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的关系,以提超声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7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术前经超声诊断良性病变29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变3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2.9%。术前经超声诊断恶性病变43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变4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3%。结论乳腺良性肿瘤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呈中等偏低或者等回声,回声较均质,后方不伴声影,其内少见钙化;CDFI内无血流或较少,表现为低速连续血流,一般流速小于13cm/s。恶性肿瘤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呈毛刺状、“蟹足”状或分叶状改变,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内部呈明显低回声且内回声不均质,多见条状,点状及簇状钙化,后方衰减明显;CDFI其内常见穿心状血流,表现为脉动血流,流速大于25cm/s,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形状、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方面具有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与X线表现特征,提高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7例经过病理证实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大约3cm的6例,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周边有线样晕征,小约3cm的1例,表现为不欠规则结节,边缘可见尖角,并伴增粗迂曲血管。术前诊断良性6例,可疑恶性1例,其中提示叶状肿瘤2例。结论中年妇女乳腺无痛性肿块病史长,缓慢或短期内速度增长,临床多无明显症状,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膨胀生长出现线样晕征,血管增粗,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提高术前的诊断率对于术式的选择有一定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54例,给予微创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情况、并发症以及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I期愈合、感染及积液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不影响美观的有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 良性肿瘤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再造在乳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进行乳腺肿瘤手术后乳房再造的患者共计15例,对其手术和乳房再造的方法进行回顾研究,简单探讨该应用的安全性。结果通过假体植入(11例)或自体组织移植(4例)等方式进行乳房再造,在手术后半年后病情均无复发。结论乳房再造在乳腺肿瘤手术中不仅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女性形体再造美体的目的,且安全性较高,可行性较强。

  • 标签: 乳房再造 乳腺肿瘤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1-01/2021-12在本科室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体位护理干预和药物镇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3、7d,干预组疼痛评分及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我国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女性频发乳腺肿瘤疾病。乳腺肿瘤切除术后引发强烈的疼痛以及一系列术后身体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探讨乳腺肿瘤术后的护理实施过程中干预效果。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特选择2021年-2023年期间我院所接收的乳腺肿瘤患者中的100例进行观察、研究。对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配:研究组、常规组两个组,对研究组疼痛护理干预,对常规组进行一般性护理,从而通过100例患者的反馈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得出准确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治疗与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7年我科存档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9例,就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进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进一步治疗,未复发;5例进行单纯肿物切除后复发。结论无论叶状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类如何,仍把它看作是低度恶性或恶性病变。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病理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乳腺导管内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乳腺导管内肿瘤的高频声像图表现导管扩张伴有实性突起15例,表现为囊性实性包块的2例,表现为低回声实性暗区的1例;18例乳腺导管内肿瘤超声诊断为良性的92%。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乳腺肿瘤切除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乳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乳腺肿瘤切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肿瘤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9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进行分析。结果189例乳腺肿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中,确诊病例185例,占97.88%;延时诊断4例,占2.12%;无1例误诊病例。结论通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乳腺中患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理诊断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107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导管内癌11例(误诊3例);浸润性导管癌59例(误诊1例);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小叶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伴粘液腺癌2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伴印戒细胞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5例;髓样癌5例(误诊1例);浸润性筛状癌5例;乳头状粘液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paget病1例(其中1例患者右乳腺为导管内癌,左乳腺为浸润性导管癌伴粘液腺癌;肿瘤直径≤1为10例)。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检查率较高,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高频超声 小乳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通过疼痛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乳腺肿瘤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5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通过护理之后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比较两组差异,p<0.05,则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积极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疼痛敏感度进行有效降低,从而增强临床护理效率和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乳腺肿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88例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各44例。比较对照组(良性肿瘤)、观察组(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微钙化点、边缘毛刺征、肿块纵横经比>1、后方回声衰减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以II-III级血流信号居多,对照组以0-I级血流信号居多,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乳腺肿瘤无创、简便,良性、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乳腺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肿瘤患者24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49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阻力指数,并综合分析手术及病理结果。结果良性肿瘤208例,占83.5%;恶性肿瘤41例,占16.4%。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形态、边界、包膜、钙化、衰减、彩色血流信号及R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彩色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 乳腺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经乳晕缘切口,对照组经肿瘤原位切口,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切口瘢痕评分(VS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1例术后切口感染,未发现术后血肿。观察组VSS评分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安全性高、肿瘤暴露良好,术后无明显瘢痕,不影响美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存在肿瘤位于外下和内下象限的,术后易产生乳晕区感觉异常,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乳晕缘切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X线位相成像对于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效果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X线位相成像技术和X线相靶摄影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并比较二者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的有效率。结果X线钼靶摄影技术与X线位相成像在乳腺肿瘤的临床检查中的检出率均为100%,但是在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的检测中灵敏度特异性有差异,X线位相成像技术的检测灵敏度(91.6%)和特异性(94.6%)都显著优于X线钼靶摄影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83.3%和87.8%),且差别显著,P<0.05,具有比较意义。结论X线位相成像技术分辨率高,能更加清晰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乳腺癌微钙化的情况,敏感性高,在乳腺肿瘤诊断的过程中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位相成像 乳腺肿瘤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