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系统下3种衬洞材料的剪切强度。方法选用新鲜的离体磨牙50颗,分成5组暴露牙本质面。1组和2组选用自酸蚀粘接剂Kerr(OptibondVersa),3组和4组选用全酸蚀粘结剂3M(ESPEAdperTMSingleBond2),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使用后,1组和3组充填SDR,2组和4组充填美丽牙医流动树脂,5组直接充填FujiⅨ玻璃离子水门汀,制备成3mm×3mm的圆柱形试件于牙本质面。所有的样本用DZS-Ⅲ硬脆材料性能检测仪测试其剪切强度,用SPSS13.0对剪切强度测试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组剪切强度最高,第5组剪切强度最低,与其他组剪切强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组间两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强度无明显不同。结论SDR配合使用kerr自酸蚀粘接剂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剪切强度 衬洞材料 粘接 继发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齿矫正采用隐形陶瓷托槽对于患者咬合功能与美观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正的66例患者,并采用MBT直丝弓陶瓷托槽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97%;同时本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其疼痛程度、口腔功能与美观效果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另外,完成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95.45%。结论关于牙齿矫正患者应用隐形陶瓷托槽不仅可有助于患者咬合功能的改善,同时对于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与保障良好的美观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获得患者广泛的认可与好评。

  • 标签: 隐形陶瓷托槽 牙齿矫正 咬合功能 美观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52例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104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丝结扎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8%,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于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临床上可优先选择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进行治疗,其固定作用更好,对自洁有利;还具有不对周围组织进行损伤的优点,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性牙齿脱位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托槽连接方案在中重度氟斑牙正畸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中重度氟斑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进行研究。A组采用京津釉质粘合剂进行托槽连接,B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托槽粘结,C组采用釉质局部磨除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托槽连接,D组给予牙齿表面复合树脂贴面托槽连接,先从牙尖至牙颈均匀磨除釉质约0.1~0.2mm,随后按照B组方法进行操作。对比分析患者的托槽脱落情况。结果A组的托槽脱落率最高,其他三组从高到低依次为B组、C组和D组。D组的托槽脱落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托槽连接方案在中重度氟斑牙正畸治疗中的托槽脱落率存在显著差异,以釉质局部磨除光固化复合树脂与复合树脂材料进行托槽连接的脱落率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托槽连接方案 中重度氟斑牙 效果 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对口腔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口腔粘膜清洁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使用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口腔粘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粪肠球菌以及变异链球菌杀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口腔粘膜进行清洁过程中,通过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微酸性 次氯酸电解水 口腔粘糢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无托槽隐形矫治邻面去釉操作中的应用。方法将30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同一资深医生操作。对照组采用非四手操作技术,全部操作过程由医师一人独立完成,护士只准备器械材料。实验组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在治疗过程中,由一名专职护士配合操作。比较2组在椅旁操作时间、每个邻面的平均处理时间、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椅旁操作时间、每个邻面的平均处理时间、病人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邻面去釉操作中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四手操作 无托槽隐形矫治 邻面去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炎正畸患者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其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传统托槽行矫治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自锁托槽技术行矫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牙周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牙列拥挤、牙龈出血、牙龈退缩及覆盖不正常占比分别为23.53%、1.47%、2.94%、5.88%,对照组分别为42.03%、11.59%、15.94%、20.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正畸患者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可有效减少牙列拥挤、牙龈出血及退缩情况,促进覆盖恢复正常,改善牙周状况。

  • 标签: 牙周炎正畸治疗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于3shape数字化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列畸形患者矫正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牙科确诊收治的46例牙列畸形患者随机等为两组,每组各23例。为参照组行基于石膏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基于3shape数字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矫正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隐形矫治治中精准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矫正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隐形矫治治中精准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口腔科临床中收治的牙列畸形患者实施基于3shape口扫数字化牙頜模型制作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杏临床结果,相关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3shape数字化牙頜模型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列畸形 矫治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寻常性鱼鳞病采用维生素E霜、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寻常性鱼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维生素E霜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磺酸黏多糖乳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用于寻常性鱼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疾病恢复速度。

  • 标签: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寻常性鱼鳞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KL-6蛋白在胆汁中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胆道梗阻患者,检测所有患者胆汁中KL-6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意义。结果予以相同的生化测定方法后,恶性组患者胆汁中的KL-6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良性组,差异显著(P<0.05)。胆汁中KL-6蛋白的AUC为0.954,提示对于良恶性胆道梗阻来说,KL-6蛋白的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在胆道梗阻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KL-6蛋白在恶性胆道梗阻患胆汁中呈高表达,显著高于良性患者,为临床鉴别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胆道梗阻 KL-6粘蛋白 胆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治疗中不同矫治器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将7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区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分别为直丝弓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39例/组。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袋探诊深度等牙周指标数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5.12%)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97.44%)更高(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在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矫治效果比直丝弓矫治器更优越。

  • 标签: 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早产儿重度窒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重度窒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气管插管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早产儿重度窒息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能提升抢救成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气管插管 呼吸机 早产儿 重度窒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