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5月24日,陕西师范大学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举办了“中国陕西师范大学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执行协议”签署仪式,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陕西师范大学首个孔子学院正式成立。签约仪式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二处处长曹叠峰主持,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王永利出席签约仪式。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党委副书记张建祥,党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卢胜利,国际汉学院院长张建成,北京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宗嗣,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张凌云等出席了仪式。美方出席仪式的有亚利桑那大学第一副校长安德鲁·考莫瑞,亚利桑那大学副校长麦克·普罗科特,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伊曼·哈基姆,教育学院院长罗纳德·马克斯,孔子学院联系院长陈昭、欧阳志山,以及亚利桑那州教育厅厅长约翰·胡潘索,州教育厅副厅长鲁尔夫·罗梅罗,州教育厅办公室主任莫尔·比安奇等。

  • 标签: 高校 高等教育 华文教育 中华文化 办学水平
  • 简介:文章在话语结构中对“一旦”格式进行了分析。从语法上看,“一旦”句有独立和非独立成句两种;从语义上看,Y与前面X有三种关系:因果;顺接;逆反;从话语篇章角度看,“一旦”后作为衔接句的提取有Y从X中直接同义提取;Z从X中同义提取;Y从X直接反义提取衔接词语等三种形式;语用上Y句具有非常态;可行性偏低等特点。

  • 标签: 句法结构 一旦 语法关系 微观语义关系 衔接
  • 简介:X不比Y·Z”是个歧义句式,包含三种语义类型:陈述差异、陈述差距和否定差距。“X比Y·Z”的否定式是“X不比Y-Z”而不是“X没有Y·Z”,“X没有Y·Z”只能部分地代替“X不比Y·Z”。

  • 标签: X不比Y·Z 语义 X没有Y·Z
  • 简介: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90后'大学生个性更张扬,更'非主流',而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生,素质偏低,学生学习目的迷茫,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生连专业知识与技能都依赖教师'强行'灌输,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学生特点。'1+1+N'即一个党支部党员老师+一个辅导员+N个入党积极分子,探讨党团共建班级管理模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党建带团建,提升党支部、团支部的凝聚力,'1+1+N'党团共建班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榜样示范作用,为班级管理、支部建设注入活力。

  • 标签: “1+1+N” 党团共建 两学一做
  • 简介:“怎么个X法”是现代汉语常见的一种构式,其基本意义是询问方式、方法,具体含义则根据X所表达的内容而定:如果X表达动作行为或其相关结果,那么构式就是询问动作行为的实现方式;如果X表达的是性状,则是询问性状的表现方式。该构式中的X具有[+多维方式]语义特征,倾向于单音节,对前文语境具有依赖性,即前文一般都有X的所指成分或相关概念域成员。本文还从语法化角度分析了该构式的固化过程:受到不同句法结构制约的几个语法形式整合为一,并经历重新分析,最终固化为构式。

  • 标签: “怎么个X法”构式 语义特征 韵律特征 语境特征 固化
  • 简介:<正>大家都知道,搞翻译的先决条件是懂得两种语言,而搞好翻译的关键又在于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这还不够。往往有这样的时候:一篇文章读起来,没有什么不懂的,但一下笔翻译,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汉朝语在词汇、语法、修辞上有着许多的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就出现许多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要用一些不同的手段或方法,下面就谈谈这些方法。一、增词法先看两个例子;充分相信青年,又不回避问题,在思想上政治上重在积极引导,这是我们党和共青团多年培养教育青年的一条经验。

  • 标签: 翻译技巧 译文 朝鲜语 朝语 增词法 汉语
  • 简介:<正>成语是汉语里的一种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多数由四个字组成。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一心一意”、“一刀两断”、“耳闻目睹”、“小题大作”、“有头无尾”、“深思熟虑”等。有些成语则必须从它的整体来领会它所表达的内容。这些成语绝不能望文生义,它的意义更不是构成成语各部分意义的相加。因此,我们学习、理解成语时必须弄懂它的原意,翻译时也必须忠实于它的原意。现举例说明如下:“不三不四”误译:原意:不象这也不象那,即不象个样子。一般形容不正派的人或不规范的事物,与“不伦

  • 标签: 汉语成语 原意 针叶 无尾 难理解 生迭
  • 简介:该文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背景下,以“大写的X”为研究对象在新媒体语境中观察隐喻的生成过程。该文认为隐喻的实现经历了双重映射,除句内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还应将句外语言范畴与社会文化范畴的映射纳入隐喻的研究范畴中,关注社会文化认知模式对隐喻生成的干预。“大写的X”其表义功能及传信功能的扩展体现了语言形式对网络交际高示情性的适应。

