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时事报告》今年第8期“本期话题”栏目,以《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为题,刊发了6篇专家学者的文章。细细读来,感觉这是一组中肯、公正、全面看中国的好文章,其精彩之处表现为:

  • 标签: 中国 文章 公正 国际 读后感 《时事报告》
  • 简介:5月20日,公交技校团委组织七星志愿者服务队组织15名志愿者参加敬老绿色行活动。大家带着为光荣的老人们精心挑选的多种多肉植物来到光荣看望老人。到达敬老之后,大家自动分成两组,一组陪老人聊天,另一组去为光荣的花花草草浇水。大家将多肉植物摆成五角星的形状,象征着光荣的老红军那些辉煌的历史。大家还为我们栽下的树浇水,和老人聊得很开心。

  • 标签: 志愿者服务 公交集团 组织 团委 技校 多肉植物
  • 简介:2014年12月21日,《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高铭暄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发布会暨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犯罪预防厅和正义网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国工商联、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实务界、学术界、律师界及新闻界代表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三个单元展开。

  • 标签: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犯罪现状 企业家 发布会 研讨会综述 市场法治
  • 简介:文章2014年北京市“211”高校教学科研岗应届毕业生(博士后)招聘公告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健康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阅历歧视普遍存在,还部分存在着社会身份歧视及其他制度性歧视。博士毕业生供求失衡,高校的自利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歧视界定的不明确,高校行政权力泛化以及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高校招聘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可通过强调高校自律,完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消除高等学校的等级观念来克服招聘歧视的产生。

  • 标签: 高校青年教师 招聘歧视 应届博士毕业生
  • 简介:不良家庭因素可以诱发未成年人向潜在犯罪人发展。因此,对不良家庭因素的介入对于控制及减少全社会范围内的犯罪人数量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介入措施包括对对家庭教育方式的介入和对亲子沟通的加强。应当着重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所在的家庭情况,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加强亲子沟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保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从国家教育的层面来看,还应当在我国建立家庭教育问责制度,对失职监护人强制进行亲职教育。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方式 亲子关系 亲职教育
  • 简介:今年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专门法规颁布三十周年。1987年6月20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地方性专门法规——《上海市青少年~①保护条例》。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国家层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保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标签: 法律保护 专门法规 监护制度 刑事责任年龄 责任原则 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