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颈椎是一个典型的非规则形体构件,由于颈椎体、关节、韧带、椎间盘等材料性质不一,模型的建立较为复杂,准确建立异物同构颈椎模型尤为重要。几何模型数据取自健康男性的颈椎CT片,采用人体颈椎几何特性,使用数字化三维医学影像交互式处理系统MIMICS11.11,通过CT图像识别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颈椎模型。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与MIMICS11.11及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接口程序。我们研制了人体颈椎分析系统,实现多种情况下颈椎模型的计算分析。计算表明建立的颈椎模型较为合理,明显提高了人体颈椎模型的构造能力和分析能力。

  • 标签: 颈椎 模型 三维有限元 计算技术 几何构造
  • 简介:研究对象分两大组,心脏病组57例,对照组32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就诊病例。心脏病组均经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者,其中:男31例,女26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5123岁,伴有心律失常27例,无心律失常30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晚电位 临床应用 室性心动过速 风湿性心脏病 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涎腺及甲状腺的超声表现。方法选择46例临床确诊为SS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38例;年龄18~90岁,平均年龄56岁。利用高频超声观察其涎腺(主要是腮腺和颌下腺)及甲状腺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观察腺体大小、回声、有无肿块及血流变化)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6例患者的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声改变。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其主要分为4种类型:回声不均匀型、结节型、蜂窝样型及腺体萎缩型,SS超声图像改变以蜂窝样型及腺体萎缩型特异性较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无特异性可寻。结论SS患者的涎腺及甲状腺改变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在疾病诊断、治疗及随访中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腮腺 甲状腺 颌下腺
  • 简介:以镍铬合金为金属基底,在白榴石为主晶相的烤瓷粉中按不同比例加入Ni、Cr、NiO、Cr2O3作为梯度调节成分,制备具有成分梯度结构的金属烤瓷,采用双层嵌套模型热应力模拟及材料抗弯强度测试,考察了梯度成分对梯度结构烤瓷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梯度调节成分为NiO:Cr2O3:Ni:Cr=25%:25%:25%:25%时得到抗弯强度最大的梯度层,且对于热应力曲线斜率为正的样品,热应力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样品抗弯强度越大。

  • 标签: 金属烤瓷牙 梯度材料 热应力 镍铬合金基底
  • 简介:分析肺癌术后72小时内发生的心律失常,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1995年~2001年肺癌手术360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82例,选择年龄、术前心电图肺功能、其他慢性俣并疾病、手术方式及术后PCA镇痛与否等因素作为分析依据.结果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肺功能低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全肺切除及术后疼痛是肺癌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心脏原发病及其他慢性合并症.改善肺功能.纠正低血氧;良好的麻醉,术中术后保温,严格掌握全肺切除适应证;术后防治肺部并发症以及有效的术后镇痛是防止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措施.

  • 标签: 肺肿瘤 外科手术 心律失常
  • 简介:主动脉脉搏波速度(aoPWV)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但难以采用波形分析方法直接获取,医学界采用颈股PWV(cfPWV)、臂踝PWV(baPWV)、心股PWV(hfPWV)近似代替aoPWV。目前三种指标在国内外均有应用,但三者的差异性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无创脉搏波检测仪器,同步采集心电、心音和多路脉搏波信号,采用专用软件准确解析出上述三种PWV,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实验平台。实测结果表明:采集的波形信号稳定、真实,可准确获取cfPWV、baPWV、hfPWV。

  • 标签: PWV 波形分析 C8051F040
  • 简介:我院自1988—1998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218例,其中妊娠期急性阑尾炎5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时间妊娠3个月以内发病者8例,妊娠4—7个月发病者35例。妊娠7个月以后发病者9例,以中期妊娠发病率最高。1.2临床表现及体征以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者11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3例,伴恶

  • 标签: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中期妊娠 慢性阑尾炎 妊娠中期 右下腹疼痛 发病时间
  • 简介:目的评价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方法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8例,采用聚丙烯网状吊带,手术自阴道前壁切口经耻骨后向下腹部穿刺,将无张力吊带置于尿道中段下方,利用吊带的倒刺结构提起、固定于穿刺经过的耻骨后和各层腹壁组织上,术中膀胱镜监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0±1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10)ml;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2d;术后平均住院3d。随访1~39个月,平均21个月,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25例,明显改善3例,无手术失败病例。结论TVT手术治愈率高,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尿失禁 压力性 无张力阴道吊带 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5月~2012年6月共14例应用锁定钢板固定失败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7~68岁,平均39.2岁,骨折内固定术后1~8月(平均5.6个月)锁定钢板断裂。钢板断裂者均采用钢板螺钉取出术,5例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9例再次锁定钢板固定,均同时取自体髂骨移植植骨治疗。结果二次术后14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9~24月,平均14月,13例获得骨性愈合,1例二次锁定钢板固定患者于二次术后8月再次发生钢板断裂,予行钢板螺丝钉取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再次手术后6月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分标准:优4例,良9例,差1例。断裂原因具有多样性,5例钢板选择过短,9例存在螺钉置入密度过大,8例内侧皮质粉碎、缺失,4例因过早负重,2例因锻炼时摔伤而导致内固定失败。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通常与对锁定钢板的适应证掌握不全,骨折端过度剥离、复位不良或内侧皮质存在缺损及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有关。因此,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注重植骨,加强术后康复指导、避免过早负重可有效预防及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

