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我院 2017 年 11月 -2018 年 10 月期间诊治心律失常患者 4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20例)与 对照组 (20例) 。观察组给予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失常检出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检出率( 95% )明显优于对照组( 75% ),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率失常疾病检出率高,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有利依据,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学习与应用 。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调整急诊岗位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将急诊岗位动态协调管理方法应用于我院急诊病例200例,每组100例,统计比较两组急诊服务质量和急诊患者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和分析差异,调查动态调整的急诊服务在急诊管理中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基础和专业急诊服务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岗位 动态配合 急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头位难产产妇应用动态改变产妇体位的助产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2月1日~2022年1月31日发生头位难产产妇73例,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应用常规助产护理的产妇命名为参照组,纳入37例,应用改变产妇体位的产妇命名为试验组,纳入36例,比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高,剖宫产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动态 改变产妇体位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了30例采用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统计血糖监测过程失败发生的原因及概率,总结出影响血糖监测的主要因素,进而从加强观察,规范CGMS管理、心理护理、其他护理等方面,提升CGMS监测成功率及护理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策略
  • 简介:目的对大面积烧伤手术手术间空气、物品表面细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手术前1d由病区护士采集60例患者创面标本作病原学检测。监测60台手术,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1h、手术开始后2h、手术结束时分别对手术室空气及电刀、手术床、麻醉机物体表面进行细菌检测。空气细菌悬浮数采用自然沉降法,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采用涂抹法。结果手术前空气、物品表面均无细菌检出;空气培养在手术开始后1h、2h和手术结束后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0%、90.7%和88.3%;电刀、手术床和麻醉机3类物体表面在手术开始后1h至手术结束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1.7%~18.3%、28.3%~38.3%、35.0%~43.3%。术前60例患者的创面标本经培养有37例阳性,涉及病原菌9种42株,术中空气中检出的细菌涉及7种52株,物体表面细菌涉及7种54株。结论大面积烧伤手术手术间的空气、物品表面可随手术的进行而出现细菌污染,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后妥善处理患者并对手术环境进行消毒灭菌,以提高烧伤手术环境质量。

  • 标签: 烧伤手术间 细菌 监测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近几年我院住院病人对优质服务的观点及其变化.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分别于1995年、1998年、2002年和2004年对我院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并将住院病人对优质服务的观点进行纵向分析类比.结果我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对优质服务的观点可归纳为4个方面:服务态度好、业务精湛、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结论病人对优质服务的观点在近年逐渐发生转变,临床护理应加强人文关怀.

  • 标签: 优质服务 护理质量 住院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中2019年3月至20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手术室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患者12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测评表,按年度对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013~2015年总体满意率为86.19%。各年度满意率分别为86.01%、85.85%、86.64%,各年度护理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术前对手术的恐惧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择期或急诊手术是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3~2015年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为稳定。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中,宜针对特殊患者予以更多的关注,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护理干预在安宁疗护患者PICC导管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68例安宁疗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动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T、APTT、INR均优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动态护理干预应用于安宁疗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降低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动态护理干预 安宁疗护患者 PICC 血栓
  • 简介:摘要: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往往易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在早期通常无显著临床表现,易导致病情的耽误,加重治疗困难,甚至造成死亡,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重要,胸部CT是诊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方法。本文对40例血液病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应用卡泊芬净治疗,并动态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肺部CT影像变化,为血液病性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血液病性 肺部真菌感染 前后肺部变化 CT动态
  • 简介:摘要: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往往易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在早期通常无显著临床表现,易导致病情的耽误,加重治疗困难,甚至造成死亡,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重要,胸部CT是诊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方法。本文对40例血液病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应用卡泊芬净治疗,并动态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肺部CT影像变化,为血液病性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血液病性 肺部真菌感染 前后肺部变化 CT动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动态血糖仪检测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内分泌专科就诊患者中有糖尿病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8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并将这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血糖监测的对照组和采用动态血糖仪监测的观察组,每组均为44人。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动态血糖仪 糖尿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期间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依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比两组血糖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是(4.35±1.28)mmol/L、(6.73±0.47)mmol/L,比对照组数据低,P<0.05;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效果 血糖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方法:样本为糖尿病者,在98的样本量下实施研究,均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入院,并在此期间行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治疗,其中有49例行常规护理,有49例行护理干预,设置为常规组和干预组,评估控糖效果,观察临床指标。结果:干预前检验各患者的血糖指标,P>0.05。干预后检验各患者的血糖指标,在干预组比常规组低,P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研究 临床指标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统计所有病人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和检出率。同时对比护理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在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最少3次,最多15次,平均(8.1±1.6)次。每回持续时间最短10min、最长18min,平均(14.2±2.7)min;在所有病人中,心肌缺血发作45例,发作率为75%。总发作次数为329次。而心肌缺血发作率最高的时间段是在00:60-12:00。同时在护理期间,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监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化,指导临床针对性干预。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本院59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其中37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纳入Ⅰ组,另22例无高血压的患者纳入Ⅱ组,同时抽选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Ⅲ组。比较分析各组血压与血氧饱和度。结果:Ⅰ组、Ⅱ组血氧饱和度更低,氧减时间、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率、呼吸紊乱指数更高,与Ⅲ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高血压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氧饱和度 血压昼夜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中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比对以2组开展,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比对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
  • 简介: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仪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监测,观察组进行动态血压检测,对比血压指标、血脂指标。结果:在进行监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经过监测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进行监测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仪可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有助于更精准、合理的用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昼夜差值[1]。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仪;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通过对48名II型糖尿病患者佩戴动态血糖仪(CGM),为患者和医护人员供了一个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数据指标信息,了解血糖波动趋势,发现诊断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能判断的高血糖或低血糖情况。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治疗饮食教育提供了更直观生动,更具有个性化的数据依据,化繁就简,化抽象为实象。通过实验佩戴CGM得出的数据信息,针对性差异性的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药物实施干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之前血糖控制效果。通过患者佩戴CGM,显著提升了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本人的自护意识和行为能力,减少痛苦和避免发生意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自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