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对纳米羟基磷石复合40%二氧化材料进行早期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要求,同时报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40%二氧化材料的特定用途,选取样本进行如下生物学实验致敏试验,溶血试验,刺激试验,肌肉植入试验。结论经体内和体外试验结果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40%二氧化材料无致敏、无刺激、无变形,具有良好的血液及生物相容性。

  • 标签: 纳米羟基磷灰石 二氧化锆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SPC)对D-半乳糖胺(D-galN)和脂多糖(LPS)与卡介苗(BCG)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实验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成10组,分别用于SPC对D-galN和LPS+BCG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影响实验。分别用D-galN和LPS+BCG复制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血清中ALT、AST和肝组织中TG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用200mg•Kg-1SPC剂量对2种肝损伤小鼠进行处理,观察SPC对血清酶学及组织学改变的影响。结果SPC不同程度的使D-galN和LPS+BCG诱导升高的ALT、AST和TG明显降低(P<0.05),并能减轻两种肝损伤动物模型肝脏组织学结构的改变。结论SPC对D-galN和LPS+BCG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 D-半乳糖胺 脂多糖 卡介苗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用大鼠血清病肾炎的动物模型,探索锦鸡儿煎剂治疗大鼠复合型肾炎的机理。方法牛清血白蛋白诱导建立大鼠复合型肾炎模型。结果锦鸡儿治组,能降低复合型肾炎大鼠的尿蛋白含量及血清中IL-6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锦鸡儿煎剂对大鼠复合型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可降低体内细胞因子的含量,应是锦鸡儿煎剂治疗大鼠复合型肾炎的作用环节的机理之一。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BMP-2缓释复合的成骨性能,并对比其与单纯BMP-2间成骨差异。方法:该实验采用藻酸钠、BMP-2和氯化钙混合制备藻酸钙-BMP复合材料,进行体外观察和兔动物试验,通过用x线、组织学、骨密度等方法,研究其诱导成骨活性。结果:缓释组和BMP-2组均在4~12周形成新生骨组织,两组标本均为编织骨形态,x线、组织学、骨密度等方法,均提示两组在骨新骨形成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缓释组新骨形成量大于单纯BMP-2组。结论:BMP-2缓释载体复合刺激成骨与直接应用BMP-2刺激成骨对新骨形成量存在显著差异,缓释复合可以持续稳定促进新骨形成,达到缩短骨愈合的目的。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藻酸钠 缓释
  • 简介:目的:镁测定试剂对二氧化结合力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方法:所用仪器为美国贝克曼CX9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跟机原装进口试剂,严格按操作规程测定。结果:CX4部分按排顺序为Ca2+,Mg2+,CO2-CP进行检测时,全套生化检测病人标本的CO2-CP结果值降低。调整测定项目顺序为Mg2+,Ca2+,CO2-CP进行检测时,与抽样到CX3部分pH电极进行比对,结果相差很小。结论:镁测定试剂对二氧化结合力测定存在影响。

  • 标签: 镁测定 二氧化碳结合力 交叉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从组织学角度评价自制氢氧化复合制剂的活髓切断效果。方法建立大鼠早期牙髓炎的模型,应用自制氢氧化复合制剂作为鼠牙牙髓切断术的盖髓剂,以calvital作对照组及无盖髓剂作为空白对照组。每组40颗大鼠牙分别于术后4、12周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5);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制氢氧化复合制剂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活髓保存的药物。

  • 标签: 自制氢氧化钙复合制剂 早期牙髓炎 盖髓剂
  • 简介:临床治疗骨折的传统内固定物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内固定的不足主要是与骨组织力学性能不匹配,用于骨折内固定时过高的刚性引起的应力遮挡作用易导致骨质疏松、骨萎缩或二次骨折,且受损骨骼可以负重后,还需再次手术取出;其次是生物相容性差,金属在体液环境中会因溶蚀产生有毒物而引起组织刺激反应.

  • 标签: 可吸收内固定物 生物相容性 高分子聚合物 复合材料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全科医生结合联网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潜在优势。通过将全科医生的专业知识与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精准管理和个性化护理。本文分析了全科医生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和挑战,并探讨了联网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关键要素和实施策略。研究发现,该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医疗资源压力,并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然而,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需面对技术安全性、隐私保护和医患合作等挑战。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是必要的,以推动全科医生结合联网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 标签: 全科医生 物联网 社区 慢病管理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友病B患儿预防治疗中凝血酶原复合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探讨血友病B患儿预防性治疗的适宜剂量。方法对不同体体重的患儿,每次使用凝血酶原复合30-40iu/kg、一周1次),观察及记录预防治疗后患儿的肌肉、关节、消化道、颅内等部位严重出血的次数,与预防治疗前对比,考察预防治疗的疗效。根据患儿体重的不同,计算每位患儿相应的每公斤体重凝血酶原复合使用剂量(以下简称剂量)。结果1、疗效18名患儿预防治疗24周出血次数为(3.67+1.22)次,预防治疗后出血次数为(2.11+0.91)次(t=?,P<O.05)。2、安全性应用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未发现患者新发感染HIV病毒、乙肝病毒等经血液系统传播的疾病,18名患者用药前未发现抑制,治疗后也未发现抑制形成。结论预防治疗能明显减少血友病B患者关节肌肉等重要部位的出血的次数。

