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息宁控释片对轻一中度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病程及美多巴治疗时间分为轻度和中度两组,比较所有入组对象息宁控释片替换美多巴治疗前后UPDRS各部分评分、Hoehn—Yahr分期、“开”“关”期时间及异动情况的变化,评估其疗效。结果轻一中度帕金森病患者换用息宁控释片后,UPDRS各部分评分、Hoetm—Yahr评分均显著下降,“开”期延长,‘‘关”期缩短。异动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息宁控释片可改善轻一中度帕金森病运动并发,减少症状波动,但对异动无效。

  • 标签: 息宁控释片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 简介:贲门失弛缓(esophagealachalasia,E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一种少见的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人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EA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患者体重下降。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食管下端括约肌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百乐眠辅助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老年甲亢继发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甲亢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试验组38例给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的同时辅以百乐眠治疗.服药前后检测患者血清FT3、FT4、TT3、TT4、TSH、静息心率,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4个疗程后复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T3、FT4、静息心率,以及PSQI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SH水平升高(P〈0.05或P〈0.01).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乐眠辅助治疗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可以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同时有效改善老年甲亢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程度.

  • 标签: 百乐眠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精神症状
  • 简介: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最新一版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指南迄今有3年多,该指南对于指导各级医院医师规范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鉴于本指南宣传不够,在临床医师中知晓度不高,同时一些医师没有很好执行本指南,可能会导致诊治偏差。笔者对于临床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应该注意几个重要问题在此作一评述,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裨益。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规范诊治 医院医师 临床医师 骨矿盐疾病 中华医学会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的发生率,分析心脑血管并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专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CK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发生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与CKD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结果CKDⅠ~Ⅴ期患者共129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72例。CKD主要并发疾病依次为高血压(69.0%)、贫血(44.2%)、高血脂(43.4%)、心脏疾病(41.9%)、糖尿病(30.2%)等。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降低和高血压为CKD并发CVD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血脂、年龄增加皆为脑血管并发的危险因素。结论GFR水平降低、高血压、CRP水平升高、高血脂、年龄增加为CKD心脑血管并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发现CKD并发和严重程度,重视各种危险因素对CVD和CKD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心脑血管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与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比较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ELF)技术,对75例骨质疏松患者和71例正常对照者脂联素基因SNP+4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75例骨质疏松患者血清和尿液中8项骨代谢指标。结果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骨质疏松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联索基因SNP+4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骨转换标志物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联素基因SNP+45多态性与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无相关性,与骨转换率也无相关性。

  • 标签: 脂联素基因 骨转换标志物 多态性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苯氧芳酸衍生物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与苯扎贝特(必降脂)治疗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力平脂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73.2±4.92岁,剂量200毫克;必降脂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71.5±4.29,剂量400毫克,均每晚口服一次,持续八周。结果两组药物治疗均有显著的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其中力平脂也有明显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适用于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有高尿酸血的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治疗 微粒化非诺贝特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 苯扎贝特 力平脂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血管合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823例老年COPD患者,其中无心血管合并COPD患者(A组)195例,合并心血管疾病COPD患者(B组)628例(心力衰竭156例、冠心病175例、心律失常126例、高血压病171例),随访周期为1年或患者死亡,随访期间总死亡人数为70人.结果A组COPD患者与B组COPD患者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1.48±0.35)次、(2.41±0.4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2.6%、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4个亚组COPD患者的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1年内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25±0.27)次、(1.70±0.29)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2.8%、5.2%(P<0.05);B组合并心力衰竭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87±0.32)次、(4.45±0.86)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10.5%、19.5%(P<0.05);B组合并冠心病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56+0.31)次、(2.99±0.40)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8.0%、18.0%(P<0.05);B组合并心律失常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46±0.26)次、(2.60+0.37)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5.1%、11.1%(P<0.05);B组合并高血压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27±0.27)次、(2.45±0.33)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3.6%、7.6%(P<0.05).结论心血管合并明显增加老年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死亡率,极重度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死亡率均高于�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血管合并症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