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患儿入院宣教接受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利用品管圈手法,对儿科患者家属的入院宣教进行了质量改进;并对比开展活动前后的接受、患者哭闹等情况,分析品管圈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活动前( 2017年 1月)与开展品管活动后( 2017年 3月)比较,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接受率由 6.25%上升至活动后 38%,经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士宣教后,未掌握 52.5%降低至 27%,患者哭闹以 78.75%降至 57%,家属文化水平低接受差由 91.25%降至 61%,目标达成是 128.02%,进步为 98.08%。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完全接受,值得应用。

  • 标签: 患儿 入院宣教 品管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2月至 2018 年 1 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 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并选取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 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全部入选的临床标本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对全部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均完成后显示,研究组 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 48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为 21.33%,对照组 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 79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为 35.11 %,组间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 p<0.05);且对两组临床标本中不同种类标本的阳性检出观察对比,呼吸道标本及伤口分泌物的阳性检出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标本( 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临床上应将检验科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能力等提高,并对相关检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以将标本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提高,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同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下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对术后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手术室内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加强手术物品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无菌理念,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监管措施,减少感染途径。结果:我院自加强手术室内控制管理后,行手术治理的患者手术感染明显降低,手术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手术室的科学管理及严格、有效控制,对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干预,加强心理辅导,多方面了解患者心理、生理需求,对降低术后感染的至关重要。

  • 标签: 护理干预 术后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为探求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在院内的感染发生的有效性,这里抽取住院的就诊患者120名,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的观察者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在院的感染发生进行对比研究。得到实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院感染达到9.2%,而没有实行护理质量管理的对照组则达到了25.1%,根据此结果可以看出护理质量管理确实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被临床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院感控制率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检出。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00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对这100例患者均采取超声诊断的方法,分析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效果以及检出。结果:数据显示,在超声诊断方法的应用下,水肿型、出血坏死型诊断符合依次为86.56%(58/67)、84.84%(28/33);诊断准确可达86.00%(86/100);误诊为9.00%(9/100)、漏诊为5.00%(5/100)。结论:在急性胰腺炎诊断过程当中,通过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行反映,而且超声诊断方法简便、安全性较高,且不会对患者带来任何损伤,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急性胰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组内共选取了 7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我院产科于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4月收治,符合入组标准,按照卡牌法将 74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产科护理新模式,每组 37例患者,并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满意度。 结果: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33例, 4例剖宫产,自然分娩 89.18%;而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自然分娩、剖宫产例数分别为 23例、 14例,自然分娩 62.16%,对比来看观察组自然分娩明显更高,( P< 0.05)。其次,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 24例、 11例、 2例,满意度 94.59%;对照组显效 20例,有效 9例,无效 8例,满意度为 78.37%,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在产科护理新模式下,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提高自然分娩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营养干预对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模型组使用营养干预,对照组使用一般干预,记录并分析不同干预条件下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情况。结果:模型组使用营养干预后,相对于对照组,模型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出现明显下降,P

  • 标签: 营养干预 肿瘤患者 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心静脉置管(CVC)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控制缺陷的干预价值进行研讨。方法:本实验共选取68例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均是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按奇偶数法将其分成讨论组(n=34)行PDCA循环管理和参照组(n=34)行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均观察比较。结果:本实验讨论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分别5.88%和29.41%,指标差异显著(P

  • 标签: 护理缺陷 护理满意度 中心静脉置管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牙石残留对牙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8月这一阶段为研究区间,随机选取30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利用牙周内窥镜检查并记录患者的牙石残留量,并在复诊时对比牙周临床指标,分析牙石残留与牙周治疗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比和记录发现,龈下刮治后牙石残留在4.6%以内的,复诊时90%以上的患者PD指数在3mm;而牙石残留在4.6%到12.37%的,复诊时90%以上的患者PD指数在4~6mm,剩余牙石残留大于12.37%的患者,在复诊时90%的PD指数可以达到6mm以上。结论:牙石残留会对牙周治疗带来影响,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配合患者良好的菌斑控制,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牙石残留率 牙周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 体检报告是一份客观、规范、系统的健康状况评价报告,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宁夏第五人民医院体检科在降低体检报告错误中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降低了体检报告生成过程中的数据录入错误、评估建议不准确及重要异常结果漏报现象,提高了受检者的满意度,保证了体检报告的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法 体检报告 错误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全程体位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影响研究。方法:本次探究实验的类型是对比探究实验的类型,选取实验的时间为2020.4-2021.5,实验的对象是102例自然分娩产妇,并且将分娩的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应用全程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长和阴道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妇,P<0.05;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实验组3.92%的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19.61%的发生概率,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全程体位护理干预,减少产妇产后发生出血的概率。

  • 标签: 全程体位护理干预 自然分娩产妇 产后出血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用于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压疮发生、治愈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科在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取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在护理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临床治愈和自护能力。 结果: 从压疮发生、治愈和患者自护能力等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其压疮的发生,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并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患者 压疮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行员变应性鼻炎的发病 。方法:自 2018年 7月 -2019年 8 月期间随机选取飞行员 400 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其中寻找存在变应性鼻炎的飞行员,并对其进行专科检查以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SPT) 进行确诊,然后对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进行统计。 结果:有 40 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 飞行员变应性鼻炎的 患病为 10% ( 40/400 )。结论:本研究初步调查了飞行员变应性鼻炎发病,飞行员的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众多因素都具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飞行员 变应性鼻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提升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我社区 2018年 1月 ~2019年 4月计划免疫接种的 150名婴幼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幼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婴幼儿( 75名)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婴幼儿( 75名)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家属满意。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 100.00%)高于对照组( 88.00%), p< 0.05;观察组婴幼儿家属满意( 98.67%)高于对照组( 86.67%), p< 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且婴幼儿家属满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率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中循证理配合效果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1月 ~2019年 1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共 71例,纳入研究,开展护理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36例,观察组 35例。围手术期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前负性情绪、疼痛、体征指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果:经对比可知,观察组术前负性情绪、疼痛、体征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手术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 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在有效缓解术前负性情绪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护理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改善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缺失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骨科经手术治疗后的 14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成立品管圈小组,分为管理前组和管理后组,各组 74例患者。将两组术后目标达成、改善及功能锻炼缺失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组的术后功能锻炼缺失低于管理前组。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骨科术后患者中,有效的降低了功能锻炼缺失,提升品管圈圈员素质 ,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患者 功能锻炼缺失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化宣教在提高纯母乳喂养的作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产科门诊,随机选取 137名孕妇,随机分配,观察组 69名孕妇通过无缝隙化宣教干预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对照组 68名孕妇进行常规的宣教。产后再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观察组 64名产妇,对照组 61名产妇,继续进行分组对照,两组在> 6个月纯母乳喂养、 6个月内婴儿的呼吸道感染、纯母乳喂养时间、产妇的满意度上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 6个月纯母乳喂养为 90.63%,高于对照组 50.82%,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6个月内婴儿的呼吸道感染发生 7.81%,低于对照组 36.07%,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时间长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产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缝隙化宣教在提高母乳喂养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同时降低了婴儿的感染发生,得到孕产妇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缝隙化 宣教 提高 纯母乳喂养率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中检出的影响。方法:在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的检查者中选取 56例,将之随机分 2组:一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 28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 28例);对两组检查者的肠道清洁度、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肠道清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病变检出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中对检查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检查成功及提高检出,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 检出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