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污染进行了监测,并探讨了造成甲醛污染的因素,结果表明:舞厅空气甲醛污染比较严重,主要与装饰材料、吸烟等因素有关。提示室内甲醛污染问题应引起足够注意,特别是对新装潢不久的场所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新风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 标签: 空气 甲醛 公共场所 大气监测 太原
  • 简介:本文采用气固平衡顶空进样技术对壁纸的氯乙烯单体含量进行测定,消除了DMF(DMAc)的杂质干扰,简化了分析过程。其检测范围0.05—2.0μg/ml。当浓度为0.5μg/ml、1.0μg/ml、2.0μg/ml(n=4)时,相对标准差(RSD%)为3.02%、2.45%、4.80%,平均回收率:95.67%、l04.15%、96.37%。

  • 标签: 壁纸 氯乙烯单体 顶空气相色谱法 气固平衡 色谱 室内空气
  • 简介:为探讨室内空气对二氯苯卫生标准,进行了对二氯苯的毒性研究及不同条件下的模拟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对二氯苯为低毒性物质,中低浓度长期作用下无致突变性,无致畸作用和无生殖毒性。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卧室空气中平均浓度在0.14-0.3mg/m^3。根据其毒性研究资料,正常作用时环境浓度,参照国外对二氯苯的容许限值及有关标准、法规、建议及室内外环境数据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建议室内空气对二氯苯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 标签: 对二氯苯 卫生标准 室内空气
  • 简介: 对北京市2005年9月-2006年4月连续采集获得的大气PM2.5。样品铅的化学形态进行了研究,探讨样品的铅同位素指纹特征及其在生物体蓄积的相关性。取下大约1/4滤膜,采用不同的分离提取剂对滤膜进行序列连续提取,分别得到水溶性、脂溶性和不溶性3个分量的铅,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每种提取液的铅进行测定。对不同提取剂的选择、和实验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对ICP-MS的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PM2.5样品的铅大部分以稀酸溶解态形式存在,以水溶态和有机溶解态形式存在的铅为20%。

  • 标签: 铅同位素 化学形态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PM2.5
  • 简介:空气的半挥发和不挥发污染物绝大多数吸附在颗粒物上,其中细颗粒物载带污染物的能力最强,且极容易进入呼吸系统并沉积在肺泡,对人体呼吸系统及全身其它器官造成极大危害。空气细颗粒物是由不同来源组成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复合型污染物,含有多种有机污染物及过渡金属成分。单一质量浓度已不能说明健康影响问题。

  • 标签: 大气 细颗粒物 污染特征 生物效应 空气污染
  • 简介:由于高档公共场所的建立,室内装饰材料不断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甚至发生不良建筑综合征,甲醛是其中危险因素之一,室内甲醛浓度>0.12mg/m^3时,对人体健康就有影响,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将甲醛做为监测项目之一,通过现场验证,甲醛分析仪具有携带方便,现场读数的优点,适合在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应用。

  • 标签: 甲醛分析仪 现场监测 卫生监测 公共场所
  • 简介: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硒与人体健康有密切联系,高硒地区人、畜均可患硒中毒病症。而我国现阶段石油化学、橡胶、玻璃、陶瓷和电子等行业使用硒及其化合物却较为普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加强大气硒含量的检测。本文采用北京海光公司生产的AFS-2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结合氢化物发生技术测定大气硒的含量,具有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干扰少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快速,仪器也易于普及,很有发展潜力和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氢化物 原子荧光 居住区 大气监测
  • 简介:按照WHO(1989)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指沸点范围在50-100℃到240-260℃之间的化合物。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浓度较低,具有较宽的极性、挥发性和浓度范围。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有两类方法;

  • 标签: 类方 空气 WHO 测定方法 浓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简介: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饮水卫生至关重要。如果人们长期饮用含铁、锰超标的自来水,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 标签: 地下水 水源 饮水卫生 饮用水
  • 简介:本文对盐酸苯肼--氯化钠体系,示波极谱法测定涉及防护材料浸泡液的甲醛进行了研究。在10g/L盐酸苯肼--10g/L氯化钠体系,甲醛含量在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以上,最低检出质量为0.005μg,相对标准差为6.98-7.0%,回收率在98.1-107.9%之间,通过与国标变色酸光度法法的配对t检验,试验结果表明两法无显著性差异。本法操作简便,用于涉水防护材料浸沁液

  • 标签: 涉水防护材料 浸泡液 甲醛 示波极谱
  • 简介:采用F-509二次浓缩热解析仪与气相色谱仪联用,建立了对室内空气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方法。考察并优化了的各项参数,得到满意的样品检出限。在10-1000μg/ml之间TVOC标样8个组分的峰面积和质量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99.9%。该方法与普通一次热解析相比较解析率提高一倍,结果较为理想。.

  • 标签: TVOC 热解吸 冷捕集 气相色谱
  • 简介:在现场能够直接、方便、准确测量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仪器仅有少数几种,如CO、CO2、NO、SO2、O3等,绝大多数污染物是在现场进行直接采集或浓缩采样,样品经处理后用现有的分析技术分析。污染物在空气存在的状态有气态和气溶胶两种,它们的采集和浓缩方法是不同的,本文仅就气态物质的采样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环境空气 污染物 固体吸附剂 质量控制 采集 浓缩方法
  • 简介:粒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由于其在空气悬浮时间长,且携带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多种金属、多环芳烃等,容易被吸入人体呼吸道深部,直至进入肺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 标签: 遗传毒性 吸入 携带 肺泡 呼吸道 细颗粒物
  • 简介:水生生态毒理(aquaticecotoxicology)系采用水生生物为试验对象进行毒理学研究,是水生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及环境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水质、生物毒素评价及制订各种水质标准(包括渔业水质标准、排放标准等)提供科学依据,在环境卫生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对水生生态毒理学的一些方法进行标准化,如ISO(国际标准组织)已向各国推荐了一些标准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也相应的制定了标准,及国家标准。生态毒理其范围包括水体主要生物类群中代表性生物的毒性试验,如游泳性生物代表鱼类毒性试验:浮游动物代表水蚤类毒性试验:浮游植物代表藻类毒性试验;原生动物代表梨形四膜虫毒性试验;甲壳动物代表虾毒性试验;贝类代表贻贝及毛蚶毒性试验;以及这些代表性生物的富集试验、致突变试验、长效应试验和各级水生食物链生物对毒物的迁移转化等。

  • 标签: 水生生态毒理学 水生生物 浮游动物 生物监测 废水 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