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习惯性抽搐是小儿功能性的局部摘搐,多见于4岁-6岁的儿童。抽搐多见于眼、鼻、口角、颈部、咽部等,部位较固定。表现为眨眼、吸鼻、眦牙、摆颈、不停干咳等,脑电图一般正常.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现代医学认为习惯性抽搐不用药也有可能逐渐消失,但往往需时较长,少数患儿可能一直延续至成人,而形成一种终生难改的不良习惯。故患病后,患儿家长很焦急.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自拟芍钩牡熄风汤治疗本病患者6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习惯性抽搐 龙牡熄风汤 疗效观察 临床实践 治疗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为观察双丸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将131例诊断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双丸组(82例)服用双丸1.5克/次,每日3次,治疗6月;开搏通组(49例)服用开搏通12.5mg/次,每日2次,治疗6月.观察患者血压、心率,24小时动态心电图,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变化.结果:两组均非常显著性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P<0.01).两组治疗前后ST↓max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T↓>1mm时间有显著性降低(P<0.05);双丸组ST↓>1mm的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T↓max和ST↓>1mm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IMT均有非常显著性改变(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均无显著性改变.提示双丸可能通过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程.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双龙丸 中药制剂 颈动脉 中膜厚度
  • 简介:定喘汤为自拟方,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全方具有祛风解痉、活血解毒、祛痰平喘之功.应用鹳定喘汤治疗3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组),并与常规宣肺降气、化痰平喘法治疗的37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肺功能测定、哮喘缓解率、主要症状体征起效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常规治疗中,加用鹳定喘汤,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哮喘/中医药疗法 @鹳龙定喘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芪祛瘀合剂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芪袪瘀合剂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2周末、4周末,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2周末,治疗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情况较治疗前即显著改善(P<0.05);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情况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末、4周末,治疗组患者的FINS水平及HOMA-I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的FINS水平及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袪瘀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状态。

  • 标签: 芪龙祛瘀合剂 气虚血瘀型 急性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