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总结PDA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通过医院现有的HIS系统为基础,用无线网络技术和PDA扫描患者腕带的条形码、药品二维码等技术实现对患者的信息采集、处理、接收等工作,改变了以往的护理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结果 在临床中使用PDA后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同时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前提高,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结论 移动信息系统PDA的使用改变了护理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拓展了护士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动了医院信息建设的步伐,也为等级医院的评审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撑。

  • 标签:   PDA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安全信息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建立安全信息系统,广泛收集信息,由护理部对安全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或反馈到相关职能科室,落实评价机制,实施有效督查。结果应用安全信息系统后,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用安全信息系统能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安全信息系统 护理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以下简称“CSSD信息系统”)是为医院消毒中心的整体运行和科学管理提供保障和服务的系统。本文通过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医院的CSSD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体呈现;同时,列举了《WS310.1-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 管理规范》、《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和《医院信息建设应用技术指引》中对于CSSD信息系统的要求;提出了CSSD信息系统建设的四个原则,以需求为驱动、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满足互联互通的要求、以及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CSSD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基础数据要求、安全要求、接口要求、运行环境要求和用户体验要求。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质量追溯,互联互通,信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中实施质量追溯信息系统方法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2名为研究对象,2020年度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1年度实施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管理模式,随机抽取干预前后器械用品600件,对比两种不同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管理后的器械回收合格率、洗涤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发放合格率、包装满意合格率均高于质量追溯信息实施前的常规管理,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器械管理 质量追溯信息系统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进行护理工作量的统计。方法采用HIS系统和专家权重负荷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护理工作量。结果形成了基于HIS系统的168项护理项目,并进行了分类和赋予相应的权重。结论基于HIS系统的护理工作量统计是一项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量统计方法,可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护理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护理工作量 医院信息系统 权重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在门诊静脉采血室应用的重要性。方法门诊静脉采血室采用Powerbuilder9.0作为开发环境,引用南方医学检验信息系统。结果应用LIS系统后,只需1人操作,节约了人力,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在门诊静脉采血室应用LIS,能够快速、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检验结果,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门诊部 医院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在血液内科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3年2月-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液内科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60例,应用基于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意外跌倒发生率、跌倒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重度伤害)发生情况以及对护士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跌倒伤害发生情况更轻(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士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在血液内科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风险预警信息系统 血液内科 跌倒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病人及医护人员对智能输液报警器使用的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30名医护人员和2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使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度为90.o%,病人对使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度为89.5%。[结论]智能输液报警器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了输液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 标签: 输液 报警器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室联系制度联合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科室联系制度联合质量追溯信息系统,此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于此前此后各采取350批次灭菌器械。比较实施前后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临床科室对CSSD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中的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临床科室对CSSD服务满意度中无菌物品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态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室联系制度联合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提升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增加临床科室对于CSSD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行进一步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科室联系制度 质量追溯信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管理质量 服务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信息系统的ICU护理工作量绩效考核指标的构建。方法: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借助德尔菲法开展工作,完善ICU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问卷回收率为100.00%;第一轮及第二轮函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2.05至5.00及4.57至5.00,合理性赋值均数分别为2.13至5.00、4.71至5.00;第一轮及第二轮函询各级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02至0.18、0.02至0.12,相关数据均小于0.2;第一轮及第二轮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及0.88;ICU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分别为3项及37项。结论:基于信息系统的ICU护理工作量绩效考核指标的构建科学性较高。

  • 标签: ICU 护理工作量 绩效考核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智慧急救信息系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从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智慧急救信息系统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常规干预,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出车反应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诊等待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智慧急救信息系统可以很好的缩短急救时间,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急救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智慧急救信息系统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信息系统共享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6月从急诊抢救室转运的462例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院内转运;2020年4-6月从急诊抢救室转运的482例危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运用了急诊信息系统共享。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时间、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转运至CT室、重症监护病房、导管室、手术室所需要的转运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信息系统 危重症 不良事件 院内转运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急救信息系统与脑卒中现场评估分诊量表相结合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应急指挥中心接受治疗的10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患者随附的病历表,他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智能急救系统和FAST量表进行院前急救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和转运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急反应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MR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从就诊到影像学检查和专科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经专科(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慧急救 信息系统 FAST量表 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个人数字助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启用和完善个人数字助理(PDA)功能:权限登录设置、信息同步、分次实时执行医嘱、条码腕带双核查、医嘱查对、护理工作量统计功能。[结果]PDA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方式,优化了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规范和提高了现有的护理管理模式,节约了护理人力及纸张资源,杜绝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护理质量和安全。[结论]在工作中仍需要临床护理工作者与信息中心不断沟通,不断完善和改进PDA,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服务。

  • 标签: 三级甲等医院 信息系统 个人数字助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一个信息密集的集成环境,实施信息管理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还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基于此,我们开始了对医院信息进程中PDA扫码系统的优化解决方案的研究。首先,我们分析了当前PDA扫码系统在医疗场景中的运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系统不稳定,误扫及要素输入不便等进行了深度剖析。然后,我们设计了一套新的优化方案,其中涵盖了软件优化,硬件更新,用户操作界面的改进等方面,旨在提高PDA扫码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易用性。为验证此优化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几个医院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PDA扫码系统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医生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也促进了医院信息进程的提升。这项研究的成果可为其他医疗机构在PDA扫码系统中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信息化 PDA扫码系统 系统优化 工作效率 用户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息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各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选取100例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50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者组在常规护理服务中应用信息护理管理系统,对比两组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医嘱执行、取药、药物配置、书写护理单四项护理措施执行时间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中应用信息护理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

  • 标签: 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 护理服务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信息系统在优化抢救工作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整理医院急诊科在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抢救工作的信息,选择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电脑筛选法的作用下,分别向试验组和实验组提供常规手写申请单、信息系统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项目的周转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检查项目周转时间均短于试验组。结论:在急诊信息系统的使用中,医生将信息提交到网络收款处,自动获取患者检查相关信息,并不需要人员重新录入内容,由此缩短中间环节时间,患者可以快速进行检查,随后取报告。

  • 标签: 急诊科 信息化系统 抢救工作 周转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信息追踪管理系统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的管理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医疗用品总计300件,根据不同时间段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实验A组为常规管理,实验B组为信息追踪管理。比较两组外来器械的情况,其中包括出现器械磨损、手术后器械丢失、混淆错拿器械包等不良情况。结果:实验A组中总共有8件器械受到损坏,所占比例为5.3%;在实验A组中,总共有12件器械出现丢失的情况,所占比例为8%;在实验A组中总共有15件器械有错拿的情况,所占比例为10%。实验B组中总共有4件器械受到损坏,所占比例为2.7%;在实验B组中,总共有5件器械出现丢失的情况,所占比例为3.3%;在实验B组中总共有5件器械有错拿的情况,所占比例为3.3%。则实验B组中的器械各项不良情况均比实验A组中的器械各项不良情况好一些。结论:信息追踪管理系统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的管理所取得的效果较好,保障器械的完整度以及医疗的安全性,减少医院的损失,值得推崇。

  • 标签: 信息化追踪管理系统 消毒供应室 外来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