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乳晕切口及放射性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纤维瘤治疗的6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乳房对称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满意度等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甲级愈合情况、术后复发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乳晕切口 放射性切口 乳腺纤维瘤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跟骨骨折切口缝合方式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5月,80例(单侧)跟骨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两种不同缝合方式切口愈合情况,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改良横褥式间断缝合,B组采用常规间断外翻缝合方式自中间向两端缝合。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在切口的愈合率方面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间断横褥式缝合可提高跟骨骨折切口的愈合率,降低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率。

  • 标签: 跟骨 骨折 顺序 并发症 切口坏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切口治疗成人疝气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成人疝气的患者80例,随后将这80例患者进行等量随机分组,分为传统手术组与小切口手术组,每组各40例。其中传统手术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而小切口手术组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小切口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疝气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小切口治疗 成人疝气 临床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男性阴囊切口更加牢固的包扎方法。方法通过对2015年3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手术室完成的96例阴囊切口手术患者术后一日包扎敷贴的脱落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形包扎法(新方法)比传统的“一”形包扎法(传统方法)更加牢固(P<0.05),新包扎法优于传统包扎法。结论双敷贴“V”形包扎法更加牢固,不易脱落,同时减少切口曝露对伤口的污染,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阴囊 切口 敷贴 包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效果,为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并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优良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相比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组给予环乳晕切口质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且极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纤维瘤时采用环乳晕切口,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手术和住院用时的缩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传统放射状切口 乳腺纤维瘤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疤痕妊娠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纳入的4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恢复时间短(45.3±11.3)vs(58.4±15.6)h,平均住院天数少(7.3±1.6)vs(10.8±2.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vs16.6%),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预后效果中可获得满意效果,具备于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子宫 疤痕 妊娠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妇女贫血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到本院妇产科接收的14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样板,依据其贫血状况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各70例。观察分析2组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并着重分析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具体影响。结果<13周的贫血发生率为2.50%,13~27周的贫血发生率为8.57%,≥28周的贫血发生率为10.00%,总发生率为20.71%。贫血组中的妊高征发生率(25.71%)、低体重儿发生率(5.71%)、产后出血发生率(7.1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2.86%)显著高于对照组(5.71%)、(0.00%)、(1.43%)、(4.29%)(P<0.05)。结论妊娠期间出现贫血状况对母婴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监督妊娠妇女定期完成相关检查,提前做好防控措施,降低贫血发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贫血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6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心理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心理情况佳以及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胎盘剥落、子痫前期、羊水栓塞先兆以及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娠高血压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产科门诊的9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孕期管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的孕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生期并发症与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生期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例数也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对于产妇与新生儿十分重要,可以避免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值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孕期管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观察并记录切口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切口表现红、肿、热、痛及波动感。其中金黄色葡萄菌感染10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9例,化脓性链球菌感染5例,6例为阳性。治疗后感染伤口均达到Ⅲ甲愈合,但6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超过两周且在患者颈部留下瘢痕。结论切口创面止血不彻底导致淤血没有及时有效引流、术中没有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术中同时切除淋巴结结核、气管切开后创面使用即溶性止血纱布、误切气管导致切口感染、糖尿病患者的多汗因素是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因此,严格无菌、准确规范的术中操作,电刀的规范使用,术后有效的引流,适当的加压包扎以及综合护理,能显著减少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 术后 切口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其切口愈合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操作方法,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化脓性阑尾炎术患者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总有效率较高,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化脓性阑尾炎术 切口脂肪层下 引流管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与运动治疗。比较患者围产期情况,并比较围产儿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积极治疗能有效改善其围产期情况,保障母婴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治疗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妊娠减少大出血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5年来宫颈妊娠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宫颈妊娠出现多量阴道流血或清宫后阴道流血多者,应尽早双侧骼内动脉栓塞术,成功的保留了患者的子宫,免于术后的创伤。结论宫颈妊娠出现多量阴道流血,及早运用氨甲碟砱(MTX)合双侧骼内动脉栓塞术(WSA)治疗,可以降低子宫切除及死亡率。

  • 标签: 宫颈妊娠 双侧骼内动脉栓塞术(WSA) 安甲碟砱(MTX)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过期妊娠的临床影响因素,对母婴的危害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过期妊娠产妇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足月正常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少等项目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死亡、巨大儿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期妊娠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均是负面的,因此产科医生需要指导孕妇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全面监护,尽量减少发生过期妊娠的概率。

  • 标签: 过期妊娠 临床分析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病房收治的21例宫颈妊娠患者,2例因到院时阴道出血多,急诊行分段吸刮宫术,8例术前采取甲氨喋呤单次肌内注射50mg/m2,11例术前甲氨喋呤50mg超声监护下妊娠囊内注射,复查血HCG显著下降时宫腔镜下行分段吸刮宫术,对比疗效。结果直接行吸刮宫术、术前单次肌注甲氨喋呤50mg/m2及术前妊娠囊内注射甲氨喋呤50mg,经对比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方法,血HCG下降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刮宫术中应用宫腔镜提高了疗效,降低了风险。结论术前甲氨喋呤50mg妊娠囊内注射,血HCG显著下降时宫腔镜下行分段吸刮宫术,治疗宫颈妊娠疗效好,并发症少,风险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宫颈妊娠 甲氨蝶呤治疗 宫腔镜下吸刮宫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危险,探讨终止妊娠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终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无论是妊娠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均存在子宫破裂出血的危险。结论瘢痕子宫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存在不同的生理特点,应针对病情,详细询问病史,采取适宜有效的方法,避免子宫破裂,大出血及切除子宫等风险。

  • 标签: 瘢痕子宫 妊娠 子宫破裂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孕妇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妇产科接治215例适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孕妇年龄有无>35岁分成高龄组(102例)和正常组(113例),随访了解两组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掌握妊娠结局。结果通过预期检查及随访,高龄组孕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高龄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风险相对大于适龄孕妇,且不良妊娠结局率较高,须加加强产前检查和预防工作,以提升妊娠质量。

  • 标签: 高龄孕妇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