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1-2012年我院11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49.09%的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过针刺伤,其中51.85%是因为自我防护意识不强,74.54%的实习同学对护理职业防护不了解,70.90%的实习同学对针刺伤后的处理方法不了解。结论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几率相比于工作人员要高,其中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是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实习护士 针刺伤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论文发表情况。方法针对我院2005-2011年医技人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通过excel表格对7年间年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整理统计。结果对发表论文人员的学科、职称、学历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这些数据的分布情况。结论医院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居有上升趋势,部分重点科室优势明显,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在发表数量和质量上占主要地位。

  • 标签: 科技论文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主动由二次文献向一次文献过渡,改刊为《中国计划生育妇产科》。经过4年的不断努力,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实现了质的飞跃。文章通过刊物的系列尝试,探索一本全新杂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困境中生存和发展。

  • 标签: 医学文摘 科技核心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意识在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外科危重患者特殊性的分析,找出急救意识的重要性。并结合临床经验,参考相关文献,寻找出提高急救意识的方法。结果提高急救意识,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论护理人员加强急救意识的培训,在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 标签: 护理 外科危重患者 急救意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近年来收治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40例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临床诊断方式、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患者中,导致并发意识障碍患者原因有脑出血、脑栓塞、网住膜下腔出血及高血压脑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死亡患者中7例为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5例患者为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结论对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需要进行早期诊断,可有效抑制患者死亡率,加快脑功能恢复速度,同时意识障碍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意识障碍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96例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和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8.75%)和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5.83%)和总有效率(72.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苏醒44例,对照组苏醒35例,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 纳洛酮 依达拉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皮脂腺囊肿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2012年3月,在显微镜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3毫米微创切口治疗皮脂腺囊肿患者59例,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59例患者均一次治愈,治愈率100%。术后愈合快,治疗时间短,疤痕小,外观平整,观察3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微创技术治疗皮脂腺囊肿,在直视下操作,无死角,无囊内容物及囊壁残留,疗效确切,一次治愈,手术切口短,疤痕小,外观平整,美容效果明确,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微创皮脂腺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严重多发伤中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DCO)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严重多发伤患者23例,进行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另选择同期入涉及四肢骨折的一般多发伤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照,对其临床效果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多发伤死亡3例,死亡率,死亡组创伤严重评分43-50分;2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疝,并发症8例,经过治疗均痊愈,1例胸部损伤死于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多发伤组患者复苏期的凝血功能、pH、体温与一般多发伤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严重多发伤病人合理应用损伤控制骨科,可以显著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治疗 严重多发伤 损伤控制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多发伤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一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对比(1)两组入院时损伤严重程度评分。(2)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18.8±3.9分、19.1±4.2分,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运用于多发伤患者时,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 多发伤 价值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2014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在京发布,榜单以全国846家三甲医院为评价对象,针对20个学科开展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加上综合排行,共产生了21个榜单。从综合影响来看,排在前100名的医院分布在全国22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北上广三地有47家医院位列前100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外科技术在治疗急诊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从2011年3月-2015年10月接诊的212例面部外伤的急诊患者,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和原则进行伤口早期处理。结果212例患者均在伤后8h内行外科整形修复手术,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面部外伤是患者比较理想的就医形式,无疑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当中,我国的医药事业随之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在社会中的关注度更是日益增长。于是,在这样的一种局势之下,国家医药研究所为了提高药物的利用价值,也为了促进药物研究科技的创新,就为药物构建起了一个基于药学信息学的应用平台。因此,本文将针对药学信息学应用平台,对其促进药物研究科技创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 标签: 药物研究 应用平台 药学信息学 科技创新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地方医学院校科技成果的类型及地方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自身的特点,地方医学院校存在缺乏既懂专业又懂市场转化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本土具有高转化能力的企业及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需要从提升科技成果自身含金量,加大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积极主动同企业合作及多方筹措资金等方面着手,推动地方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意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其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类护理,观察组加以手术风险管理,对比两组风险、医疗纠纷发生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风险、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且总体健康评分(80.02±13.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4.37±13.0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意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风险意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患者采用NIPPV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患者44例,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2例一组。对照组为有创通气治疗,实验组为NIPP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患者采用NIPPV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AECOPD呼吸衰竭 意识障碍 NIPPV治疗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我院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对60例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为干预组。另外2013年2月~2014年1月仅接受常规护理的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60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BI)指数和格拉斯哥-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G-Pc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评分、BI指数、G-Pc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得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NIHSS评分、BI指数、G-Pcs评分分别为(11.4±4.2)分、(88.0±7.9)分和(24.3±4.7)分,对照组为(17.5±5.6)分、(74.3±7.2)分和(16.2±2.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得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