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体验,以期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4所养老机构中的10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被访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归纳为负性体验和正性体验,其中,负性体验包括身体状况欠佳、安全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欠合理、经济紧张、情感支持缺乏和灵性不适6个主题;正性体验包括日常生活服务周到、社交增加和基本医疗服务有保障3个主题。结论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体验受多方因素影响,应针对机构存在的问题和老年人自身特点及需求,多种举措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负性生活体验,并积极倡导正性生活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活体验
  • 简介:目前我国对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包括:晋级培训『、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主要采用分层培训法。以及根据职业等级构建教学模块等方法开展培训。未来工作中,有必要完善职业等级培训内容,形成培训体系;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以促进老年护理实践的开展。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职业培训 模块化教学法
  • 简介:目的探讨培训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宁波市3所养老机构的83g养老护理员进行10次集中培训,每次90min。培训内容包括:老年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老年人常见病健康教育与病情观察,老年人心理需求的观察及护理,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思想道德修养和工作礼仪等。比较培训前后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得分。结果除了职业态度,其他核心能力培训后都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培训中注重学员学情,贴近实际工作需求设置培训内容,有效提高了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能力。今后还需要完善考核体制.激励养老护理员继续学习。

  • 标签: 老人疗养院 养老护理员 在职培训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所谓慢性疼痛,是伴随已经存在的组织损伤疾病,或者是潜在性的组织损伤疾病而出现的,因生理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复杂化结合而形成的主观感受,是具备较长持续时间的,甚至在组织损伤实现愈合之后依然存在的临床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文献显示,约占总数三分之二的老年期人口个体需要面对和承受慢性疼痛疾病,其能够严重影响破坏老年期人口群体的身心健康状态,以及生活体验质量状态。文章将会围绕护理干预对老年人慢性疼痛治疗的影响,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老年期慢性疼痛老人 个性化护理 养老护理 临床效能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老护理员培训教学中护理知识讲解效果。方法: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选取40名养老护理员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教学,观察组联用护理知识线上线下讲解。结果:观察组三项教学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六项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养老护理员培训教学期间进行护理知识讲解,可提高教学成绩得分与教学满意度得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护理知识讲解 常规培训教学 教学成绩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我国社会现已进入老龄化,这也使养老服务逐渐增加了需求,以往的养老服务存在着尖锐的供需矛盾。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应用可全面提升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所以,基于人工智能实现养老服务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养老服务 人工智能 技术赋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延伸护理在养老机构卧床老年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养老机构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接收的60例卧床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接受眼神护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并发症率仅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6.67%,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伸护理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宁波市养老机构入住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发展区域性养老事业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养老机构88家,应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机构概况、硬件设施、入住情况、内部管理和养老护理服务内容。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宁波市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为21.7%~100%(73.9±21.7)%,影响因素有床位平均费用、养护比、养老护理服务内容得分、是否建立考评制度、养老护理员持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市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参差不齐,可通过规范管理机制、完善人员配备与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最终提高入住率,为老年人老有所依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养老机构 入住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残障老年患者进行Orem自理模式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基本日常生活运动能力(basicactivityofdailyliving,BADL)、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BADL、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中开展Orem自理模式,可提高老年患者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BADL,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会福利机构 老年患者 OREM自理模式
  • 简介:摘要: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目前的新型养老方式之一,符合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为此本文梳理了近几年关于医养结合的相关文献以及各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目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以进一步优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 标签: 健康老龄化 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 模式
  • 简介:摘要:在养老模式不断变化过程中,医养结合模式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契合,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医和养的有效融合,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捷与周到的养老与医疗服务,同时也实现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化。

  • 标签: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运用叙事护理激发护理人员共情,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完善对养老患者的整体护理,丰富临床心理护理内涵和形式,从而提高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  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112例医养结合养老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前后比较两组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干预组的提升率达到31.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可以提高养老患者的幸福感、归属感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叙事护理   探索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开展养老机构管理工作,分析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阶段):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常规管理阶段)作为对比。纳入护理风险管理管理前后养老人员各40例。比较效果。结果:护理风险管理阶段,科室管理水平评分、安全识别能力评分、健康管理风险意识评分、养老护理服务满意率,同常规管理阶段比较,显著升高(p<0.05),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养老人员投诉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开展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管理工作,效果更好。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管理 养老机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开展养老机构管理工作,分析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阶段):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常规管理阶段)作为对比。纳入护理风险管理管理前后养老人员各40例。比较效果。结果:护理风险管理阶段,科室管理水平评分、安全识别能力评分、健康管理风险意识评分、养老护理服务满意率,同常规管理阶段比较,显著升高(p<0.05),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养老人员投诉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开展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管理工作,效果更好。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管理 养老机构 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湖州市失能老人家庭养老现况,为湖州市养老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方案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失能老人养老现况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湖州市66位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养老环境下的失能老人,经济状况普遍较为低下,失能时间长,依赖重,健康状况形势严峻,且存在较多居住风险。结论失能老人家庭养老形式存在诸多不足,养老方式急需多样化。

  • 标签: 失能老人 家庭养老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针对医养结合模式,在养老机构护理服务当中产生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本次课题研究的时间在2018年到2020年间,以实际选取的方式进入养老机构进行生活的老年人作为研究的样本,样本量为120名对他们的基本资料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从整体的情况来看,研究组老年人的血压控制效果相对较好,血糖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的老年人。从住院疗养率的角度分析可发现研究组老年人的相关指标当中的数据相对较低。从护理满意度的角度分析,可发现研究组老年人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6.67%,常规组老年人的护理满意度为71.19%。结论:为老年人进行管理及护理操作时,以精细化管理作为基础,进行一系列的医养结合护理操作,能够整体提高老年人的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效果,提高他们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服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养老机构护理过程中,进行叙事护理,能否提高护理员的共情能力。方法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25例在养老机构接受护理的老年人,划入实验对照两个组别,实验组12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叙事护理,从护理护理质量、共情能力以及心理状态改善方面进行对照。结果 在各方面比较中,实验组均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应用标叙事护理效果是好于基础护理的(P<0.05)。结论:应用叙事护理后,护理员共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叙事护理 养老机构 护理员 共情能力 效果观察
  • 简介: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3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失能失智老人的增多以及空巢、独老家庭数目的增加,“养老”成为摆在政府和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或将成为未来养老体系中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国的机构养老由于起步较晚,现仍处于初步阶段,且养老机构正面临着供不应求和入住率低的双重矛盾。本文综述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入住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促进机构养老的发展,真正做到健康养老

  • 标签: 老年人 养老机构 入住意愿 影响因素
  • 作者: 陈雪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相关因素的调查以及分析。方法:选取吉林以及长春两地区410名养老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DS(社会孤独问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后发现,老年人均存在孤独感,同时对比男性以及女性之间孤独感通过比较差异显著、老年人群是否丧偶经比较存在差异、对比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们应对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重视,从而使老年人可以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