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按照有关规定对建筑物计提折旧时.可按照其原值的一定比例预留残,残可以有变价收入。但目前拆除建筑物有时采用爆破的办法.其结果影响到建筑物价值的完整回收,为此.计提建筑物折旧预留残的规定应该废止。其益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建筑物折旧 计提折旧 残值 收入 办法 益处
  • 简介:我国已经加入WTO,意味看进出口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活动更加频繁,影响进出口贸易风险的因素繁多,风险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就贸易结算、贸易合同、贸易货物运输等环节,简述进出口贸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防范。

  • 标签: 进出口贸易 风险防范 中国 结算风险 合同风险 货物运输风险
  • 简介:2003年4月上旬,由国务院“807专案组”督办的曾少荣等人骗取出口退税案终于水落石出。广西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些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判处曾少荣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100万元;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判处巫裕强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1000万元;以循私舞弊罪判处原北海市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局长徐绍福有期徒刑4年。

  • 标签: 出口退税 北海市 公司 税收管理 进出口 国税局
  • 简介: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人成为会计领域的一大亮点,也成为讨论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对公允价值大加赞许,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难度,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致使公允价值计量上存在重重困难。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时要考虑的因素和估技术的运用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以期给会计实务者提供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指南。同时也为学术界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时提供参考。

  • 标签: 企业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估值技术
  • 简介:文章就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存量固定资产对企业估的影响,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剔除存量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建议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采用保留存量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评估方法。

  • 标签: 增值税转型 存量固定资产 企业估值
  • 简介:我国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前,应当按照不低于原值的10%估计残,并从固定资产的原值中扣除,需要少留或不留残的,须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而我们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中,却发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没有按税法的有关规定估计固定资产的残。遇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处理:1.首先重新计算一下开始获利年度以前的几个会计期间的扣除残以后的固定资产的折扣,看其对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借以重新确定企业的开始获利年度。2.如果开始获利年度没有变化,那么应该将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已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额,扣除免税期间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后的余额作为计算影响所

  • 标签: 固定资产折旧额 外资企业 开始获利年度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外商投资企业 累计折旧
  • 简介:医用高耗材历来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难点问题,针对现行高耗材管理所存在的医疗行风风险,通过构建新的管理机制以及设计新的服务运行体系,研究分库房模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高医用耗材的院内流通和使用提供全新的管理解决方案。

  • 标签: 医用高值耗材 分库房模式 医院管理
  • 简介:本文以2004-2009年沪深两市71家医药和生物制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影响我国医药和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非债务税盾和赢利能力对公司的财务杠杆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实际税率和增长机会与资本结构则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医药和生物制品行业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 简介:反倾销应诉会计是指应用WTO有关规则,以防范、应对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反倾销指控为己任,维护我国出口企业利益的一种新型会计。随着我国的入世,在出口企业中设立反倾销应诉会计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第一,国外对华反倾销日益频繁自1979年5月欧共体对中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诉讼以来,迄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发动了400多起反倾销调查,涉及到4000多种商品,导致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引起了几十万与此出口产品相关联的人员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一些商品的出口市场被迫萎缩,有的甚至完全丧失。

  • 标签: 出口企业 反倾销应诉会计 中国 效益原则 WTO 会计资料
  • 简介:一、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的历史与现状自从1988年随着外贸体制改革、国家下放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权开始,我国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工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8—1991年的改革试点阶段.这一阶段明确规定由各省市外经贸委负责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工作.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生产企业经营进出口泛滥过多的现象,后经清理整顿,至1992年初保留了480多家生产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第二阶段是1992—1996年的正常审批阶段.为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1992年5月国务院批转经贸部和国务院生产办《关于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有关问题的意见》,从此,我国正式开始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第三阶段是1997—1998年的加快审批阶段.由于上一阶段我国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1997年2月,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此,我

  • 标签: 生产企业 进出口经营权 进出口业务 自营进出口权 自营出口 外商投资企业
  • 简介:出口企业中很多经济业务的原始计价单位是外币,如从国外购进产品、支付海空运费以及产品出等。但会计计量需要的是统一的本国货币,所以需要把这些经济业务中涉及的外币折算为本币,进行双重反映。这中间需要进行外币购销交易的会计处理。

  • 标签: 外币购销交易 进出口企业 会计处理 汇率 产品成本
  • 简介: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额与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月度同比增长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负增长,经济增速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基于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出口、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十分有限,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会对出口和FDI产生积极影响,且出口和FDI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促进作用。

  • 标签: 出口 FDI 经济增长 SVAR模型
  • 简介:虽然国际结算方式多种多样,但信用证特别是跟单信用证仍然是我国出口业务的主要结算方式。信用证是一种单据业务,完善跟单信用证项下出口制单结汇工作尤为重要。按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93年修订本)》(以下简称UCP500)第十三条“银行审单的标准”中的规定,“单证一致、单单一致”是最基本的原则。但从整个出口单据的业务流程来看,我们

  • 标签: 结汇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出口业务 银行 出口单据 国际结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