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52例直肠癌低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发生率为5.77%,全部经非手术治疗于3周内痊愈。结论吻合口漏重在预防,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对吻合口漏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检查中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100例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用遵医护理,全程护理干预组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无痛胃镜检查的耗时、检查的依从性;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监护心率、血氧饱和度;呛咳、流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全程护理干预组满意程度、收缩压、舒张压、监护心率、血氧饱和度、无痛胃镜检查的耗时、检查的依从性、呛咳、流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相比常规护理干预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无痛胃镜检查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无痛胃镜 老年患者检查 全程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酚应用于全结肠镜检查中适应人群、最佳剂量、安全性和顺应性。方法术前了解受检者身体基本状况、双腔鼻导管持续吸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异丙酚,术中监护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变化,术后了解病人遗忘度和满意度。结果异丙酚起效时间为15~20s,持续时间为8~10min。用药后,心率下降13.22%,血压下降24.48%,氧饱和度基本不变。术后遗忘度100%,满意度100%。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性全结肠镜检查可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和痛苦感,显著改善病人耐受性,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顺应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内镜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异丙酚 结肠镜检查 静脉麻醉 病人 氧饱和度 顺应性
  • 简介:背景:生存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成员,在胃癌和癌病变中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对胃癌和癌病变的诊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生存素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以及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阐明生存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生存素mRNA和蛋白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癌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癌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生存素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2.5%、25.0%和59.6%,生存素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O%、15.0%和51.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肿瘤累及浆膜层、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Ⅲ~Ⅳ期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生存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肿瘤未累及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Ⅰ~Ⅱ期者(P<O.05).结论:生存素在胃癌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生存素基因可能参与了正常胃黏膜、癌病变至胃癌的转化过程,可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生存素 胃癌组织 表达率 癌前病变 肿瘤 TNM分期
  • 简介:本文总结了作者操作的150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部分病例的诊断经手术后证实。分析了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组成及出血特征。对部分患者进行了X线与内镜的对比,

  • 标签: 下消化道出血 纤维结肠镜检查 诊断 患者 X线 手术后
  • 简介:背景:目前国内多采用单独或联合使用丙泊酚或芬太尼等药物产生深度镇静或基础麻醉的方法进行无痛内镜检查,实施时必须有麻醉科医师配合,且费用昂贵。目的:总结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的合理用量、效果、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1997年8月~2008年2月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一般情况、药物用量、成功率等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8600例患者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其中清醒镇静胃镜检查22100例,平均用量为3.0mg;清醒镇静结肠镜检查6500例,平均用量为4.0mg。清醒镇静内镜检查的成功率为100%,98%的患者对检查过程完全遗忘,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95%,行走恢复时间平均为(13±5)min,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具有无痛效果显著、恢复迅速、安全、费用低廉的优点,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 标签: 清醒镇静 咪达唑仑 胃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 简介:为研究胃癌疾病与维生素的关系,我们选择了萎缩性胃炎(22例)、胃溃疡(6例)和球部溃疡(10例)患者,同时测定外周血、胃粘膜组织和胃液中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的含量,并以正常人(2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胃粘膜组织及胃液中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均显著低于正常人,而两种疾病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胃癌与维生素的关系。在癌疾病期局部组织即已发生变化,因而为指导维生素的临床应用及胃癌的二级预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胃粘膜组织 胃液 维生素 癌前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PA)与总胆汁酸(TBA)水平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产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0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PA、TB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PA值逐渐下降,TBA值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清PA与TB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2,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PA水平下降,TBA水平升高,血清PA与TBA呈明显负相关,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对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TBA 血清前白蛋白 正常 临床意义 对照组
  • 简介:背景:直肠膨出(RC)是一种多见于女性的肛肠疾病,与功能性排便障碍(FDD)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目的:研究伴RC的FDD患者肛门直肠压力和感觉功能的变化,探讨RC与FDD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伴RC的FDD患者并分为伴轻度RC的FDD组和伴中-重度RC的FDD组,设不伴RC的FDD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行球囊排出试验、肛门直肠压力和感觉功能检测,并按照罗马Ⅲ标准将FDD患者进一步分为排便协同失调(F3a)和排便推进不足(F3b)两种亚型。结果:除伴中-重度RC的FDD组直肠排便收缩压显著低于不伴RC的FDD组外(P〈0.05),其余各组间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缩榨压、直肠排便收缩压、肛门括约肌松弛率以及初始感觉容量、产生便意容量和最大耐受容量均无明显差异。与不伴RC的FDD组相比,伴RC的FDD组中F3b亚型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伴中-重度RC的FDD患者直肠排便收缩压明显降低,伴RC的FDD患者多表现为F3b亚型,提示RC与FDD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直肠前突 功能性排便障碍 测压法 感觉障碍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增强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造影和增强CT发现动脉期高增强、等增强和低增强分别为[103例(93.6%)、7例(6.4%)、0例(O.0%)和86例(78.2%)、24例(21.8%)、0例(0.0%),P〈0.01];门脉期呈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分别为[0例(0.0%)、16例(14.5)、94例(85.5)和0例(O.0%)、27例(24.5)、83例(75.5),P〉0.05];延迟期呈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分别为[0例(0.0%)、4例(3.6)、106例(96.4)和0例(0.0%)、15例(13.6)、95例(86.4),P〈0.01];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性(97.3%)显著高于增强CT(75.5%,P〈0.01),特异性为91.8%,显著高于增强CT的52.7%(P〈0.01),准确性为95.5%,也显著高于增强CT的67.3%(P〈0.01)。结论与增强CT比,超声造影诊断PLC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影像学诊断可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超声造影 增强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
  • 简介:随着消化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的普及,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以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等各类内镜技术均能获取组织学或细胞学标本而作出病理学诊断,对疾病的诊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类消化内镜技术不同,胃镜、结肠镜或小肠镜下黏膜活检、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以及EUS穿刺术、ERCP下胆胰管刷检和活检等获得的组织细胞标本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内镜医师和病理医师密切配合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内镜活检 病理学检查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消化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对327例右下腹痛患者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其中男性235例,女性9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5天,共查出各种病变251例,

  • 标签: 右下腹痛 结肠镜检查 患者 病程 男性 年龄
  • 作者: 尹同川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简介:肿瘤是“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身体。中国是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发区。由于其初期的检出率较高,许多胃肠道肿瘤都是在中晚期被发现的,因此导致了高的病死率,令人深感悲痛。就拿胃癌来说,只要及早诊断,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通过胃肠镜检查进行治疗,5年的生存时间可以达到90%以上。然而,中国的早期胃癌检出率只有10%,90%的患者被确诊为中、晚期。大多数早期的消化系统肿瘤都不会出现明显的征兆,所以最好通过胃肠镜来确诊。

  • 标签: 胃肠镜检查;胃肠道肿瘤
  • 简介: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可直接了解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病变部位、范围、性质情况和程度,并进行治疗.但因检查有一定的痛苦,使不少病人难以接受,因此,我院开展胃镜检查的病人辅以异丙酚与依托米酯静脉麻醉,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丙酚 依托米酯麻剂 胃镜检查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