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手术指症,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使用LEEP刀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99%,并发症发生率15%,手术平均时间10分钟平均出血量20ml。结论:LEEP刀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微创的治疗宫颈病变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疾病
  • 简介:目的:是了解我区5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特点,提出相关预防措施,降低5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是根据《内蒙古自治区5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获得准确可靠的5以下儿童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是我区5以下儿童死亡率乡镇高于城市,新生儿、婴儿、5以下儿童死亡率3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原因顺位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肺炎。降低以上致死因素才能有效降低5以下儿童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通过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了解北京地区35~64农村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现状及高危型HPV作为初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北京市5个农村两癌筛查区县,年龄35~64农村户籍人口20076名,以高危型HPV作为初筛进行宫颈癌筛查试点的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北京地区35~6420076名农村妇女中,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7.6%(1535/20076),其中单一感染排前五位的高危亚型分别是HPV16型219例,占14.3%,HPV52型146例,占9.5%,HPV58型101例,占6.6%,HPV18型84例,占5.5%,HPV51型66例,占4.3%。高危型HPV混合感染率为7.6%(116/1535),最多同时感染四种高危亚型。35~40、41~45、46~50、51~55、56~60、61~64高危型HPV检测率分别为50.0%(192/384)、38.9%(330/848)、33.0%(388/1177)、6.3%(298/4757)、3.4%(251/7438)和1.4%(76/5472)。除高危型HPV16/18感染者外,其他型感染者细胞学阳性检出率为13.0%(154/1188);转诊阴道镜检查率为2.3%(461/20076);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出CIN227例,CIN339例,宫颈微小浸润癌2例,浸润癌1例,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343.7/10万,宫颈癌检出率为14.9/10万,早诊率为98.6%(68/69);在宫颈高级别病变及癌中,HPV16/18亚型感染占71.0%(49/69)。结论HPV16、52和58型是北京地区35~64农村妇女单一感染的主要基因亚型,高危型HPV检出率最高为35~40,HPV16/18感染是导致宫颈高级别病变及癌的主要亚型。用高危型HPV作为初筛方法,初筛阳性病历检出率提高,而且用高危型HPV分流后,细胞学的工作量明显减少。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筛查
  • 简介: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以评估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46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除行腹式子宫全切术外,在围手术期行心理干预,即: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个别深入的心理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等;对照组则仅采取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皆于入院时、术后半年填写WHO-QOL-100,观察两组在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45以下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半年时性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明显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提高性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明显改善自尊、体象感、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总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生活质量.结论应重视并了解子宫肌瘤患者对子宫全切术存在的不良心理,积极进行心理干预,重点放在性生活、体象感、自尊、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方面,能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全切术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