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孔子的得意门生,人们称为“孔门七十二贤”。“七十二贤”中有一个名叫子路的,十分孝顺。相传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子路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 标签: 二十四孝 故事 子路
  • 简介:<正>叶赛宁的著名组诗《波斯抒情》(1924—1925),在诗人不平坦的创作道路上占有重要位置。从思想倾向看,这是一部进取向上、憧憬未来、洋溢着社会主义祖国自豪感的力作,与他的以空虚没落、内心矛盾为特征的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有着天壤之别,成了他结束“精神危机”时期的标志。就艺术成就而论,它是一件才华横溢、优美绝伦的珍品。由于诗中摈弃了意象派矫揉造作的手法,他那独辟蹊径的意境更显隽永,他那情景交融的技巧更加园熟。因此,叶赛宁在生前最后一年对他的妻子托尔斯泰姬·叶赛宁娜说,《波斯抒情》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 标签: 艺术特色 艺术成就 爱情 玫瑰 手法 叶赛宁
  • 简介:徐再,字德可,嘉兴人,因好食甘饴,故号甜斋。元代著名散曲作家。他的[双调·水仙子]《夜雨》一曲意境深远,属词、曲两属之调。简淡中将抑郁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徐氏散曲的代表作之一。

  • 标签: 散曲 作家 意境 元代 代表作 赏析
  • 简介:<正>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陀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早已得到了文艺学界的普遍赞誉。他的小说创作中的心理分析艺术更使他在众多世界一流文学创作大师的行列中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俄罗斯当代著名评论家弗里德连杰尔认为,陀妥耶夫斯基把对人的价值和心灵的艺术探讨,与俄国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即“心理现实主义”的说法。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心理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现实主义作家 “小人物” 拉斯柯尔尼科夫
  • 简介:据香港《明报》报道,一项调查发现,周星驰是香港中学生眼中最能代表开心的人物。该调查也发现.学生自评的开心指数为6.09分(满分10分).但评价身边同学的开心指数时却是6.62分,显示中学生总觉别人比自己开心。

  • 标签: 中学生 周星驰 人物 学生自评 香港 同学
  • 简介:孙绍振先生虽然年过古稀,但还是将生命中大量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文本的微观解读。强烈的批判精神,对文本解读锲而不舍、全身心投入的献身精神,都令人感佩。从《名作细读》到《月迷津渡》,孙先生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哲学化"门径,但依然对如何有效地传授文本解读的方法怀有困惑。本文就此问题,对名作的细读做进一步的审

  • 标签: 孙绍振 文本解读 《名作细读》 《月迷津渡》
  • 简介:在二十世纪早期英语世界关于中国诗歌翻译的画卷上,《松花笺》(Fir-flowerTablets:PoemsfromtheChinese)毫无疑问是浓墨重彩的一笔。1921年该书首次出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 标签: 杜甫诗歌 译介 1921年 诗歌翻译 英语世界 二十世纪
  • 简介:在古代文学中,表现对故乡眷眷深情的诗词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名篇也多。但在众多的“思乡”佳作中,晚唐五代词人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却是别具一格。

  • 标签: 《菩萨蛮》 江南 韦庄 故乡 反衬 古代文学
  • 简介:考察宋玉的创作心态,不难发现《风赋》乃是"讥赋",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寓言赋,不论是其创作中艺术构思,还是艺术技巧,都是极有价值的。正是宋玉《风赋》的对比谋篇的方式特点,以及内容上不再如屈原一样以抒情为主,而增添了说理和讽谏的成分,并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最终确定了文赋的样式。所以对宋玉《风赋》思想价值及其艺术价值的探讨,在作家作品的研究中,是有特定意义的。

  • 标签: 宋玉 寓言赋 思想价值 艺术价值
  • 简介:198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反生活》因其荒诞不经的故事内容和颇具后现代风格的叙事技巧而被评论界视为罗最为“晦涩难懂的实验性小说”。本文认为在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文本表象背后,小说展现的是作家对于犹太文化身份的思考。作家第一次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延伸到了世界范围,并通过并置对立生活的不同版本来表现当代犹太人寻求文化身份的多重维度的思考。

  • 标签: 菲利普·罗思 《反生活》 对立 犹太人 文化身份
  • 简介:<正>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和散文家,瞿秋白(1899—1935)在译介和宣传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方面所做的卓越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方面,由于他跟鲁迅等许多左翼作家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我国马克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从而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五四”时期为开端,而马克主义文艺理论较广泛地译介和宣传,则始于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前后。

  • 标签: 现实主义 文学运动 创作方法 文艺理论家 浪漫主义 拉普
  • 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宋丽娟博士的题名《“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以英语世界为中心》(简称“宋著”),作为“中西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丛书”的第四部专著于2017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付梓问世.宋著以1735-1911年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古典小说的西文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照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明清期间“中国古典小说的西传”;通过中文文本和西文译本的对比研读,进行微观层面的个案分析:梳理考证译成西文的中国古典小说篇目,分析求证西人翻译中国古典小说的动机和策略,考察承担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译者身份,描述中国古典小说在翻译中产生的异变并分析变异现象的文化缘由,探究中国古典小说西文译本的多种载体形式或文本形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宋丽娟
  • 简介:今“茶座”遍及报刊,已成时尚。本刊亦未能免俗,盖取其去火安神之义也。若使争鸣诸君真能心平气和,如共聚于荼社,品茗论文,不亦宜乎!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怡然古君子之风;则既有益于学术,又有益于身心,不亦乐乎!

  • 标签: 语文教科书 中学语文 报刊 论文 心平气和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