  • 标签: 股骨远端 内固定 钢板断裂 骨不连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0年7月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岁。应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进行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肱桡关节位置作为观察指标。术后患者根据Mackay功能评级、有无桡骨小头再脱位、桡神经是否麻痹来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9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00±41)mL(使用止血带)。桡骨小头稳定者10例行环状韧带修补,其余15例行环状韧带重建。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3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根据Mackay等功能评级,优18例,良4例,差1例,综合优良率达95.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孟氏骨折 陈旧性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应用7.5MHzUltrasound9HDI探头的彩超测定了深圳市64名15~18岁中小学生甲状腺大小,计算出甲状腺体积,并对比分析体积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的关系。结果是:甲状腺体积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与身高、体重也呈中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和0.570;在同一年龄组内,男性甲状腺体积大于女性。

  • 标签: 甲状腺体积 B超测量 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 简介:106例18~22岁部队女战士。在征兵体检及复检中身体均为健康者(符合国防部有关新兵入伍体检标准)。常规心电图均正常。应用南京新博电子有限公司NHE—2000型高频心电检测仪,做短时心率变异分析,采用520个心率值(大于5min)进行分析。电极安放同...

  • 标签: 心率变异分析 青年女性 变异系数 正常值范围 短时 常规心电图
  • 简介:心音信号分析与医学应用研究进展张玉华,邵庆余,李桥(山东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济南250012)心音信号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声信号之一,它含有关于心脏心房、心室、心血管及各个瓣膜的状态的大量有用信息,当心血管疾病尚未发展到足以产生其他症状和标志(...

  • 标签: 心音信号 医学应用 人工心脏瓣膜 冠状动脉狭窄 主动脉瓣 数字信号处理
  • 简介:我们概括了近年来在植物、人体等多方面的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建立在相干理论基础上的超微弱光子根据发光强度不同与弛豫过程不同两方面,总结了唯象模型下的压缩态参数估计、光子统计熵、双曲弛豫公式、衰减参数的四种分析方法。为促进超微弱光子辐射的进一步发展,为实验设计和分析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 标签: 超微弱光子辐射 相干理论 压缩态 统计熵 双曲弛豫 衰减参数
  • 简介:我们对1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肌梗塞前的高频心电图(HFECG)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其心肌梗塞发生前1周内的HFECG较心肌梗塞发生前1月以上的HFECG高频切迹明显增多,提示HFECG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HFECG
  • 简介:目的探讨评估踝关节骨折预后的方法.方法对10l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病例进行随访,得到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根据量化数据建立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所建方程,可对踝关节骨折预后进行估计,并发现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骨折类型、全身情况、手术延期情况、局部情况、年龄等.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最优化方程可作为相对可靠的评估踝关节骨折预后的方法.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预后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相关 回归
  • 简介:研究生物嗅觉神经系统模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嗅觉机理和嗅神经的放电模式.本研究分析了K系列嗅觉神经系统模型的拓扑结构、数学基础的发展和应用,对该系列模型中的KⅢ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概述了K系列模型的发展和应用.由结果看出,KⅢ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嗅觉神经系统的电活动.

  • 标签: K系列模型 嗅觉系统 非周期振荡 混沌 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悬吊训练技术(SET)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8~88岁,平均年龄6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和传统推拿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SET对患者的腰椎稳定性核心肌群、肌肉放松收缩和骨盆进行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法肌力测定(MMT)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4.73±0.45vs3.73±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M评分、VAS评分和MMT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试验组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04,-11.147,10.385,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率、治愈显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90.51%±7.11%vs59.26%±10.24%,93.30%vs6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98,P<0.01)。结论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时,采用SET辅助常规康复治疗疗效显著,且经济、方便,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悬吊训练系统 功能独立性评分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价量表
  • 简介:研究股骨头坏死后,不同部位骨小梁的微细结构特征的变化.将内出血严重部位作为出血区,无内出血现象的中心部位作为参照区,分别制备未脱钙参照区、未脱钙出血区、脱钙出血区、脱钙参照区4种样本,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测、比较骨小梁的微纳观结构.结果发现,出血区微细结构清晰有序,而参照区则看不到有序的微细结构.股骨头坏死后不同部位不仅显示出不同的宏观特征,其内部微细结构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小梁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微纳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