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早期基本保健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的120名新生儿进行对照实验,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利用计算机打乱平均分为两组:干预1组(N=60,实施常规基本保健);干预2组(N=60,实施早期基本保健),并统计分析干预后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经统计,干预2组的新生儿基本指标(体温,体重增加情况,睡眠时间的波动情况)显著优于干预1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为3.33%,显著低于干预1组, 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根据EENC指南进行早期基本保健,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如窒息等的发生,对新生儿的体温体重等变化情况改善较好,并且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卫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将70例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对照组给予传统新生儿保健。比较两组新生儿体温变化、体重增加和睡眠时间波动对父母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新生儿体温、体重增加、睡眠时间波动、父母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护理可以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和睡眠时间的稳定,促进体重增加和护理满意度,保持新生儿健康值得促进。

  • 标签: 新生儿 保健技术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04级和2005级五年制护理本科班中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班为试验组,一个班为对照组。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试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采用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学生对教学法评价表,分别比较两组差异,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对教学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与式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护理基本技能的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理 基本技能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卫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的120名新生儿进行对照实验,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利用计算机打乱平均分为两组:干预1组(N=60,实施常规基本保健);干预2组(N=60,实施早期基本保健),并统计分析干预后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经统计,干预2组的新生儿基本指标(体温,体重增加情况,睡眠时间的波动情况)显著优于干预1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为3.33%,显著低于干预1组, 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护理可以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和睡眠时间的稳定,促进体重增加和护理满意度,保持新生儿健康值得促进。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460例新生儿作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新生儿 基本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引入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探讨适合我国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服务模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方法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实验组按照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2000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和保健,对照组采用传统新生儿保健模式对2000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和保健,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母乳喂养、脐带炎症及脱落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组与传统保健组相比,新生儿Apgar低评分率、脐带感染率更低,脐带脱落时间更短,新生儿第一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模式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在其他地区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体温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早期基本保健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的120名新生儿进行对照实验,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利用计算机打乱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基本保健);观察组(N=60,实施早期基本保健),并统计分析干预后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经统计,观察组的新生儿基本指标(体温,体重增加情况,睡眠时间的波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根据EENC指南进行早期基本保健,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如窒息等的发生,对新生儿的体温体重等变化情况改善较好,并且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课程成绩、实习成绩与全国执业护士考试成绩的关系,建立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胜任力的预测模型.方法在某省属护理院校收集228名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课程成绩、实习成绩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构建其基本胜任力的预测模型.结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与23门课程成绩、4个科室实习成绩密切相关(r=0.147~0.589,P<0.05);其中外科护理学X1、内科护理学X2、计算机基础X3与社区护理学X4等课程成绩进入学生专业实务能力水平(Y1)多元逐步回归方程Y1=46.446+0.326X1+0.269X2+0.117X3+0.131X4(F=31.313,P=0.000),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36.2%;妇产科实习X5儿科实习X6与外科实习成绩X7进入专业实践能力(Y2)多元逐步回归方程Y2=44.744+0.367X5+0.136X6+0.321X7(F=28.852,P=0.000),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28.1%.结论加强计算机基础、护理专业课及临床实习的教学,有助于护理专业本科生基本胜任力的提升.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胜任力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回归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养方法及培养模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2009年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资料,26名学员均采用半脱产的模式,以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和反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养。[结果]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通过率100%,答辩考核通过率为92%。学员的直接临床实践能力、指导和教育的能力、提供咨询的能力、进行专科护理研究的能力、领导与创新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在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采用半脱产的模式,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和反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员得到系统规范的培训,达到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要求。

  • 标签: 血液净化 专科护士 培养模式 培养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SARS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生发展与院前及入院时基本情况的关系.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115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患者院前最高体温、主诉天数及入院时呼吸频率有显著性差异,而入院时体温与呼吸困难不相关.结论可以从患者早期情况预测其呼吸困难发展趋势,及早就医、早期用药是减轻症状、缓解病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呼吸困难 入院 院前 SARS患者 早期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对减少新生儿低体温发生的临床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1.1月至2022.1月生产的8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对照组予以常规分娩护理,对分别护理后新生儿的体温以及新生儿家长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出生后的5min两组新生儿的体温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生后30min以及90min,研究组新生儿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接受早期基本保健,可防止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新生儿家长也比较满意此种措施,值得运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减少 新生儿低体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阐述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挽救生命。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术,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提供临时的循环和氧气供应;CPR的基本步骤包括检查安全、评估意识和呼吸、寻找帮助、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是恢复循环的关键步骤。然而,CPR只是急救过程的一部分,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呼叫急救服务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至关重要。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急救人员、医疗专业人员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有关CPR基本步骤和技巧的重要指导,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但请注意,实施CPR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在现场时尽量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 标签: 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急救技术
  • 简介:为了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包括肿瘤护理在内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护理的专科化是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要提升肿瘤专科的护理水平,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及配套措施来培训肿瘤专科护士。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近年来我们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肿瘤专科护士规范化、系统化培养方面做了以下探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肿瘤专科护士 培养 肿瘤专科医院 临床护理实践 护理专业 护理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对老年义齿戴用者展开护理,选择施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院此次研究选取120例进行诊治的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这一期间的老年义齿戴用者,将其研究对象划分,建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经由随机法选取)。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健康教育为具体的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受试者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束护理干预之后,比对试验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口腔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服务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高(p<0.05);所得研究数值口腔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投入临床老年义齿戴用者护理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且对口腔卫生的情况更加了解。其优越性更佳,更加值得被推广至临床应用当中。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义齿戴用者 口腔卫生习惯 基牙卫生状况
  • 简介:为顺应医疗改革和护理发展趋势,护理教育中除了注重“突出护理、注重整体、注意人文、体现社区”为指导思想的护理教学改革外,还应注意培养护生具备“会临床、会交际、会思考、会学习、会教学、会外语、会电脑、会科研”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在健康服务中承担重要角色,才能尽快缩短我国护理与国际先进护理接轨的日程。

  • 标签: 护理教育 护生 综合能力 培养途径
  • 简介:2004年10月,笔者随四川大学华西麻醉/ICU医疗管理小组到美国考察、学习住院医生的培训与病室管理,了解美国住院医生培训体制和监护室护士的培养教育模式。结合目前国内外的培养模式。就国内专科护士培养和体制的形成提出以下看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士培养 专科护士 ICU 模式探讨 临床 培训体制
  • 简介:运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来评估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各种需要,把Orem自理模式引进到护理过程中来提高患儿的各种自理能力,减轻患儿对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依赖,调动和激发患儿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患儿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

  • 标签: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OREM自理学说 白血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