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收集198例胸外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改善前),2015年7月1日-2015年10月30日收集130例胸外伤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改善后),对比改善前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同时调查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结果我科胸外伤护理改善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改善前(5.4%vs8.1%),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分别为150.0%、56.2%,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胸外伤 肺部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本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发生的42例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措施,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前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2%,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降低为0.19%,活动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全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保障急诊抢救护理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有效提高圈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降低 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深静脉血栓患者卧床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例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卧床依从性;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3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组,由我院8名护理人员自主组成品管圈,并以“提高深静脉血栓患者卧床依从性”作为主题,建立起“AV循环圈”,对患者不良的卧床习惯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在实施10周的品管圈活动后评价患者的卧床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卧床依从性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卧床依从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卧床依从率(60.0%)(P<0.05);护理人员在两组患者护理中综合素质情况变化比较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护理人员在研究组中的护理能力、协作能力、责任心、品管圈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协作能力、责任心、品管圈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有效提高了静脉血栓患者的卧床依从性。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深静脉血栓 卧床依从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苏颗粒、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活动性)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活动性)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兰索拉唑),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胃苏颗粒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溃疡(活动性)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胃溃疡 胃苏颗粒 兰索拉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动技术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法加活动技术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及Harris髓关节评分标准评分。结果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病人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观察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 标签: 活动技术训练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活动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护理部以“守护圈”之名开展降低锐器损伤,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品管圈(QCC)活动,对护理人员针刺伤降低效果,并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阶段未实施守护圈QCC期内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做比较,评估QCC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降低,满意度及职业安全感均显著提升,与QCC活动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增强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职业暴露 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缩短眼科住院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病患87例做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的5月~2016年的5月住院治疗的4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住院治疗的44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针对性护理,对比离院等待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离院等待平均时间明确短于对照组,且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大幅缩短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对医院整体更加满意。

  • 标签: 眼科住院患者 离院等待时间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150例,开展主题为“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主题活动,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水平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活动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输液操作考核以及留置针操作考核评分(93.56±21.03、90.26±18.45、93.69±12.48分)高于活动前(81.26±18.59、80.16±16.49、86.45±12.26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在输液中药液外渗、一次性穿刺不成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使用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具有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药液外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药房减少近效期药品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药房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工作,统计2年近效期药品数量,对比分析2015年与2016年药品近效期数,同时对出现药品近效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自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数从实施前27.2个下降到9.4个,住院药房近效期药品数从实施前29.1个下降到11.5个,管理后近期效药品数量明显低于管理前。结论在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解决药房实际问题,同时还可提高药剂人员工作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药剂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及团结协作能力,值得药房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药房 近效期药品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患者家属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由7人组成,通过531评价法选定提高手术患者家属满意度为活动主题;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决定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拟订活动计划书,并获得上级核准,进行活动管控,绘制甘特图,以便活动后的检讨与改善;收集200份家属问卷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现况以流程图表示,用查检表方法找出患者家属不满意原因,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选定要因为家属等侯区环境、喇叭播音、家属等侯区位置,针对要因拟定具体对策,进行重点改善;计算目标值,以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的方法对人、物、法、环进行解析,绘制鱼骨图,最终找出真因;采用六何分析法、头脑风暴法、80/20原则针对真因拟定具体对策,将改善方案依PDCA循环彻底实施,以柏拉图对比数据表示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家属不满意缺陷数由活动前791次降至活动后153次。结论品管圈活动解决多种影响家属满意的因素,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家属,有效提高了手术患者家属满意度,鼓励护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品管圈 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患者家属 等候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76例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号奇偶数法可分为基础组(n=38)和实验组(n=38),基础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其疼痛程度(VAS)评分远低于基础组,且术后2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期间,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以及减轻疼痛具有显著疗效,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术后髋关节活动度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活动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各35例进行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的对照组、固定义齿修复的实验组。对比两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治疗期间出血指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修复前两组患者出血指数结果对比,P>0.05。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出血指数明显下降,实验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而言,修复治疗上固定义齿整体疗效明显优于活动义齿,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 修复效果 出血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80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一般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实施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为97.50%,高于一般组的80.00%,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优于一般组,复发率低于一般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疗效较优,值得推广。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活动性胃溃疡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4例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同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手术结束~出院后半年)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有利于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术后恢复,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复杂踝关节 骨折脱位 术后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如何在儿科护理中以品管圈活动提高家长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家长满意度为86.0%,观察组为97.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开展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儿科 护理 品管圈活动 家长满意度
  • 简介: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局限与不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基础文化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第二课堂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医学检验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活动护理对患者胃肠功能和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在我院普外科胃肠组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将所有入选的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胃癌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照组胃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肠鸣音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肠鸣音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93.33%,比对照组高20.00%,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患者 早期活动护理 胃肠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的实施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及安全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我院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对比两组患者的握力、Barthel指数、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时间、住院天数,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握力和Barthel指数对比无差异,在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较干预前出现升高,且观察组握力和Barthel指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时间、住院天数具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能有效的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握力和体能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机械通气 预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结核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我科130例结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活动对其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查痰率、查痰失败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查痰率及查痰失败率组间数据差异较大,且提高了患者对查痰工作的满意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改善结核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情况,提高标本质量和满意度,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结核科 住院患者 痰标本留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