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COPD200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每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炎因子水平和肺功能,并探讨二者的相关。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白介素-1p(IL-1p)、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均高于对照组,IL-2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IL-2低于稳定期组,其余指标均高于稳定期组(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肺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结论IL-1β、IL-8、IL-2、TNF-α、IL-6、CTGF和IFN-γ是评估COPD病情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炎性因子 肺功能
  • 简介:术中压疮是在手术后几小时至手术后6d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d最多见~([1])。多属于医院获得压疮(HAPU),即患者入院24h后新发生的压疮。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1手术相关压疮的知识点

  • 标签: 压疮 患者手术 手术患者
  • 简介:疫苗主动监测是20世纪末为弥补传统被动监测的不足而出现的上市后安全监测新模式。全球范围内,上市后安全主动监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含义理解和功能定位不尽一致,具体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疫苗上市后安全主动监测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动监测在疫苗安全监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未来上市后安全监测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现有的疫苗上市后安全监测模式仍为被动监测,对开展主动监测的需求日益凸显。了解疫苗上市后安全主动监测的发展,认识其不同的含义和定位,比较不同的开展形式,借鉴现有的主动监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今后构建切实可行的疫苗上市后安全主动监测体系。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 上市后监测 主动监测 综述
  • 简介:目前,血常规作为检验科三大常规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并且为临床初步诊断最基本的病情提供了最基础的检验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的诞生,也因为检测操作越来越简单、快捷、检验项目多、结果准确可靠等许多优点,逐渐代替人工镜检,

  • 标签: 血常规 复检 血细胞分析仪 初步诊断 检验项目 人工镜检
  • 简介:吸气、呼气及呼吸之间是怎样进行的?肺是提供人体所需新鲜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和其它废气排出体外的重要器官。然而肺并不是独立工作的,它需要依赖于胸廓肌肉的协助配合,其中宽大的膈肌在肺运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吸气时,膈肌收缩,吸入的空气通过口鼻粘膜的作用后,使干净,温暖,湿润的气体进入到人体内。

  • 标签: 无创通气 序贯 家庭 膈肌收缩 二氧化碳 运动过程
  • 简介: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有效及安全分析。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2组均采用克拉霉素及甲硝唑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临床效果,Hp清除率,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腹痛消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观察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腹痛消除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埃索美拉唑较雷贝拉唑治疗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 克拉霉素 甲硝唑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63例,排除继发性膜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湿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视觉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湿AMD135例(共135只眼)。均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视觉功能、血清血管新生调控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a波振幅、b波振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高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P〈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均较治疗前下降,内皮抑素(ES)、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ES/VEGF、ES/PDG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变化越明显(P〈0.05)。本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04%,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AMD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湿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视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简介:目的:对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进行研究。方法:考查不同固定剂、不同浓度供试液、不同稀释剂对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作用的影响;考察停止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14d后血管刺激恢复情况。结果:FAA固定液对血管刺激的判断有一定影响;使用10%福尔马林溶液或10%福尔马林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固定剂较好;银杏内酯注射液稀释成1.0mg·mL-1浓度对兔血管有刺激作用,0.5、0.2mg·mL-1浓度对血管未见刺激作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两种稀释剂配制药物对血管刺激无影响;停药14d后血管刺激作用能部分恢复。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现行标准中的“刺激试验”检查应当修改。

  • 标签: 银杏内酯注射液 血管刺激 标本固定剂 供试浓度 稀释剂 恢复期
  • 简介:目的:探讨药剂师在侵袭真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诊断为侵袭肺真菌感染的60岁女性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从包括药代动力学、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药学监护计划。结果:患者经过20d的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好转,带药出院。结论:对于应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真菌感染的患者,药剂师应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监护患者的用药剂量、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从而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 标签: 伏立康唑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抗菌药物所致药物热的特点,以正确地认识药物,避免药物热引起的严重后果。方法:选择呼吸科2011~2014年发生的药物热20例,总结病例特点,对药物种类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者在停药后48h内体温均恢复正常。药物热发生中位时间为用药后第6天,平均值为6.9天,下午和夜间体温升高明显,最高温度在37.8~40.3℃之间,20例均出现相对缓脉,部分病例出现了转氨酶和血沉值升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关注抗菌药引起药物热,尽早判断药物热,减少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药物热 非感染性发热 抗菌药
  • 简介:目的:评价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的外文数据库为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BSCO)和PubMed。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共78篇,纳入系统评价文献17篇,患者1570名。利用JADAD评分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分。根据纳入RCT百令胶囊及其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有效率(RR=1.22,95%CI:1.10~1.35,P〈0.01),改善尿素氮(RR=-3.18,95%CI:-4.38~1.91,P〈0.01)发表偏倚方面,纳入的RCT研究均为低偏倚风险,结论:基于当前证据,使用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确有疗效;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