  • 标签: 血友病B,凝血酶原复合物,疗效,相关因素,预防治疗,儿童,抑制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凝血酶原复合防治早产儿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于2007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所有早产儿均在生后6小时内入院,且排除有产伤及入院时已有颅内出血的早产儿。根据家长是否同意使用苯巴比妥联合凝血酶原复合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入院后(生后6小时内)均立即给予凝血酶原复合20IU/kg,一次。苯巴比妥钠首次20mg/kg,24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mg/kg.d,共用5天。头颅B超监测有无脑室出血,并记录出血发生率、临床表现轻重、出血程度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无发热、血栓发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早产儿用药后的出血发生率18/40(45%);临床表现有13/18(72.2%),无5/18(27.8%);出血程度Ⅰ级6/18(33.3%)、Ⅱ级7/18(38.9%)、Ⅲ级5/18(27.8%)。观察组出血发生率8/40(20%);临床表现有2/8(25%)、无6/8(75%),出血程度Ⅰ级7/8(87.5%)、Ⅱ级1/8(12.5%)、Ⅲ级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苯巴比妥的应用还可改善因应用呼吸机而易诱发或加重脑室出血的现象。结论本研究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凝血酶原复合早期(生后6小时内)防治早产儿脑室出血安全有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故值得一用。

  • 标签: 苯巴比妥联 凝血酶原复合物 早产儿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健脾生血汤加减联合多糖铁复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医院2022年5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来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76.67%和13.33%,在改善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本研究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挥出更大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推广并实施。

  • 标签: 健脾生血汤 多糖铁复合物 缺铁性贫血 临床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对肺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肺心病患者170例,分为A、B两组。B组予以常规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静脉滴银杏叶提取。一月后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血清脂质过氧化、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水平及两组的有效率。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A组、B组治疗后三种标志均明显得到改善,但A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B组。结论银杏叶提取可以有效减少肺心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肺心病 脂质过氧化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淋巴瘤组织和血液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Ⅰ(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淋巴瘤组织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淋巴瘤组织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荧光强度.结果淋巴瘤组织mRNA表达由正常对照组的8.52±0.58下降为1.16±0.16(P<0.01);蛋白表达由正常对照组的16.36±1.06下降为2.35±0.24(P<0.01);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平均荧光强度由正常对照组的426±48下降为268±27(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淋巴瘤组织MHCⅠ类分子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同时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也下降.有可能通过检测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下降来辅助早期诊断淋巴瘤.

  • 标签: 淋巴瘤 基因 MHCⅠ类 淋巴细胞
  • 简介:<正>抗氧化日益重要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起抗氧化的作用,因为人们发现,预防人体的氧化作用就是在抵抗衰老和预防疾病。自由基的产生是人体衰老和免疫力下降的元凶,而抗氧化营养素可以消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活动,进而增进人体组织运作的能力。抗氧化营养素对抵抗自由基:预防人体的氧化作用、防止细胞膜中多元不

  • 标签: 抗氧化营养素 抗氧化成分 新陈代谢功能 膳食补充剂 人体健康 番茄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激活复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期间来本院就诊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在发病72h、1周、3周时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并与25例正常组作对比。结果72h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膜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已确诊治疗的8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研究组行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诊断,对两组检查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联合检查方式的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其数据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诊断中应用阴道分泌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进行检查诊断的阳性率较高,可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现象发生,使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有效治疗,该联合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查 涂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过氧化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与CD40/CD40L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时间段替罗非班组,PCI术后12h、24h、36h分别抽取病人血液,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PARγ与CD40、CD40LmRNA表达。结果不同时间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CD40与CD40L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而常规治疗组PPARγmRNA表达量处于低水平状态,应用替罗非班后12h、24h、36h后表达量上升,其作用亦呈时间依赖性。结论PPAR-γ是CD40-CD40L信号通路的上游调节机制,替罗非班能上调PPAR-γmRNA表达,能抑制CD40/CD40L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具有抑制炎症、稳定粥样斑块作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gamma CD40/CD40L通路 急性冠状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