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伴随着近些年来中医的发展,对于中医疾病的诊断措施和治疗防方法均明显获得了显著改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的辩证理论中属于中医体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中医体质 疾病 预防 预后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的中医症候特点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录的20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比较肺炎的中医症候特征以及影响不同肺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例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分布特征包括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其中本虚征的分布为气虚征17.5%;气阴两虚征4.5%;阴阳两虚征31.5%。标实征的分布为痰热征25.5%;热毒征21.5%;血瘀征20.5%;痰湿征6.5%;瘀热征18.5%;湿热征7.5%。综合患者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得到患者的中医征型分布情况为痰热闭肺征51.5%;阴阳两虚蕴毒征28.5%;痰热蕴毒征7.5%;气阴两虚征6.5%;气虚血癖痰阻征6.0%。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5岁、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P值分别为0.005、0.007、0.024、0.011、0.003、0.028、0.031以及0.005。结论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特征分布主要为痰热闭肺征、阴阳两虚蕴毒征、痰热蕴毒征等,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肺炎 中医症候学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基于中医体质的变应性鼻炎体质进行辨识分析。方法 筛选本院在2021.6-2022.7期间收治的到院接受治疗的50名变应性鼻炎患者以及50名普通鼻炎患者,为研究组和普通组,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风邪体质、湿邪体质以及气虚体质、脾虚湿盛体质发生变异性鼻炎的概率为28%,对照组患者中,风邪体质、湿邪体质以及气虚体质、脾虚湿盛体质发生变异性鼻炎的概率为64%。两组患者结果比对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研究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呼吸内科的治疗上,变应性鼻炎较为常见,该疾病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干扰。按照传统中医学理念,个体的体质特征与其易感于变应性鼻炎的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中医体质学 变应性鼻炎体质 辨识
  • 简介:摘要:在中医儿科学领域,代谢组研究集中于小儿肺系疾病,且主要聚集在寻找不同证型之间或某一病证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性代谢物或代谢通路。本文对代谢组中医儿科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中医儿科临床实践工作。

  • 标签: 代谢组学 儿科 证型 代谢差异 代谢通路
  • 简介:【摘要】结直肠腺瘤目前已成为消化科常见病种,又是重要的癌前疾病。但因其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结直肠腺瘤都是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并予以内镜下治疗。由于结肠镜检查较为痛苦,费用昂贵,难以成为民众筛查结直肠腺瘤的手段。而中医体质认为,体质决定着病证种类的倾向性,又是决定病性、病位、病程阶段和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研究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体质类型,从一定程度上为预测罹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提供理论基础。随着现代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质与免疫亦息息相关。免疫细胞抗体或其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就是阴阳的物质基础。因此,腺瘤患者主要体质类型分布及其免疫物质基础,对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结直肠腺瘤 中医体质学 免疫学
  • 简介:目的探讨单用依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时间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单盲选择3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依贝沙坦治疗前后的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白昼及夜间的动态血压及其血压负荷。结果单用依贝沙坦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诊所偶测血压(SBP152.0±13.6VS117.84±8.7,DBP96.0±11.0VS77.0±6.2,单位:mmHg),24h的动态血压及白昼和夜晚的动态血压。结论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单用依贝沙坦能达到24h全程平稳降血压,是符合时间诊疗原理的理想降压药物。

  • 标签: 高血压病 时间治疗学 依贝沙坦
  • 简介: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为主要内涵,以胰岛素抵抗(IR)为共同病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集结为临床特点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MS具有预后差,并伴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等特点,且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种族、遗传、年龄、饮食、经济文化、心理行为因素等,防治MS应根据个体体质的不同辨证施治,提升个体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减轻社会医疗负担.本文主要针对MS的危险因素及相关中医体质特点作一综述,旨在利于MS的早期预防及治疗.

