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小切口有限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4%和10.8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有限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关节面移位跟骨骨折,且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关节面移位 跟骨骨折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 “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的低剂量扫描方案的能力以及图像质量进行探讨、评价。方法选出80例前门控扫描的病人,并依据体质量指数(BMI)选则相应的管电流、管电压,要将扫描中病人所承受的受射线剂量进行记录,再与后门控扫描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在相同管电压下,前门控扫描剂量的平均值与后门控平均值相比,在数值上前者要远小于后者。结论宝石CT采用的是前门控扫描技术与具有个性化的扫描参数,与此同时加上宝石探测器的应用,AsiR重建技术及Cine扫描模式的使用,有效的改善螺旋的伪影出现的情况,并能够抑制出现钙化伪影的现象,通过此技术获得更加高清的冠状动脉图像。对心脏成像的辐射剂量也有效减少为原来的75%~90%,既保证了检查的准确性又就减少了心脏成像的辐射剂量。

  • 标签: 宝石CT 冠状动脉成像 低剂量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中医和西医的方式对其缺血性中风康复方案治疗时间窗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其中心性、合理性、前瞻性RCT.在我院当中随机选取300例缺血性中风并且并且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150例患者.两组患者按照其发病时间分成三个小组,实验组使用其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方式进行治疗,300例患者全部治疗14天.在治疗前后观察NIHSS,Fugl-Meyer量表以及Ashworth痉挛测评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验组的1-14天进行治疗当中能够看出NIHSS、Ashworth得分较高,与对照组进行对比,NIH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实验组的6h-24h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其三个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比西医治疗的效果好,其改善NIHSS最佳时期为1-14天,改善Fugl-Meyer最佳时期为6h-24h,改善Ashworth最佳时期为1-14天.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康复方案治疗时间窗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0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患者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运用心理护理、术前和术后的人性化整体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02%,远高于对照组(76.74%);两组患者在心理状况及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均占优势,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用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不良心理、减少并发症,还可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护理方案 子宫内膜癌 围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分别有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经新辅助化疗治疗(利用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1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肝功能损害III/IV度、粒细胞减少III/IV度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2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案(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该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应用CAG方案,对照组(30例)应用标准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缓解率73.33%(22/30),高于对照组36.67%(11/30)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案治疗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率低,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AG方案;标准化疗AbstractObjectiveDiscusstheclinicaleffectofCAGregimeninthe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acutemyeloidleukemia.MethodSelectourhospiGt(aladmissionsofthedisease60casesastheresearchobject,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30cases)CAGregimenwasused,theapplicationofstandardchemotherapytothecontrolgroup(30cases).Theefficacyandadversereactions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aftertreatment.ResultAftertreatment,thetotalresponseratewas73.33%(22/30),which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36.67%11/30)P<0.05,andtheadversereaction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Fortheelderlypatientswithacutemyeloidleukemia,theapplicationofCAGregimeninthetreatmentofdefinitecurativeeffectandlowadversereactionrate,hasclinicalapplicationvalGue.KeywordsElderlypatientswithacutemyeloidleukemia;CAGregimen;Standardchemotherapy中图分类号R7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1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剖宫产术后对胃肠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中医护理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案,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d,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分泌初乳的时间。结果中医护理组产妇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中医护理组产妇肠鸣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分泌乳汁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产妇,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剖宫产术中能够改善产妇的胃肠功能,促使胃肠功能恢复,使分泌初乳时间提前,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方案 剖宫产术 胃肠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评估泼尼松反应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体系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对入组598例初治ALL患儿,予以泼尼松预治疗,根据结果分为泼尼松反应良好(PGR)组和泼尼松反应不良(PPR)组,行后续治疗并随访,分析比较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与PGR组相比,PPR组患儿具有年龄较大,初诊白细胞数较高,T细胞表型相对多见,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相对多见的特点(P〈0.05);PPR组患儿2年和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相对于PGR组明显降低(P〈0.05),PPR组患儿累积无事件生存率的下降主要发生在2年内;PPR组复发率较高,且以早期复发为主(P〈0.05);PPR组患儿治疗第33天及12周的微小残留病(MRD)发生率较高(P〈0.05);高危组ALL患儿不论泼尼松反应是否良好,其无事件生存率,复发时间均无差别(P〉0.05);在COX回归分析中,PPR、BCR-ABL1及MLL的存在均为显著预后不利因素(P〈0.05)。结论:泼尼松反应在CCLG-ALL2008方案中仍然具有重要预后价值,泼尼松反应不良的ALL患儿整体预后较差,而泼尼松反应对高危组ALL预后评价意义不大。

  • 标签: 泼尼松 CCLG-ALL 2008方案 白血病 淋巴系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