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感染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管理干预对策。方法结合我院呼吸感染科护理实践,分别分析护理服务对象和护理工作者自身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归纳总结相应的管理对策。结论当前存在于呼吸感染科护理工作实践中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分为服务对象护理风险和护理工作者自身护理风险两大类,可通过多种针对性管理对策对呼吸感染科护理风险进行综合管理,规避风险因素,降低护患双方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呼吸感染科住院病例的就诊安全和护理服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呼吸感染科 护理 风险 管理 对策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乡镇卫生院基本配置了尿液分析仪,为了便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分析尿液检验报告,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该文就尿12项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12项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宫腔粘连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过少、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病情时间长短不等。创伤是空腔内粘连的主要原因,如人流术后,胎盘残留术后,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 标签: 空腔内粘连 诊断 治疗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检验科生化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中交叉污染的鉴别、原因及对策。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交叉污染的分析及排除。结果 临床生化检测中交叉污染对临床结果影响较大,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注意项目间的设置,以减少交叉污染,更要重视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结果的准确,为临床提供客观真实的诊断依据。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交叉污染 原因及对策 项目间设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在临床尿常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留取1058份病人尿液,同时进行干化学分析和使用UF-500i流式尿有形成分的分析,对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分析仪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显微镜镜检证实。结果1红细胞分析UF-500i结果阳性而镜检不符合的标本64例;UF-500i与干化学分析仪不符合112例。2白细胞分析UF-500i与镜检不符合的标本19例;UF-500i与干化学分析仪不符合的标本58例。31058份标本用UF-500i与干化学分析仪联合筛选,显微镜证实白细胞无假阳性,对尿路感染筛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尿分析 尿沉渣分析仪 干化学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实施生化免疫检查,分析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6例肾脏疾病患者入组,选取时间是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28例实施生化免疫检查,对照组28例实施单纯免疫检查,对比分析2组患者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89.2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60.71%,结论是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实施生化免疫检查的临床诊治效果较为理想,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肾脏疾病 生化免疫检查 临床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方法: 选择我院检验科 200 例存在误差 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通过分析,确定导致出现误差原因,统计各项诱发原因影响程度,并提出预防患者出现血液检验误差策略; 结果: 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中出现误差因素有采集标本中问题、检测标本时问题、患者自身问题和标本送检中问题。分析不同原因对误差出现影响,患者自身问题影响最低,采集标本中问题次之,检测标本时问题影响高于采集标本中问题,而标本送检中存在问题占比最高,对检验结果影响最大。 结论: 在进行血液标本检验中,针对存在的误差问题,应进行问题分析,明确出现误差原因,以此为基础制定各项预防性策略,加强对导致误差因素控制,确保诊断可靠性。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误差 原因分析 预防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会直接影响感染控制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是就目前各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来看,明显还是存在着滥用药物的现象,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本文则就抗菌药物滥用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 标签: 临床抗菌药物 滥用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作为对照阶段,对此阶段我院的护理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再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观察阶段,针对对照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对两个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阶段的护理投诉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阶段,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该针对门诊输液护理管理容易出现的护理风险,及时采取针对性、综合性、全面性的措施加强护理管理,才能促进门诊输液护理的整体效果、减少护理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为输液患者的输液安全打好基础。

