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网络传播及时快速、渗透广泛,网络成为信息的放大器,具备强大的资料库功能,特别是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产生爆炸效应而形成聚集。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属于活跃群体,其在博客、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和论坛BBS的使用率高于整体网民。201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开展了热点事件的网民关注行为研究。本文依据调研数据,翔实地分析了网民对热点事件的浏览、搜索、发帖等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标签: 热点事件 浏览 搜索 发帖 网民行为 引导
  • 简介: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且态势愈发严峻。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群体性行为,受到群体心理因素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挫折-攻击理论'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农民群体性心理和行为的联系为研究内容来探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

  • 标签: 农村群体性事件 挫折-攻击理论 心理机制
  • 简介:7月20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体育馆志愿者团队在体育馆308室进行了安保知识培训。本次培训主讲是志愿者主管张琪老师,内容包括《奥林匹克宪章第五十一条实施规定》、奥运会场馆突发敏感事件的应急处置相关规定等内容。

  • 标签: 首都师范大学 知识培训 体育馆 事件 敏感 运行
  • 简介:"9·11事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走势.它在政治上的后果是美国加快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进程,并使大国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但"9·11事件"并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也没有动摇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 标签: 9·11事件世界政治走势
  • 简介: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国发生了多次突发事件。在处置这些事件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战,夺取了胜利,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一是形成了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二是提炼出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三是建立健全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四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实行了信息开放策略;五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充分依靠群众,发挥了民间力量的作用;六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加强了和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突发事件 经验创新
  • 简介:台湾地区少年犯罪事件的处理,主要是以《少年事件处理法》(以下简称本法)为依据,主政者与执法者必须体认立法精神所在,方能善用职权准确执行各个条文。为此,本文拟参酌立法者的本意,并借鉴现代少年法制的福利理念,在主观的理想上,从三个方面重新解读检视本法的立法精神。在贯彻保护优先原則方面,为贯彻保护优先原則,首次将旧法中的“管训事件”与“管训处分”修正为“保护事件”与“保护处分”。在落实专业处理的方针方面,《少年事件处理法》将少年法庭改为少年法院,且为凸显其专业法院的设计,在组织、人员配置及职务分工上,都可以看出其谋求少年福利的用心。在调整少年成长环境并矫治其性格方面,少年保护政策应为社会安全制度的一环,对于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少年,法律机制在调整其成长环境之抉择上,首先应从善用少年福利资源着手,以家庭为服务单位,强化家庭的保护与教养责任。对于已造成危害的少年,公权力的介入应兼具司法、教育与福利机制的机能,对于少年的处罚应以培养其责任心并令其弥补错失为目的,对于少年的处遇则以强化其自律性及自主性,以提升其环境适应力及改造力为目标。

  • 标签: 少年事件 未成年人保护 少年法院 保护优先原则 最佳利益原则
  • 简介:据法国媒体《20分钟报》10月11目报道,法国吉伦特省政府于当地时间10月10目发布声明,指出自2018年年初起,当地已有21起消防员受袭击、遭侮辱的事件发生。

  • 标签: 消防员 法国 事件 愤怒 协会 频发
  • 简介:在快速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期,青年集群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呈现频发趋势。这需要我们认清其自身的内在特点,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方式,在城市发展和功能完善的同时优先考虑青年的发展、满足青年的需求,并帮助青年适应现代城市的形态和运行模式,尽快地融入城市,学会规避各种风险。

  • 标签: 外滩踩踏 青年集群事件 风险规避
  • 简介:正当《我不是药神》引发的医药产业大讨论如火如荼之际,关于接种疫苗造假的新闻又一次掀起了大的风波。根据最新的相关报导,在多数阵营中,对于假疫苗生产者、销售者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议论纷纷,对其进行刑事或行政法律制裁,是意见较为统一的。对比而言,在众多观点之中,唯独忽视了对受到损伤的受害人需要予以民事责任方面的考量。而在这一层面,才会因接种假的疫苗直接遭到侵害的,就是这些受害人,而对假疫苗的生产者、销售者进行民事责任的制裁,且因民事责任的赔偿金是付给受害人弥补伤损的,故对维护劣质或假疫苗受害人的合法权利更有较大的意旨,应放于首要位置。本文在假疫苗事情之下,来阐述民事责任维护受害人的重要性。

  • 标签: 接种疫苗 民事责任 受害人
  • 简介:女童权益受侵事件频频被曝光,绝不仅仅是个案,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更多被人们忽视的女童权益受侵现象,如对女童的性别歧视、把更多的家庭压力转嫁给女童、父母对女童的忽视或教育保护不当。女童权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首道防线是家庭。当前女童家庭保护问题的症结在于:女童保护意识淡漠;性别角色偏见的影响;监护人角色意识模糊,责任履行不到位。对此,应规范亲职教育,强化对监护人的监督机制,严格对过错监护人的惩戒。

  • 标签: 女童 权益受侵 权利保护 监护人责任
  • 简介:2000年3月4—5日,美共召开了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萨姆·韦布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题目是《新世纪、新发展、新斗争》。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西雅图事件”及美共面临的任务。报告称“西雅图事件”是“一声惊雷”,并指出“20世纪并不是在鸦雀无声中划上句号的,而是在西雅图事件中划上句号的。”足见其对问题的重视。现将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西雅图 美国共产党 事件 劳工运动 中央委员会 态度
  • 简介:俄罗斯《独立报》说十月事件中“白宫”里死亡人数达1500人俄罗斯《独立报》为了弄清一月事件真相,于1993年10月2O日向读者呼吁,请他们向该报提供有关10月3—5日莫斯科失踪人员的具体情况。1993年10月306该报在头版以《白宫里有多少具尸体?─...

  • 标签: 死亡人数 罗斯 月事 读者来信 内务部 尸体
  • 简介:1998年“安华事件”打破了马来西亚族群政治的格局,从族群政治转向超族群的公民政治渐成潮流,并形成“两线制”新格局。为应对新形势,民主行动党突破华人政党的范围,及时作出重大政策调整,提出“世俗民主”的“第三条道路”政治路线,政策重点转向促进政治民主、社会开放、扩大公民自由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号召建立一个民主、公平与福利的国家。因此,它不仅获得大多数华人的支持,而且得到相当部分马印等族群的支持。然而,马来西亚族群政治根深蒂固,民主行动党从华人政党向全民政党的转型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 标签: 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 华人政党 全民政党 “安华事件”
  • 简介:回应机制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完善责任政府的重要机制。人民政府本身的性质决定其必然也是一个责任政府,自然要求它具备完善的回应机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治理是分析我国责任政府回应机制的重要视角,以此为基础可以洞见,完善我国责任政府回应机制应包括促进回应制度化、提高回应及时性、促进回应渠道多样性、建设完善回应问责制、拓展政治沟通渠道以及将回应机制的完善置于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态下等路径。

  • 标签: 责任政府 回应机制 群体性事件 治理
  • 简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了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集群行为)中从众行为的模式类型和表现形式,分析了群体因素、情景因素和个人因素等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集群行为背后寻找行为参照、偏离恐惧、人际适应等社会心理动机。分析了网络从众行为(羊群效应)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提出了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网络从众行为的教育引导策略。

  • 标签: 羊群效应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集群行为 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