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镇痛药,一般特指中枢性镇痛药或称为“麻醉类镇痛药”,即属于阿片(鸦片)类提取物或人工合成品,具强大的镇痛作用,但多次使用后易产生精神和躯体(生理)依赖性(成瘾性)。解热镇痛抗炎药,又称外周性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大类具不同化学结构的弱、中效镇痛药,其中大多数还具有很强的解热、抗炎作用。

  • 标签: 解热镇痛抗炎药 麻醉类镇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中枢性镇痛药 人工合成品 镇痛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在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43例关节镜下行肩袖损伤修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术前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手术后仅选取静脉自控镇痛进行医治。全部病患分别于手术后6、12、24和48h记录静息状态下的VAS疼痛评分和术后12、24和48h运动状态下的VA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术后选择性镇痛药物吗啡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6、12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24和48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吗啡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对于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围手术期的镇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静脉自控镇痛,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关节功能早期恢复,降低患者术后选择性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肩关节镜 肩胛上神经阻滞 围手术期 疼痛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关节置换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对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320例(108例膝关节置换,212例髋关节置换)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应用"多模式镇痛"管理。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对2种护理方法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疼痛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A、止痛药应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骨科关节置换患者,根据疼痛评分进行"多模式镇痛"管理,可有效镇痛,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促进了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改善疼痛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多模式镇痛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质子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预防使用质子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IS系统抽取西安市中心医院2016年使用质子抑制剂的住院患者病例,分析其消耗情况;每月抽取100份病例,共1200份,评估预防使用质子抑制剂的风险因素,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注射用泮托拉唑的用药频度最大,兰索拉唑粉针的使用金额最高;1200份病例中,不合理处方694例,不合理率为57.83%,无指征预防用药的问题最为突出。结论:预防性使用质子抑制剂的不合理现象较多,需加强监管与干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应激性溃疡 合理用药 住院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纳布啡对硬膜外组滞分娩镇痛时布比卡因最低有效的影响,通过建立临床模型进行。方法:选取鹰潭市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产妇8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产妇各43例。给予对照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镇痛,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纳布啡进行麻醉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使用药物后Bromage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情况与观察组产妇使用药物后的效果Bromage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情况相比,对照组的效果较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纳布啡与布比卡因对产妇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纳布啡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布比卡因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元胡止痛滴丸及其组分对缩宫素痛经模型的影响,并与临床上同类药月月舒对比,探讨其配伍的合理性及比较优势。方法通过ip缩宫素诱发大鼠痛经模型,观察元胡止痛滴丸及其组成成分延胡索浸膏、白芷浸膏对扭体反应潜伏期及次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与疼痛相关血浆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b-内啡肽(b-EP)、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脑组织中多巴胺(DA)水平;金氏概率相加法计算Q值,根据Q值是否大于1判断元胡止痛滴丸的效果是否优于组分单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延胡索浸膏和白芷浸膏能够显著减少扭体次数、延长扭体反应的潜伏期(P〈0.05、0.01、0.001),Q值均大于1;与月月舒比较,元胡止痛滴丸作用显著增强(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和延胡索浸膏可显著升高β-EP、PGE2水平(P〈0.05、0.01),显著降低5-HT、NA、DA、PGF2α水平及PGF2α/PGE2比值(P〈0.05、0.01、0.001);白芷浸膏可显著降低5-HT、DA水平(P〈0.05、0.01);β-EP、NA、DA和PGE2的Q值均大于1;与月月舒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可显著升高β-EP、PGE2水平,显著降低5-HT、PGF2α水平及PGF2α/PGE2比值(P〈0.05、0.01)。结论元胡止痛滴丸对痛经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作用强度优于组分单用,配伍具有合理性,与月月舒比较具有起效早、作用强的特点。

  • 标签: 元胡止痛滴丸 延胡索 白芷 镇痛 金氏概率相加法 配伍
  • 简介:目的分析潜伏期低浓度局部麻醉(局麻)药椎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时对产程和母婴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136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实施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对照组麻醉时间为活跃期,观察组为潜伏期。记录两组产妇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统计出血量、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出血量、5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6.5%显著高于对照组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镇痛中,于潜伏期给予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有利于缩短潜伏期,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椎管阻滞 低浓度 局部麻醉 分娩镇痛 潜伏期 活跃期
  • 简介: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盐酸有美托咪啶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有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治疗,对照组采用20%中长链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观察2组患者镇静评分、谵妄发生率、停药后唤醒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学压及心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VAS视觉评分法评估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为3~4分39例,高于对照组的3-4分30例(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7.19%,低于对照组的19.0%(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59.5%(P〈0.05);观察组停药后唤醒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辅助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屁著,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停药后唤醒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盐酸右美托咪啶 镇静镇痛
  • 简介:目的:调查并评价北京医院老年患者氯吡格雷与质子抑制剂合用现状。方法:检索北京医院治疗药物监测系统,查阅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合用氯吡格雷和质子抑制剂的老年住院患者(≥65岁),对病例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6376例,其中男性3619例(56.8%),女性2757例(43.2%);平均年龄(77.2±6.8)岁。患者分布在33个科室,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科(包括心内科,心外科和心血管重症监护室),占49.5%。氯吡格雷与5种质子抑制剂均有联用,合用例数排序为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合理联用的总比例为39.2%。结论:尽管北京医院老年患者氯吡格雷与质子抑制剂合理联用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总合理联用率仍偏低,且各科室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规范。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氯吡格雷 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
  • 简介:目的:了解2013—2016年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该院")质子抑制剂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2016年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应用质子抑制剂的品种、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6年,该院质子抑制剂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奥美拉唑肠溶片(10mg)的用药频度排序均居首位,且其B/A远〉1,说明其价格低廉,应用较多;注射用兰索拉唑的销售金额排序均居首位,其B/A远〈1,说明其价格较高。结论:该院质子抑制剂的使用较合理,但也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需要及成本-效果分析,为患者选择价格适宜的药品,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日前,2017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作为我国医院管理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活动,2016年度最新电子病历高级别医院名单也同期重磅发布。

  • 标签: 医院信息网络 电子病历 单发 学术活动 医院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医嘱缺陷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发挥圈员的潜能,利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主题为"降低电子医嘱缺陷率",拟订活动计划,制订标准化流程,并按步骤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电子医嘱缺陷率由10.54%降至3.33%,圈员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电子医嘱的缺陷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圈员责任感。

  • 标签: 品管圈 电子医嘱 缺陷率 医疗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手法康复治疗做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康复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训练8周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按运动功能Brunnstrum法评定,对照组与治疗组Brunnstrum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更佳.

  • 标签: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社区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B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进行电子社区管理,两组患者观察期均为1年。入组时、入组后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服药依从性量表及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1年后,A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及MRSS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B组患者(P〈0.05),且复发率较B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电子社区监管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改善其社会功能,且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电子社区管理 服药依从性 复发 社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