  • 标签: 门诊输液 护理管理质量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血管术后出现的常见不适症状,分析其原因,并积极寻找护理对策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心血管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其常见的不适症状。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患者常见的不适症状主要为口干口渴、恶心、呕吐、焦虑、咽部不适、尿路不适等,而其主要原因则是与麻醉、气管插管、扩血管药物应用等治疗过程相关,同时也与自身心理因素有着比较大的联系,如担心预后、费用、与亲人分离等问题。针对不同的因素,在护理过程中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促进病情的恢复。结论通过分析可知,针对心血管患者术后的多种不适症状,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心血管手术 常见不适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分析中干化学和流式细胞学中有形成分测定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快速诊断尿路感染中病原菌的价值。方法采用URIT-500B尿液干化学分析仪,UF-5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亚硝酸盐、白细胞、酵母样真菌、细菌计数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结合细菌散点图分布,判断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与其中段尿培养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280份标本的比较分析,尿路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66.15%,特异性为97.79%,阳性预示值为81.13%,阴性预示值为87.28%,准确度为85.84%。结论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经验用药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 标签: 尿路感染 散点图 尿液常规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6例白血病患儿,均采用PICC导管行静脉输液,分析其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并总结相对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患儿均置管成功,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3.0%,显著高于血栓性堵管、导管漂移及败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平均留置(136±2.5)d,其中95.6%患儿完成输液计划。结论PICC置管技术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合理高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PICC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小儿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老干部保健体检疾病谱进行分析,了解老干部身体健康的一般规律,为老干部护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方法结合2011年2月~2012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64名老干部疾病谱进行研究,并对主要患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老干部参与体检指标中,151例老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疾病,占体检者的92.1%,通过疾病谱表现为老干部高发疾病的有高血压、高血脂、心律不齐、糖尿病、肾脏疾病、脂肪肝、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不同年龄段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出现高血压、心律不齐、脂肪肝的比例较高;男性患者出现心律不齐、肾炎、脂肪肝等疾病较多。结论老干部保健与护理需要根据老干部常见高发性疾病的护理进行科学设计,提高老干部健康管理的水平。

  • 标签: 老干部保健 疾病谱 体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MA-4280KB型尿液分析仪对800例尿液标本进行白细胞分析。结果镜检白细胞阴性的674例标本中尿液白细胞干化学分析假阳性91例,假阳性率13.5%,而镜检阳性的126例标本中,白细胞干化学分析阳性只有99例,漏检27例,漏检率21.4%。结论为了避免尿液分析仪白细胞干化学分析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在工作中应将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镜检结果相结合,对尿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阳性和阴性的标本都应做尿沉渣白细胞镜检,以免漏诊及误检。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白细胞 分析 探讨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轨迹分析模型在追踪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轨迹分析模型可分析异质性的追踪数据,探索分析群体的多条发展轨迹。通过对264名学生四次自我概念测量的数据,利用轨迹分析模型拟合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通过多次轨迹模型的分析,可将264名学生的自我概念测量的发展水平分为3个亚组,第1组为低分组,占25%,这部分人群呈三次曲线发展趋势,在4年级略微下降,5年级迅速下降,到6年级时略有上升。第2组为中分组,占56.3%,该亚组呈二次发展趋势,在3~5年级持续平稳下降,到6年级时略有回升。第3组为高分组,占18.7%,总的来看呈缓慢上升趋势。

  • 标签: 轨迹分析模型 追踪数据 潜分类增长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将2015年10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针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9.7%,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38.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无菌观念缺乏、护患交流不足等是引发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针对其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管理能够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并找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出现了产后抑郁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均为40例。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妇 产后抑郁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室三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比对分析,以评价不同仪器及模式之间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择SX-1000i五分类血球仪为参比仪器使用配套校准品对其进行校准,再以定值新鲜全血代替校准品对其它两台血球仪进行校准。比对各台仪器按常规自动及手动模式测定40份样本,结果取平均值,进行偏差分析。结果日本光电MEK-6388K三分类血球仪(C仪器)的HGB结果平均差异百分率超出允许范围,其他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讨论本室通过配套校准品定期校准及参加室间质评及时发现参比仪器的系统误差,通过定值新鲜全血校准比对仪器,及时纠正比对仪器的系统误差,保证检验结果可比性及准确性,此方法简便易行又经济实用。

  • 标签: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校准 比对
  • 简介:摘要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XT-2000i是日本SYSmex公司在XE-2000的技术基础上改进后的新型血仪分析仪,血红蛋白(HGB)测量使用了十二烷基硫酸钠(CSLS)的原理。白细胞计数应用了多角度光散射的原理,综合分析光散射信号和聚次甲基荧光染料信号进行白细胞分类。血小板(PLT1)和红血胞常规应用点阻抗技术。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各种类型的全自动血仪分析仪已陆续在市场出现,并开始大量应用到临床检验工作中,对提高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减轻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实验室检测的精确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临床实践中过于依赖全自动血仪分析仪,忽视血细胞形态学检测而造成的误诊误判越来越多。

  • 标签: 白血病 漏检分析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