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住院病人注射用兰索拉唑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及评估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357例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住院病人的性别、年龄、用药目的、用药频次、疗程、有无适应证等资料,制定用药评价标准,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临床使用安全风险及注意点。结果:357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医嘱235例(65.8%),显示存在滥用、过度使用和不规范使用情况,主要问题为无适应证用药和超疗程用药,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医嘱开具、医嘱审核、输注过程三个环节。结论:需通过培训教育、加强医嘱审核、提高质控强度等多种举措,消除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 标签: 注射用兰索拉唑 医嘱 用药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12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每次1片,每日清晨服1次。所有患者治疗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皮质醇(Cor)含量及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26%和87.8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P、Cor均明显下降,NPY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厌食、恶心、头晕、失眠等反应,但均可耐受,观察组的TE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能够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神经肽和皮质醇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帕罗西汀 安全性
  • 简介: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的检查和评价要结合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考虑、逐步分析,并使用国际统一推荐的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避免主观、不确切的诊断。简要介绍了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检查的基本原则,大体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毒性病理学诊断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项,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的国际统一,临床病理学参数分析,解剖病理学与临床病理学数据结合一致性分析等内容,以期为我国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检查及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 毒性病理学 靶器官毒性 临床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析胃间质瘤采用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74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胃间质瘤患者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

  • 标签: 胃间质瘤 腹腔镜 胃镜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氯丙嗪或地西泮)和辅酶Q10低、中、高剂量组(1.5、3.0和6.0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75、150和300倍),每组12只,雌雄各半,40mL/kg单次ig给药。直接观察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转棒法观察小鼠运动协调能力;Anymaze动物行为学视频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自发活动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比较,辅酶Q103个剂量组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发活动、运动协调能力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辅酶Q10 中枢神经系统 毒性 小鼠 安全性评价 运动协调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方法90例新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使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凝血异常、血糖升高、胰腺炎、神经系统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有相同的疗效,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但仍存在不良反应,需监测和及时干预。

  • 标签: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 不良反应
  • 简介: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合理用药分会、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北京药理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quot;第九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妇女和儿童专题论坛&quot;于2017年3月30至4月1日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药学工作者、科研和管理工作者近500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药理学会 药源性疾病 论坛纪要 安全用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专题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舒他西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BM,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舒他西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月,采用Rev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RCT研究,886例患者,其中儿童132例。舒他西林与阳性药物(包括头孢拉定、氨苄西林、青霉素)相比,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89,1.21)],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88,1.31)];亚组分析显示,舒他西林有效性均优于氨苄西林,和头孢类、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儿童的2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他西林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优于氨苄西林,与青霉素组无差异。舒他西林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反应,大多数可耐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他西林能有效治疗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由于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尚需开展高质量的RCT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舒他西林 呼吸道感染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0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一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d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23%高于对照组为58.82%(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关洛西林钠的疗效。

  • 标签: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复方制剂 肺炎
  • 简介: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60例资料,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红霉素组80例和阿奇霉素80例;红霉素组患者给予红霉素口服治疗,阿奇霉素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阿奇霉素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红霉素组为75.00%(P〈0.05),肺部哆音、体温、咳嗽复常时间优于红霉素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值流速等指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值流速等指标均优于红霉素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0%低于红霉素组为25.00%(P〈0.05)。结论: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红霉素,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紫杉醇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12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进行诊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替吉奥、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对照组给予替吉奥和紫杉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1d为1个周期,均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2.50%(2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16/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且多为0~Ⅱ度.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轻(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替吉奥、顺铂联合紫杉醇对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替吉奥 顺铂 紫杉醇 进展期胃癌 疗效 S-1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于榆林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96例。A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剂量为40mg/d,B组患者使用剂量为20mg/d。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主要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A组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82.29%)与B组(70.83%)相比差异不明显;治疗3个月(89.85%vs77.08%)及6个月时(93.75%vs84.38%)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两组肺功能各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A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好转,A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COPD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辛伐他汀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急诊的顺序分为乙组(23例)和甲组(27例)。乙组患者通过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盐酸纳美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乙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律失常、脑水肿、低血压以及呼吸抑制加重等不良反应。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盐酸纳美芬 盐酸纳洛酮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24h后血气分析情况(pH值、PaO2、PaCO2、SpO2)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患儿pH值、PaO2、PaCO2、Sp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恢复正常呼吸功能,使血气指标能更快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呼吸衰竭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6%,对照组为14.62%,两组差异不显著。观察组复发率为1.54%,对照组为6.92%,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高于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 甲硝唑 替硝唑
  • 简介: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住院病历数据库记载ICU和RICU分别应用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病历,通过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伴随用药、用药疗程以及疗效、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通过SPSS17.0分析比较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方面,替考拉宁组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32.3%和29.6%,与万古霉素组的有效率(38.7%)和细菌清除率(4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考拉宁具有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在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老年人大于中青年人。结论: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当,但替考拉宁在相同条件下比万古霉素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HAG化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HAG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26.9%,观察组为30.0%,虽然观察组的缓解率较高,但是统计分析差异并不显著。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25例次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43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HAG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和间歇性血液透析在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患者应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尿素氮(BUN)为(19.26±2.68)mmol/L、血肌酐(Scr)为(397.35±124.49)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4±3.58)mmol/L、(461.04±163.5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改善肝肾功能,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衰竭
  • 简介:目的:比较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临床资料,采用PEMS3.0版软件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5例);甲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乙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体温复常时间、腹痛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复常、腹痛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稍优于甲组,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相似,且安全性较高,但治疗后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常时间几乎无差别。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左氧氟沙星 急性胆囊炎 不良反应
  • 简介: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2017年工作会议于4月1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安全与血液处高新强处长,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组长王育琴教授,副组长夏培元教授,专家组成员李玉珍教授、马金昌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牵头单位代表和各成员单位药学部门主任、联络员共百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国际网络 合理用药 会议 药组 全用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