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北京画院的教学不同于艺术院校,自建院以来为全国培养了颇多的艺术专业人才。以画家工作制度培养学生形成了研究、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在考量学生艺术基础掌握的程度上,更加注重对学员创作能力的培养,发现和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使学生能够建立自身的审美和创作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形成了交流与研究的特殊群体。北京画院油画研修班正是在此基础上为2012届油画研修班带来了新的成果和喜悦。经过在北京画院一年的学习,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和辛勤劳动,他们以自己创作的形式,以一年来

  • 标签: 研修班 中国油画 学员 油画语言 北京 中国艺术
  • 简介:安妮卡·李开始艺术创作时,已有30多岁,没有受过任何的正规训练。她的切入点也与众不同:一门自导的科研。她并不完全认同“艺术家”这个词,艺术世界也不是她的目的地,只是她一些想法的一个展示场所。她从烹饪、生物学和香料的实验里展现出她的思想。李出生于韩国,曾就读于纽约亨特学院,她在2008年创作了第一部作品《废纸篓》,被视为与艺术家乔希·克莱恩和设计师乔恩·山多斯齐名。

  • 标签: 艺术家 安妮 工作室 采访 2008年 艺术世界
  • 简介:北京画院2013届油画研修班的同学们迎来了毕业的季节,北京画院以工作的教学制度培养学生,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教育。在研究油画表现语言的基础上使每位学生的艺术特质得以充分地发挥。注重对学生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习真正成为阶段性水平提高和对未来艺术道路把握之有力武器。同学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学习收获着自己的艺术成果。在获取图像的手段越来越便利的今天,绘画的表达方式应更具备只

  • 标签: 北京画院 毕业作品 马琳 艺术道路 艺术形式 艺术教育
  • 简介:北京画院以工作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以油画创作为主题,完善学生对油画表现语言和自身艺术思想的确定。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自我艺术特质.树立对审美的需求。油画创作以塑造有意义的造型和覆于造型之上的色彩为基础.表达艺术家的情怀。

  • 标签: 油画创作 工作室 毕业作品 画院 北京 研修班
  • 简介:为了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精神,促进我国美术创作的进一步繁荣,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中国画院、西安文理学院三家联合成立马继忠密体山水画工作创作高研班.现面向全国招生。

  • 标签: 美术创作 招生简章 高研班 工作室 山水画 密体
  • 简介:北京画院2017届油画研修班的同学们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季,伴随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树立有价值的审美态度和独立的创作方式贯穿着我们教学的始终。油画语言本身具备揭示艺术家内心活动的本质,因此,油画语言形成了同学们建立自己创作方向的根基。同学们来自祖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而相同的是同学们对于艺术有着极高的学习热情,在北京画院学习过程中,

  • 标签: 北京画院 油画语言 马琳 创作方式 学习过程 教学工作
  • 简介:又逢硕果累累的季节,北京画院2017届油画研修班毕业作品也随之展出,一年的学习很短,他们刚刚进入绘画状态,有的茅塞顿开,有的还在探索,不管怎样他们坚定信念,将绘画进行到底,这就是收获。绘画与科学不同,没有定律,没有标准,更没有方法,只有不断地实践磨炼,才能找到语言,创造出好的作品,今天再次刊登的作品也展示了他们一年来在绘画探索中的足迹,我想这条路很长,很远。

  • 标签: 白羽 北京画院 华显 溪山 丁建 融雪
  • 简介:李·奥门:《有内容的楼梯》是你的作品当中尺寸比较大的一件,你试图以一种很个性化的规模进行创作。

  • 标签: 访谈录 工作室 个性化 楼梯
  • 简介: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第一工作在2002年建立。最初工作没立,就确定了明确的追求方向,学术思想和教学特色。这足一个强调油画传统中的叙事性技巧,并以密切地关注现实生活为姿态,以培养学生创作主题性绘画尤其是复杂的叙事性绘画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油画工作

  • 标签: 油画工作室 中国美术学院 教学认识 主题性绘画 教学特色 学术思想
  • 简介:中央美术学院材料表现工作成立于1994年,1997年由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回来的张元老师接替潘世勋先生主持工作工作,开始了注重材料的特性、本质,内在精神及创造性地运用材料规律处理不同材料结构与造型、色彩等诸艺术元素间关系的研究。作为第三届学员,我于2003年9月进入工作,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洗礼。这种洗礼不是自觉的,是在导师张元以及他所设计课题的强大压力和推动下被动进行的,因此很纠结。原来引以为傲的"写实功夫"在这里派不上用场,此时的我陷入了深深的无助与彷徨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材料表现 艺术语言 教学课题 材料语言 中央美院
  • 简介:从事绘画本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是如果在这条荆棘之路行进中求得法门、悟得其中之道,便是一生幸事。单单将绘画理解为技或者艺,就偏颇了。在中国从事油画创作事业并非易事,在掌握了技、艺之道后,便是语言表达的呈现了。在我自己多年从事油画创作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探索,希冀着自己的创作可以有新的突破与领悟。

  • 标签: 油画创作 北京画院 我自己 油画语言 道后 陈淑敏
  • 简介:“张羽翔导师书法工作”第二届全国书法创作高研班于2013年11月8日在河南省钟繇书画院开课。钟繇书画院近年来连续举办了多届全国书法创作培训班,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学员入展、获奖。2012年11月该院举办“张羽翔导师书法工作”首届全国书法创作高研班,通过张羽翔老师十天的授教指导,学员们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受益匪浅。此次是该院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书法创作高研班,课程将于11月16日结束。

  • 标签: 张羽翔 书法工作室 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
  • 简介:海滨小镇埃尔塞贡多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埃尔塞贡多美术馆由建筑师伊娃和企业家布莱恩.斯温尼以及热心艺术的收藏家共同创办,并把美术馆视为艺术实验。他们希望通过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为公众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对艺术的兴趣。

  • 标签: 埃尔塞贡多美术馆 艺术实验室 社区 合作 教育
  • 简介:绘画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如语言、动作一样.人们通过绘画进行叙事、传达感情和表明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表现性“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表现性”油画工作成立.至今已有十个年头.培养了逾百位学员。

  • 标签: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油画工作室 形色 表现性 绘画
  • 简介:阿图鲁·马提尼[图1],20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雕塑家.他1889年8月11日出生于意大利Treviso小镇的一个贫寒家庭.贫寒的家境使他难以有机会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教育,直到12岁他才幸运地到了一家金首饰作坊当了一名学徒.他非常希望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贫寒家境的现实使他发现了适合自己的不用花费的艺术追求--他的第二个至爱:雕塑.

  • 标签: 司顿斯 大师阿图鲁 安东尼·司
  • 简介:在纽约生活了20多年,对素描艺术的兴趣有增无减。在美术馆里,不但可以让我们饱览古今的素描精品,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去仔细研究对比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明了其观念、技术和材料上的发展和演变。有时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些出自16、17世纪的素描,已然呈现绚烂的色彩,并且具有现代绘画的处理观念;而当今的现代素描,虽然在构思观念上、技法和材料上早有解放性的突破,但不少作品依然根植于严谨的古典素描基础。

  • 标签: 素描艺术 绘画艺术 绘画创作 艺术风格 审美观念 表现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