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103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依从性人数,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掌握知识得分(88.63±10.45分)高于对照组(72.36±1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52例,98.11%)和护理满意度(51例,96.2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改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科 住院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讨论门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特别是部分老年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后的疗效观察。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因其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症状比较重等特点,且常常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家庭、社会压力和经济负担。针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日趋增多及结合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特点,近2年来,我院门诊接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计63例,在接受西医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中药保护胃黏膜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治疗 康复新液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3年1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表明,41岁以下的男性患者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可达78%;服药疗程较短的患者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根据临床资料研究表明,需应用心理护理、规律生活方式等措施来避免并发症。

  • 标签: 临床治疗 护理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3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术后护理方法。结果3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患者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做好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①选择2011年至2014年期间我科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为老年组,并选择同期消化性溃疡的80例中青年患者为中青年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合并症发生情况。②将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奥美拉唑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老年与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合并症等发生情况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A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消化性溃疡应及时诊断并尽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老年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黄芪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临床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6%,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95.45%。结论联合用药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治疗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表现中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中医治疗 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痔病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假说进行解释。然而,痔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法只是缓解或消除痔病的症状。在本综述中,笔者对与痔病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包括肛管静息压升高、肛管黏膜上皮损伤、肛垫支持组织的变化、血管及血流的变化、生化指标的变化等,并提出下消化道末端缺血缺氧可能是痔形成机制这一新的假说。

  • 标签: 病理生理 缺血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仅干预组加用健康教育模式,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较好,可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科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诊断、治疗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护理风险管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操作熟练程度为(92.87±6.32)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评分为(91.95±6.23)分、服务态度为(98.64±7.03)分,沟通能力为(96.77±6.18)分,应急能力评分为(92.42±6.73)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消化内科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观察无痛胃肠镜应用于消化内科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用普通的胃肠镜检查进行治疗,后者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之前,先进行健忘镇痛的麻醉处理。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痛胃肠镜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内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程序,有效预防和控制内镜诊疗活动中的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加强领导,集中管理,明确责任。做好人员培训,改造建筑格局,增加必需的消毒设备及内镜附件的投入。严密监控清洗、消毒程控交换机。结果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结论近三年来内镜消毒合格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消化内镜 清洗消毒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的以胸痛为主要表现急诊的消化性溃疡的诊疗情况,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34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采用抑酸剂联合抗生素治疗。结果经抗溃疡治疗2个月后胃镜复查全部患者溃疡均愈合,胸痛未再出现。结论对主诉胸痛病人,如心肺、胸膜检查无异常,原有疾病不能解释者,应考虑到消化性溃疡,及时行钡餐透视、纤维胃镜、大便潜血、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胸痛 消化性溃疡 胃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治疗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应用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临床效果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对于上消化道出现异物患者实施取出的实际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2014年之内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3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于所有患者实施无痛胃镜的异物取出处理。同时需要收集同期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30例,设置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常规胃镜取出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异物均正常取出,但观察组患者在临床取出后的治疗时间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在临床对于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无痛胃镜的取出处理能够显著的提升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让患者更加满意,因此可以推广。

  • 标签: 无痛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取出 满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科临床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到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9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统计在给予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回顾性分析9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案资料和用药情况。结果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有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不符合临床的用药指征以及重复用药。结论治疗消化内科的疾病时,应该重点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避免重复用药及药量过大,而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医师应该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从而有效地改善消化内科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总结出可靠依据经验,以减少接受治疗后的患者再度出现包括死亡在内的意外威胁。方法观察50位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发展拽框作出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流程。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压迫止血等医疗护理手段。结果通过认真的治疗以及全程的精心护理,5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疗效显著。结论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晚期肝病,肝硬化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也是较为常见不可忽视,严重不予理会会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严格谨慎的治疗,精心的护理是保证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恢复健康的必要因素。

  • 标签: 肝硬化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0例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内镜下治疗的方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咽痛、胸骨后疼痛、上腹胀痛、胃痛等症状。结果患者通过内镜取出异物后,有咽痛、胸骨后疼痛、上腹胀痛、胃痛的例数分别是4、5、3、1,相比治疗前的39、38、28、19有明显减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19例患者通过内镜正常取出,另外1例转外科手术,所有患者均无出血及穿透等现象。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取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 疗效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主要表现出毒、虚、实和淤的特征,中医治疗过程中要以其特征为依据,实施可科学合理的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质量有一定帮助。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中医 思路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