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绒毛膜性胎妊娠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性胎妊娠患者共80例为观察组,同期血糖正常的产妇共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孕周及分娩方式、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人数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人数对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一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性黄疸、低血糖、围产儿死亡、胎之一死胎、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GFM并不会增加绒毛膜性胎妊娠的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双胎妊娠 产妇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继癫痫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继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组患者中,痊愈为75例,共计3例患者出现脑疝并发症,共计2例患者死亡。结论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继癫痫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有助于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癫痫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并COPD伴快速型房颤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3月17日至2017年12月25日我院70例冠心病并COPD伴快速型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应用地尔硫卓治疗)、对照组(35例,应用毛花苷C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室率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给药后5min、给药后30min、给药后120min、给药后24h的心室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1.43%)相比对照组(74.29%)明显更高,P<0.05。结论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并COPD伴快速型房颤的有效性更优。

  • 标签: 地尔硫卓 冠心病 COPD 快速型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原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1例原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例患者为单部位病变,4例患者为多发部位病变;7例患者免疫组化CD20+、CD79a+、LCA+、Ki-67+、CD10-表达均为100%;Ki-67+增殖指数60%-80%11例患者脑脊液均未见肿瘤细胞,行骨髓检查均未见骨髓浸润;10例患者起始化疗采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局部注射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总缓解率90%;11例患者总生存率为81.81%,2年OS率为50%,与单纯化疗的病人相比,化疗联合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组病人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案仍是原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首选治疗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不能带来病人生存获益。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甲氨蝶呤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六项在原和继发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原发不孕症(原组,n=50)、继发性不孕症(继组,n=50)和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n=50),对所有女性均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对比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原组、继组患者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组患者LH水平明显高于继组、对照组(P<0.05);原组患者E2、PROG水平明显低于继组、对照组(P<0.05)。结论性激素六项可辅助原和继发性不孕症鉴别诊断。

  • 标签: 性激素六项 原发性不孕症 继发性不孕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继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NS继高凝状态患者中选取92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6)单纯采用泼尼松治疗,研究组(n=46)则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24h尿蛋白定量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液指标PT、FIB、APTT之间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T、APTT明显延长,且高于对照组,且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24h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NS患者继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纠正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解除血液高凝状态,并减少其尿蛋白排除,控制NS病情,值得借鉴。

  • 标签: NS 低分子肝素 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功能指标 24h尿蛋白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胫骨平台髁骨折患者,对42例患者采用后内侧联合切口钢板固定和外侧髌旁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住院时间13~32d,平均住院时间(20.7±6.5)d。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8±5.6)月。所有的骨折患者在12周内愈合。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为优,1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良,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可。本组患者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和患膝稳定,术后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明显膝关节僵直。结论采用外侧髌旁和后内侧切口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髁骨折,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满意,值得临床信赖。

  • 标签: 胫骨 双髁骨折 早期锻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栓塞伴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脑栓塞伴老年痴呆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实验组与50例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ADL、MMSE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前,ADL、MMSE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ADL评分为(36.1±3.5)、MMSE评分为(18.35±4.24)、生活质量评分为(90.59±8.25),参照组患者ADL评分为(22.5±4.4)、MMSE评分为(12.22±2.01)、生活质量评分为(79.28±5.56),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栓塞伴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病症,因此,使得使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脑栓塞 伴发 老年 痴呆
  • 简介:目的:对原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AnnArbor分期,Ⅰa期为22例(44.90%),Ⅰb期为6例(12.24%),Ⅱa期为14例(28.57%),Ⅱb期为2例(4.08%),Ⅲa期为3例(6.12%),Ⅲb期为1例(2.04%),Ⅳa期为1例(2.04%)。病理类型,B细胞来源40例,占81.63%,T细胞来源9例,占18.37%。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4%、81.63%、73.47%。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肿瘤数目、首次治疗疗效、国际预后指数(IPI)均为原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IPI是原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原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好,IPI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扁桃体 预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中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变化、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抑郁、焦虑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中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焦虑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老年焦虑症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老年焦虑症继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法,观察组给予经颅重复磁刺结合针灸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及抑郁评分,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等睡眠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等睡眠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重复磁刺激结合针灸治疗老年焦虑症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颅重复磁刺激 针灸 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彩超检查的诊断方式,观察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疾病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彩超检查的诊断方式,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通过对86例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的回顾分析发现,其彩超表现主要有其肾周积液在厚度方面,其出于2.5~13毫米范围内,在外形方面,其呈现出新月形状,且为无回声区。结论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彩超检查的诊断方式,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诊断正确率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指导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其还可以有效的呈现整个治疗过程的变化情况,有助于病人预后,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采用彩超检查的方式,在该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超 急性输尿管结石 肾周积液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X组用辛伐他汀片;R组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射血、甘油三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R组患者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比X组高,P<0.05。其中,X组有19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78%;R组有26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22%。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射血、甘油三酯相似,P>0.05;R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射血、甘油三酯比X组好,P<0.05;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X组相似,P>0.05。结论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存在差异,瑞舒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可更好降脂和改善心功能,两者安全性均比较高。

  • 标签: 不同他汀类药物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能量CT(DualEnergyCT,DECT)是采取具备两种能谱的CT对解剖及病变予以呈现并对组织成分进行鉴别的CT技术。本文主要从能量CT的基本原理、能量CT在胸部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展望三方面予以综述,分析能量CT在胸部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 标签: 双能量CT 胸部 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侧甲状腺癌的临床新特点。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B超检查准确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有6例进行姑息手术。两组在手术方式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方面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1%低于参照组31.0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B超检查及时的提高,对单侧和侧甲状腺癌患者能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发现,对侧甲状腺癌实施常规性的中央区清扫,对中央区出现淋巴性转移的患者要注意探查颈侧区。

  • 标签: 甲状腺癌 双侧 临床新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02月28日期间在我院就诊且超声检查已经明确诊断为胎且具有剖宫产指征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号的不同进行分组,单号为观察组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双号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小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查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在胎剖宫产后出血的早期治疗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双胎剖宫产 产后出血 预防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该孕妇孕前病史及本次妊娠过程。结果该孕妇于孕12+5周超声检查发现胎其一胚胎停止发育,孕30周超声确诊为胎一胎无心畸形,保守处理至孕33+4周因泵血胎羊水过多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分娩后新生儿无并发症。结论对于该类罕见TRAP病例,孕期需要严密超声随访,掌握终止妊娠时机。

  • 标签: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无心畸形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治疗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使用不同的他汀类类药物后近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52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在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伐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研究者则使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使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总胆固醇指标为3.3±0.6mmol/L,甘油三酯指标为1.5±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为1.6±0.5mmol/L,对照组患者总胆固醇指标为3.8±0.7mmol/L,甘油三酯指标为1.9±0.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为1.8±0.7mmol/L。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药物用于治疗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二者的临床效果具有相似之处,但是瑞舒伐他汀在改善C反应蛋白以及调脂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治疗早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时,可考虑优先选用瑞舒伐他汀。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阻肺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中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慢阻肺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诊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②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中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 标签: 慢阻肺 继发肺间质纤维化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诊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