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爱牌MYCu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门诊自愿要求放置MYCu宫内节育器的患者500例,常规放置MYCu宫内节育器,并于术后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随访。结果放置后24个月累计脱落率0.4%,累计带器妊娠率0.6%,累计因症取出率1.2%;术后1个月月经异常发生率7%,随访至24个月降至0.4%。结论MYCu宫内节育器具有避孕效果好,脱落率低,带器妊娠率低,不良反应少,设计合理,放置、取出方便,使用安全的特点,含吲哚美辛,可减少放置初期的不良反应,是当前比较理想的宫内节育器,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MYCu宫内节育器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欣沛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4年5月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45例,经过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欣沛宫体注射或臀部肌肉注射,15分钟后重复使用,最多不超过8次。结果44例有效,1例应用8支,并结合行子宫压迫缝合,血管结扎均无效,转入上级医院行介入手术治疗,有效率97.8%。结论欣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并且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和安全的特点,一旦明确诊断,及时使用。

  • 标签: 欣母沛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欣沛在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产后出血患者的66例,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欣沛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沛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重要药物,值得推广。

  • 标签: 欣母沛 产后出血 缩宫素 出血量
  • 简介: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真定界有孤女,方六七岁,收养于夫家。相居二三年,夫诱与交而孕。腹膨膨而以为病也,告之母。曰:“动否?”曰:“动。”……未几,生男。叹曰:“不图拳,竞生锥儿!”

  • 标签: 女孩性早熟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文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欣沛在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危妊娠患者,共90例,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所有入选的高危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高危妊娠患者采用欣沛进行产后出血预防,对照组高危妊娠患者采用常规法进行产后出血预防。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高危妊娠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并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①研究组高危妊娠患者在手术中与手术后24h的出血量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②研究组高危妊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欣沛预防高危妊娠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状况,是有其肯定的应用性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但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 标签: 欣母沛 高危妊娠 产后出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孕妇和正常孕妇孕晚期母亲血胎儿红细胞量(KB)与新生儿血红蛋白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56例待产孕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孕妇86例,高危孕妇70例,采用红细胞酸洗脱染色试验,监测所有孕妇的KB值,并监测新生婴儿出生24h后血红蛋白值(Hb)对比分析正常孕妇组和高位孕妇组红细胞量的差异。结果156例孕妇中,高危妊娠组KB值范围在0~5.12%之间,正常孕妇组KB值在0~0.84%间,变化范围较高危组孕妇小;母亲KB值与新生儿Hb值的相关性不强,但在分层观察中发现,KB值≥0.4%与<0.4%组间的新生儿Hb值差异较为显著,KB值0.4%以上的孕妇,其新生儿Hb水平整体较低。结论胎输血现象在高危孕妇中较为常见,对孕妇进行KB值监测,能为胎输血高危孕妇、新生儿的筛选提供借鉴。

  • 标签: 高危妊娠 胎母输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欣沛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前置胎盘患者46例,均采用剖宫产分娩,根据剖宫产术过程中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欣沛联合宫缩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宫缩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405.29±57.28)ml、术后2h(176.28±54.16)ml、术后24h(135.28±28.29)ml及出血总量(844.29±94.21)ml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应用欣沛联合宫缩素治疗,可达到有效止血效果,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欣母沛 前置胎盘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欣沛联合益母草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正常分娩的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随机分为益母草组、欣沛组和欣沛+益母草组,每组各58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益母草、欣沛,观察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欣沛+益母草组第三产程均明显低于益母草组、欣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均小于益母草组、欣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欣沛、益母草均可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给药方便,欣沛联合益母草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有良好的作用,均适用于各级医院,便于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母草 欣母沛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产对延期妊娠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延期妊娠住院待产孕妇214例,其中引产组(研究组)86例,等待自然临产组(对照组)128例。分析两组儿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剖宫产率、产时损伤率、产后出血量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延期妊娠进行引产干预,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风险,而对产妇的结局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延期妊娠 引产 母儿结局
  • 简介:摘要对8例抗RhD抗体滴度≥l﹕32的Rh儿血型不合孕妇在孕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抗体滴度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抗体滴度下降4倍4例、2倍3例、1倍1例。结果1例发生死胎、7例新生儿未发生核黄疽或其他并发症。表明血浆置换可降低Rh儿血型不合孕妇血浆抗体滴度,改善Rh溶血患儿的预后。

  • 标签: 血浆置换 RhHr血型系统 血型不合 溶血 免疫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欣沛与卡孕栓联合一起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中选择2019年1月~2021年7月期间前来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并在产中出现了出血现象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然后依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4.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沛与卡孕栓联合一起治疗产后出血是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分娩,且控制产后出血量的效果为显著,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说明此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不仅安全,还十分的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欣母沛 卡孕栓 产妇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但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升高,可能与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和饮食结构有关,目前已成为住院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大多数预后良好,但也有发生较重的黄疸引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报道,对心肌、肾脏也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也引起了临床的关注,一方面积极治疗减少黄疸对小儿的危害,另一方面确保母乳的成功喂养。

  • 标签: 母病及子 母体治疗 母乳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欣沛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间本科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抽取61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分成两组,对照组1-30号,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31-61号,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欣沛,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6%,对照组80.0%,组间统计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而言少,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欣沛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欣母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妊娠和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8年-2010年来我院建立档案的孕妇,在孕24--28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对糖尿病妊娠从妊娠第8周正规监测,并追踪诊断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妊娠患者的孕期血糖控制良好(B)组与血糖控制不良(C)组,对儿结局的影响,和血糖正常(A)组三组进行比较。结果儿并发症(A)组与(B)组大多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而(C)组与(A)、(B)组有显著差异(p值<0.01)。结论加强糖尿病孕妇孕期的血糖控制,可减少孕产妇和胎儿新生儿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妊娠 血糖 母婴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儿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将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进入产程后再次剖宫产的8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未进入产程择期剖宫产的7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至术毕时间、剖宫产总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术中大出血,术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窒息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手术时机的选择一般常选在预产期前1~2周,通过B超了解胎盘的成熟度、胎头大小及子宫切口处的厚薄,若出现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或巨大儿分娩前兆等其他剖宫产指征时,可随时手术,结束妊娠。加强孕期保健,术前B超预测瘢痕子宫切口厚度,在严密检测下鼓励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阴道试产,可降低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的母婴围产期并发症。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母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