  • 标签: 隐喻投射 高示情性 传信功能 指称功能 陈述功能
  • 简介: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具体论述现代汉语框架构式“有X无Y”的概念整合层级及其理据性承继关联,主要涉及“有X无Y”构式的框架演变,构式的整合程度与层级差异,以及构式的主观化倾向与反预期语用心理。

  • 标签: “有X无Y” 框架构式 整合 理据 主观化
  • 简介:教师在进行小学中年级单篇'1+1'阅读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文章结合《生命桥》一课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和策略。

  • 标签: 小学中段 单篇“1+1”教学 指导策略
  • 简介:内容简介:汉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走出国门,被其他民族和国家更广泛地学习和使用,形成了“汉语热”的现象。这种现象以20世纪80年代为开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兴期,20世纪90年代的升温期,21世纪以来的持续升温期,“汉语热”现象越演愈热,方兴未艾,大有演变为世界性语言的趋势。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文章认为,含警醒义成分的“一不X”具有小句和意外话语标记两种身份,两者没有同一性。小句“一不X”用于给定条件、解释原因,表真实否定,概念意义强。意外话语标记“一不X”不表真实否定,概念意义丧失,用于传达发话人对于事态或状况“Y”的意外性认识、态度和评价,表明发话人的话语立场,其有无并不影响语句命题真值。“一不X”后接积极性“Y”配置格局的出现为“一不X”在“一不X,Y”中成为意外话语标记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反讽、类推与语境吸收机制在意外性认识意义由语境意义转移、固化到“一不X”结构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标签: 警醒义成分 一不X 评述意外性 非句化 话语标记
  • 简介:9月19日,新西兰梅西大学校长StevenMahari和副校长PualSpooly率代表团访问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教学委员会主任李宇明教授会见了梅西大学代表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王建勤教授也出席了会见仪式。李宇明书记代表北京语言大学与梅西大学校长StevenMahari签署了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一梅西大学人文学院“应用语言学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联合研究中心外方主任为梅西大学人文学院院长KerryTaylor教授,中方主任为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建勤教授,外方联络主任为梅西大学人文学院CynthiaWhite,中方联络主任为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郑艳群教授。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国际汉语热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迅猛发展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以符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文章对X大学的部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堂教学能力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课堂教学能力 培养
  • 简介:汉语学界对问候语“x好”现象存在不同的界定,有学者认为“x好”是问候语,有学者认为“x好”是招呼语。对于问候语和招呼语的概念关系,学者们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本文以“x好”为例,梳理汉语学界对问候语和招呼语关系的不同说法,并通过意义特征、形式特征、会话特征及社会特征等方面对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标签: 招呼语 问候语 X好
  • 简介:否定性警告构式“有X好VP(的)”由常量“有”、变量“X”“好VP”,以及可选项“的”构成,存在三个平行构式,且与“叫/让X好VP”“有什么好VP的”和紧缩复句“有X好VP”形近或形同。该构式的构件X只接纳人称代词,听说互动影响构式对代词的选择以及构式出现的频次。“有X好VP(的)”出现于非现实语境中,其构式义为否定性主观推断,语用上主要表示警告。构式“有X好VP(的)”源于“焉有……”“岂有……”“哪有……”类反问构式,是原有构式脱落掉反问标记,完成基本义的语境吸收和构式的意义演化,从而形成的新形式和意义配对。新构式单个构式成分的意义与整个构式意义之间的不匹配最终导致其发生构式化。

  • 标签: “有X好VP(的)” 否定性警告构式 构式化 重新分析
  • 简介:句子格式‘别Ⅴ了1”可以表示“否定去除某客体”、“否定主体或客体出现某种状态”和“否定发生某件事”的三个意义,表示这三个不同的意义时“别Ⅴ了1”中的动词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别Ⅴ了1”在什么条件下表示什么意义。

  • 标签: 动词 语义特征 歧义指数
  • 简介:汉语中有两个“动不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动不动1”出现于主语、谓语、宾语等核心位置,可后附总括性标举范围副词“都”。副词“动不动2”,出现于核心动词、数量性体词之前或作全句修饰语,可后附连词“就/也”。“动不动2”是表示中频意义的时频副词,但与“常常”等不同,“常常”强调“多次”,“动不动2”除表中频义外,强调“轻易”,含有预设信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评价。

  • 标签: “动不动” 联合结构 副词 时频 预设
  • 简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汉语国际推广是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已取得部分突破性进展的领域。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也将达Nsoo万。

  • 标签: 浙江财经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发展 汉语国际推广 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