的自觉,从而使自身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代际交换 生活质量
  • 简介:文章从人口与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城市化滞后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认为仅仅通过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遏制消费需求的萎缩是难以生效的,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从人口方面着手。

  • 标签: 消费需求 城市化 老龄化 人口问题 中国 财政政策
  • 简介:广东人口老龄化既有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普遍特征,又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行一步这一背景下的突出特点。文章在利用广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资料和广东省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广东人口老龄化基本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并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经济社会 影响 对策
  • 简介:通过对成都、义乌两地抽样问卷调查的资料,分析城市居民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居民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情感接纳程度>行为接纳程度>认知接纳程度。不同性别、政治面貌和主观阶层地位的城市居民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接纳差异性不大。回归模型表明,政治面貌、主观阶层地位、社会关系网络、政策认知认同、两类子女素质差异的评价以及认知来源是影响城市居民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城市居民 农民工随迁子女 接纳
  • 简介:本研究基于安徽巢湖市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通过与非留守妇女和准留守妇女的对比,描述了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婚姻关系和生计策略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婚姻关系和生计策略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爱情'的婚姻关系和代表'面包'的生计策略三类妇女的主观幸福感都存在影响,但三类妇女追求'爱情'和'面包'的侧重点和具体内容有所不同.留守妇女而言,'爱情'和'面包'同等重要,二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相互独立;对准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而言,'爱情'和'面包'也都很重要,但同时'面包'是'爱情'的现实基础.

  • 标签: 农村留守妇女 主观幸福感 婚姻关系 生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