  • 标签: 百令胶囊 慢性肾衰 有效性 系统评价
  • 简介:儿童难治癫痫(refractoryepilepsy,RE)也称药物RE,至今其定义没有明确标准,癫痫患者中约20%将成为RE。国内诊断标准是患儿服用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而且治疗6个月,发作率仍〉50%。国外早就应用生酮饮食(KD)来治疗儿童RE,且其临床疗效也得到了肯定,但其机理至今尚不清楚。KD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大多可以积极预防和经对症处理缓解。

  • 标签: 生酮饮食 难治性癫痫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美洛昔康咀嚼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方法12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采用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分别口服测试片剂和参比片剂2mg,用RP-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美洛昔康的浓度,应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评价。结果测试片剂和参比片剂的AUC_(0~96)h分别为(2.85±0.64)和(2.79±0.48)μg/mL·h,T_(max)分别为(4.33±0.65)和(4.16±0.71)h,C_(max)分别为(0.091±0.017)和(0.086±0.021)μg/mL,t_(1/2)分别为(26.08±3.64)和(26.94±4.21)h,两者的lnAUC和lnC_(max)经双单侧t检验证明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测试片剂与国外上市的参比片剂具有生物等效,其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9.76)%。

  • 标签: 美洛昔康 生物等效性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肝源糖尿病是指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伤的糖尿病,病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不明显,临床上以餐后血糖升高和糖耐量降低为主要特点。其相关并发症不但加重肝细胞损伤,还会破坏机体葡萄糖稳态,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但诊治不够规范。本文介绍了肝脏疾病对葡萄糖稳态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肝源糖尿病的诊治进展,以及肝源糖尿病降糖药物的选择。

  • 标签: 肝源性糖尿病 诊断 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鲑降钙素制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6年江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65例鲑降钙素制剂导致的ADR报告,总结患者的人口学分布特征、原发疾病与过敏史、给药方法,ADR发生的时间分布、因果关系及转归、累计系统-器官等。结果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占比达81.64%,60岁以上患者比例为69.59%;日使用剂量占比最高的为50IU,占比54.80%;ADR发生在用药后10min内的占比达34.79%;ADR累及系统-器官多达十余个,其中以胃肠道系统损伤最多。结论临床应加强对鲑降钙素制剂的用药后监测,同时生产企业应对药品说明书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以减少鲑降钙素制剂ADR的发生。

  • 标签: 鲑降钙素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慢性牙周炎作为口腔最常见的一种牙周病,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以及附着丧失,发病人群多为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该种疾病所困扰。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牙周炎患者 牙周指数 相关性 冠心病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孕周非治疗早产产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0例非治疗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孕周将产妇分为28~33周组和34~36周组,每组40例。观察产妇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产妇年龄、产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产妇中,胎膜早破51例,先兆早产病史41例,先兆流产史40例,孕期阴道炎28例,未规律产前检查22例,双胎妊娠12例,盆腔手术史10例,孕期负性事件8例,分别占总数的63.8%、51.3%、50.0%、35.0%、27.5%、15.0%、12.5%、10.0%。其中34~36周组产妇的胎膜早破、孕期阴道炎、双胎妊娠比例均显著高于28~33周组(P<0.05),但两组产妇的先兆流产史、先兆早产病史、盆腔手术史、未规律产前检查、孕期负性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治疗早产产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胎膜早破,孕期阴道炎、双胎妊娠也对产妇分娩造成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不同孕周 非治疗性早产 影响因素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1岁2月,因"发热伴皮疹1d"于2015年7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病毒性脑膜炎伴支气管肺炎,医嘱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1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qd;拉氧头孢钠(商品名:噻吗灵,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批号:1505292)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抗感染治疗,q12h。

  • 标签: 注射用拉氧头孢钠 不良反应 渗出性多形红斑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