  • 标签: 代谢综合征X 体质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成年早期代谢综合征患者51例,运用中医经络检测仪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数据收集,分析此类人群在排除季节干预因素下的中医体质偏态类型。结果:岭南地区成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41.18%)、痰湿质(14.71%)和阴虚质(14.71%)为主;兼夹体质以湿热兼痰湿质(16.18%)、湿热兼阴虚质(10.29%)和阴虚兼湿热质(8.82%)为主。结论:提示通过中医药综合干预改善体质偏态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成年 代谢综合征 中医体质类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流行病进行调查并对其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 方法: 随机抽取 2014 年 8 月—— 2015 年 8 月之间我院收治的 244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其中医证候、身体质量指数及各相关指标进行调查。 结果: 将全部患者分为 6 个证型, 气阴两虚 患者最多,占比 54.91% ;阴虚火旺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最高;并发症中糖尿病足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居前两位。 结论: 气阴两虚为中医糖尿病 6 个证型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并且 2 型糖尿病与患者的 身体质量指数等具有一定的关联,同时晚期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并发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型 流行病学 中医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医学细胞生物包含与医学科学紧密相关的细胞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细胞生物既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生物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作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奠基学科,起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作用。学习医学细胞生物的基础是中学生物课程,而中医院校招生不同于其他医学院校,其招生特点是文理兼收,这就决定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差异很大。知识基础的参差不齐使得教学难度增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提高医学细胞生物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方法。

  • 标签: 中医院校 医学细胞生物学 基础医学
  • 简介: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学分布情况。方法:样本选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行血液透析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总结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其中医证候学分布情况。结果:6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主要中医证型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不同透析时间患者兼证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以肺脾气血、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并伴有多种兼证,临床可依据患者中医证型及兼证选择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案。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中医证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诊断实训课程应用PACACR教学法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3.06-2024.01的中医学专业学生50例,进行PACACR教学法,记为观察组;另选2022.06-2023.01中医学学生50例,进行传统教学,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阶段性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ACR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足,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中医 诊断学实训 PACACR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诊断实训课程应用PACACR教学法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3.06-2024.01的中医学专业学生50例,进行PACACR教学法,记为观察组;另选2022.06-2023.01中医学学生50例,进行传统教学,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阶段性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ACR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足,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中医 诊断学实训 PACACR教学法
  • 简介:摘要:中医体质学着眼于“病的人”,突出个体化,可调体质之根本,防疾病于无形。失眠症是指患者报告的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的主诉,影响人身心健康,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病,亟需得到重视。本项目以中医体质为基本,以中医香疗为骨架,根据体质不同研究开发不同的香疗文创产品,将文化与消费结合,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致力于解决危害人身心的睡眠问题。

  • 标签: 中医体质学 睡眠 香疗 文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疾病进展时间(TTP)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NSCLC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案:中药静脉制剂、汤剂及穴位敷贴三种方式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药化疗。结果:观察组中位TTP(87.00±12.49)d、平均TTP(111.48±14.19)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情绪功能(83.24±5.37)分、躯体功能(81.36±5.08)分、角色功能(75.32±4.96)分、认知功能(87.18±6.42)分、社会功能(80.04±6.15)分、总生活质量(78.32±4.35)分,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晚期NSCLC采用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综合方案维持 疾病进展时间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泰莱-Ⅰ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新波)对89例正常人血清及89例HBV感染者血清用TRFI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并同时用酶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78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同ELISA方法比较:HBsAgKappa值1.0,HBsAbKappa值0.894.HBeAgKappa值=0.8884,HBcAbKappa值=0.782,HBcAbKappa值=0.805,均显示两者之间结果高度一致性。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型肝爽血清五项标志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定量的另一种常规方法.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探索体外不同时间的成软骨诱导,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组织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猪第2代BMSCs为种子细胞,以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为支架,体外构建直径12mm,厚3mm的圆盘状复合物,联合应用TGF-β1(10ng/mL)、IGF-I(50ng/mL)及地塞米松(40ng/mL),体外分别诱导1周和4周,并以未经诱导的BMSCs和软骨细胞为对照,分析和比较不同诱导时间对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4周的BMSCs-PGA/PLA复合物的组织结构明显较只诱导1周的致密,软骨特异性基质(如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等)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诱导1周的。结论体外诱导时间对BMSCs软骨定向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延长诱导时间可明显促进复合物成熟并增加其软骨基质分泌。

  • 标签: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