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的综合ICU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53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为6.89%,例次感染率为7.26%,日感染率为15.20‰,调整日感染率为5.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9.74%.呼吸机相关日感染率为35.14‰;导尿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9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共分离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67.35%),革兰阳性菌4株(8.16%),真菌12株(24.49%).结论基层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控制重点是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加强合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性监测在抗菌药物中的合理应用,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取2012年01月到2012年02月本院收集的256份出院病案作为监测前资料,采取2013年01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集的378份出院病案作为监测后资料,在开展目标性监测期间,采取宏观管理、修定标准、专业培训、规范术前用药及持续改进等方法,最后分析监测前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有效控制率。结果监测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药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后,术前≥1d、术前0.5~1h等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术前无用药率与监测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后,术后1~3d内、术后4~7d、>7d抗菌药物应用率与监测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性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科学的指导。

  • 标签: 目标性监测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我院所在地为经济欠发达的贫困乡镇,服务人口约3万人,辐射人口7万人左右,服务对象95%以上是农民。长期以来,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卫生院得到快速发展,社会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先后荣获全省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区先进单位、建设平安医院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 标签: 公共卫生服务 医疗服务水平 服务人口 医院管理 社会满意度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了解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监测结果,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结果2013年7月-2014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超过24h患者共854例,发生医院感染9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6.74%,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结论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根据目标性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心身疾病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躯体病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都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有关。对心身疾病的认识除在施以治疗手段时注意心身相关的双重治疗外,同时作为护理工作本身应与治疗相同步,即在对心身疾病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地接受治疗,以提高心身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心身疾病护理 护理原则 整体性 个性化 主观认识 心理状态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综合医院ICU医院感染、三导管使用及相关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综合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2014年共监测ICU住院患者718例,发生医院感染40例、45例次,感染率为5.57%,例次感染率分别为6.27%;住院总日数为4496天,病人例次日感染率10.01‰,调整日感染例次率3.11‰。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为6.78‰(11例),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0.95‰(3例)。结论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三导管相关感染以VAP为主,需重点加强并落实相关感染防控措施。

  • 标签: ICU 医院感染 目标性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温度管理在神经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仅对试验组患者实施目标温度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状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目标温度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重症 目标温度管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普通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SSI)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的方法,普外科负责感染控制的专职人员对普外科所有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348例次手术患者中,3例次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86%。结论对不同危险指数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主动干预,实施全程跟踪,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控制和降低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 标签: Ⅰ手术切口 感染 危险因素 目标性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使用阶段目标管理的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附近的A、B两个社区当中35岁以上高血压的患者各选取867例和451例,其中对A区的患者进行阶段目标管理,而B社区的患者进行一般的疾病管理,对比两个社区患者对高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两个社区的患者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6个月之后,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了降低,但A社区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平均6.5mmHg,舒张压下降3.2mmHg,下降的平均幅度要高于B社区的患者。而且A区的患者在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疾病有效控制率等方面对比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也要高于B社区的患者。A区的患者在有效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方面的改善率也要高于B区的患者。讨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阶段目标管理性的管理不仅在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从而达到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对于更好的控制疾病的进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对于患者疾病的恶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的。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控制 阶段目标性管理 管理办法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肺部感染目标治疗与全程经验用药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比较全程经验治疗组(无病原学检查阳性结果)与目标治疗组(有病原学检查阳性结果)在感染控制率和合理用药评价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目标治疗组对肺部感染控制率较高,用药较合理。结论目标治疗对提高肺部感染疾病治疗成功率具有明显指导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护理中,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内分泌科多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发生低血糖、跌倒、药物不良反应、感染等安全问题,根据专科特点和科室实际情况,探讨制定本年度护理安全管理目标

  • 标签: 内分泌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适应培养护理人才的需要,我院对护理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后,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提高。采用目标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学的随意性,较好地满足了护理人才的需求,为护理临床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

  • 标签: 护生 实习 目标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MDRO)目标性监测1,通过监测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从宜都市中医医院2012-01-2012-12收集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所有多重耐药菌的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81株,前三位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结论总结出了MDRO感染患者的状况,提出了有效的防控MDRO感染措施。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目标监测
  • 简介: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今后五年全市卫生工作目标平稳起步的关键一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新农合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单位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努力提高执行力,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目标管理责任制 基本药物制度 新农合制度 卫生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目标管理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4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将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干预组产妇进行护理目标管理,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的产妇其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产妇以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中开展护理目标管理,能够提高医生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急诊剖宫产 护理目标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医用耗材的供应保障是现代医院医疗业务支撑的基础,也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医用耗材采购目标进行管理因素分级,通过科学的方法策略,规避采购风险,实现管理效益,为提高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耗材 采购目标 管理因素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目标管理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1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的105例产妇,按照随机次序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与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目标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更低;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目标管理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颇为显著,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安全性大幅提升,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目标管理 急诊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