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预防儿科发热门诊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发热门诊的患儿纳入研究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共计100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组,其中2023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儿组成常规组,该组未开展任何管理,而2023年7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儿组成研究组,该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设置两组患儿的交叉感染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交叉感染发生情况的评估结果可见,研究组患儿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就诊于发热门诊的患儿来说,在发热门诊实施PDC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交叉感染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儿科 发热门诊 交叉感染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时合适的进针角度,以减轻疼痛。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393例为实验组,选取387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比较2组不同进针角度与疼痛的感受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采血比对照组静脉采血能明显减轻疼痛;2组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静脉采血,可以达到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

  • 标签: 穿刺角度 静脉采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角度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于 2021 年 9 月开始落实护理视角的集中供应管理干预,2021年1月至12月前为未实施前,2022年1月至12月是实施后,对实施前与实施后的的器械方面进行了调研,共为136件,并对实施前后的管理成效方面进行了具体对比。结果:研究组器械消毒合格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71%(P<0.05)。结论:以护理视角为切入点,在消毒供应室实行集中供应管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器械管理成效与质量,更能最大限度的杜绝不良情况的形成与发展,确保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护理角度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供应管理 效果
  • 作者: 张敏金佳姜习凤张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对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73.2%vs.42.8%)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相仿,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在治疗各阶段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膝关节疼痛程度相近,其SAS评分和NR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膝关节疼痛程度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NR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围术期护理当中,加强心理干预,强化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针刺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干预方法分别为常规干预、腕踝针针刺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干预前、干预1周后、干预1月后)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嗜睡)。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的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腕踝针针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术后疼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4)。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27%,参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5.91%,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优质护理 关节镜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术配合护理干预。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时给予良好的手术配合护理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并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手术配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4)。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27%,参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5.91%,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优质护理 关节镜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重建时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82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将其分为两组,41例为一组。一组给予早期手术(称为:早期手术组),另一组给予延期手术(称为:延期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患者,在早期进行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重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重建时机 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程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n=50)和快速康复护理组(n=50)。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程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天以及术后1个月康复依从性,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术后康复依从性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程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康复依从性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前交叉韧带损伤 术后康复
  • 简介: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不能直接缝合,需行肌腱或韧带移植修复。关节镜下行自体髌骨韧带、股薄肌腱或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是近年来兴起的手术方式。由于取自体韧带或肌腱可造成新的创伤和取材并发症,2003年11月-2004年7月,我科采用同种异体韧带关节镜下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的优点,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膝关节镜下 韧带重建 同种异体 护理 股薄肌腱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活动度 全程护理 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骨科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16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 常规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中的手术护理措施与配合体会。方法:选择6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21年2月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传统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传统组:患者年龄为18~54岁,平均年龄(33.72±5.18)岁;男22例,女8例;患病原因:13例交通事故,17例运动损伤。试验组:患者年龄为19~55岁,平均年龄(33.46±5.28)岁;男24例,女6例;患病原因:12例交通事故,18例运动损伤。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期间,给予传统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综合护理。护理前后,分别使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越好。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试验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中选择综合护理模式具有理想价值,既能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又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其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镜 护理配合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8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术中应激和预后等观察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Lysholm评分与膝关节屈伸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应激,加速预后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锻炼结合病友互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1月~2023.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54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观察组采取早期锻炼结合病友互动的干预方案。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早期锻炼结合病友互动组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高于常规锻炼组的患者,两组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 通过早期锻炼并结合病友互动,可以让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锻炼的积极性更高,进一步提高膝关节功能。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早期锻炼 病友互动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6月~2023年8月内收治的100例交叉韧带损伤接受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腱移植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V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整体功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实施干预前膝关节整体功能和CRS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将ERAS理念应用于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ACL)围手术期护理康复中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一次性采血针在预防医疗过程中交叉感染的有效性,以提供更安全的临床操作建议。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200例需要进行采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0个病例作为实验组,10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对照组使用传统可重复使用采血设备,比较两组皮肤感染、血液感染、病毒性感染、其他微生物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中皮肤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比6%),血液感染在实验组亦未观察到,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病毒性和其他微生物感染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研究显示,一次性采血针在预防皮肤和血液感染方面相较于传统可重复使用采血设备更为有效。鉴于一次性采血针的显著优势,推荐在临床采血中广泛使用一次性采血针,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风险,并提高患者安全。

  • 标签: 一次性采血针 交叉感染 感染控制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