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Ⅱ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南宁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外科Ⅱ切口手术患者220例,评估外科Ⅱ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外科Ⅱ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不合理类型、发生科室与手术情况。结果本院外科Ⅱ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种类主要是头孢菌素、硝基咪唑、头霉素,其中包括头孢呋辛、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西丁等。其中不合理用药31例,占14.1%。其中用药品种不当、预防用药疗程过长是外科Ⅱ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中的最主要不合理表现。结论医院要加强执行、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外科Ⅱ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 标签: Ⅱ类切口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调查实施药学服务和行政干预后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情况,推动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取骨科Ⅰ切口手术2011年3—7月出院病历为干预前组、2012年3—7月出院病历为干预后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干预前的93%下降为干预后的67.1%(P〈0.01),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时间不当由干预前的63.01%下降为干预后的27%(P〈0.01)。实施药学服务和行政干预后,各项不合理用药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实施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应进一步优化各项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抗菌药物 药学服务 行政干预
  • 简介:目的:评价五水头孢唑林对Ⅰ切口围手术期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0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费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药物治疗后,均未出现Ⅰ切口围手术期感染现象,预防的总有效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药物费用,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Ⅰ切口围手术期切口感染方面,五水头孢唑林和头孢唑林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但是头孢唑林比五水头孢唑林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 标签: 五水头孢唑林 头孢唑林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预防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缺血动脉重建后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92条下肢)急、慢性缺血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重建术79条下肢,PTA4条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9条下肢,小腿中段增粗0.8~3.7cm,平均1.8cm;大腿中段增粗1.9~5.6cm,平均增粗3.3cm.超过4cm有7例,其中5例作筋膜室切开.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其损伤程度与术前缺血程度呈正相关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全身动脉硬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下肢缺血 动脉旁路术 再灌注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I切口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间医院外科I切口手术患者29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2016年3—8月间I切口手术患者210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合理率及抗菌药物使用平均费用。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29%低于对照组为88.18%(P〈0.05),使用合理率为83.40%高于对照组为56.18%(P〈0.05);抗菌药物使用平均费用为(768.00±42.00)元低于对照组为(1526.00±78.00)元(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外科I切口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外科I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患者的药品费用,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I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解放军第535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科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6月355例骨科Ⅰ切口手术患者的病历,对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用药疗程、预防性用药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5例骨科Ⅰ切口手术中,227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63.94%,符合我院骨科相关拟订值;222例术前30min-2h给药,5例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合理率为97.80%;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替唑(160例,占70.04%),其次为头孢呋辛(49例,占21.59%);平均用药疗程为4.3d,超过我院骨科相关拟订值(1.3d)。结论:骨科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性应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继续加强培训和管理。

  • 标签: 骨科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性用药
  • 简介:不少患者认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风关)的药物有较大毒性,故对服用药物存在很多顾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都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吗治疗风关的药物多少有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减少,甚至肝功能一过性损害等,但是在服药的人群中实际发生的比例是很小的,且医生在用药前已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排除了药物使用的禁忌证。

  • 标签: 用药物 类风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胃肠道不适 白细胞减少
  • 简介: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第一致病原因,该病病程凶险,残死率极高,被称为大脑内的“定时炸弹”,但如能及时诊治。绝大多数可获得永久性治愈。针对该疾病的这一特点,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刘建民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即将可解脱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至动脉瘤腔内,栓塞动脉瘤,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至今,通过这一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功地治疗了颅内动脉瘤患者1500余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愈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重建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二军医大学 可解脱弹簧圈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院Ⅰ切口手术病历合计3725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按合理用药指标进行统计。结果:经过3年的整治,我院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各项合理用药指标基本达到卫生部整治方案的要求,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情况持续提高。结论: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促进作用明显。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节质量管理用于降低骨科一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01月-2023年01月,选取此期间我院收治的800例骨科一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400例执行常规质量管理者归为对比组,400例执行环节质量管理者归入实践组。评析、处理二组的管理服务水平、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比组而言,管理后实践组的管理服务水平更高、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环节质量管理应用到骨科一手术治疗患者中,可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减少切口感染风险,适合普及。

  • 标签: 环节质量管理 骨科一类手术 切口感染发生率
  • 简介: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损伤中,累及交叉韧带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前交叉韧带(ACL)。而累及后交叉韧带(PCL)较少见。交叉韧带重建术可以使关节达到机械稳定和功能稳定,避免骨性关节炎提前发生。从1988年国际上公认不再使用开放式交叉韧带重建术,而代之以关节镜下进行手术。其优点是不再切开关节囊,组织损伤小,

  • 标签: 膝关节镜 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损伤 ACL 骨性关节炎
  • 简介:小枯正当妙龄。为了追求美丽,她成功抵制了所有肉食的诱惑,青菜也只是用水煮煮、加盐拌食。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时间,小桔的身材接近模特标准,走在大街上,回头率极高。可是这回头率却不仅仅是冲着曼妙的身材,小桔的身上、脸上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很多红色的皮疹,口服外用了很多药物都没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要是哪里碰伤了,伤口也极难愈合,这些让小桔烦恼不已。

  • 标签: 脂类 难愈合 身材
  • 简介:微量元素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抗氧化中起重要作用,并有抗衰老、抗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那么,究竟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检测硒的含量、需要补硒?肝病患者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硒浓度量显著比正常人低,因为当人摄人的硒含量不足时,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就会急剧下降,使得肝脏代谢活动中产生的有害过氧化物不能及时清除,以致使肝脏出现种种病症。

  • 标签: 补硒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人群 微量元素硒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栀子近两年来在地面积变化不大,部分产地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减产,产新后出现货源不足,价格不断上扬。去年秋冬季商品市价从23~24元(千克价,下同)上升至24-25元,今年夏季虽是药市交易淡季,但其商品价格不见回落,且销势顺畅。

  • 标签: 药材 果仁 江西 商品价格 自然灾害 秋冬季
  • 简介:人易中招压力大、爱熬夜人群长期工作生活压力大、熬夜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一旦感冒,很容易拖延成肺炎。专家提醒,对于处于疲劳中的年轻人来说,感冒后,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休息。事实上,休息比吃药、挂水更为重要。

  • 标签: 肺炎 生活压力 机体抵抗力 感冒 休息
  • 简介: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普宁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2011年1—6月)、干预后(2014年1—6月)Ⅰ切口手术归档病历各200份,对Ⅰ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我院Ⅰ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6.50%(193/200)、27.00%(54/200),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分别为24.87%(48/193)、74.07%(40/54),预防性用药疗程分别为4.50、1.20d。结论:干预后,我院Ⅰ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但仍存在预防性给药时间不当、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现象,还需进一步干预。

  • 标签: 干预前后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保留残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行保留残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值3个月,随访均在6个月以上,均实施同种异体腘绳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根据其有无保留残端分为两组,对照组(未保留,22例)和观察组(保留23例)。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存在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包括ACL胫骨止点断裂4例,14例股骨起点断裂,27例体部断裂,随访6-15个月,均值8.5个月。患者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而两组在IKDC综合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等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ACL重建术实施保留残端的效果更为显著,即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稳定性,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保留残端 解剖重建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从2016年3月我院所有归档病案中随机抽取60份Ⅰ切口手术病历,按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表中所列内容对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Ⅰ切口手术中,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13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21.67%),均为骨科手术,使用的抗菌药物均为头孢硫脒,预防性给药时间均为术前30min。不合理用药主要为初级医师开具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此外,术后无指征继续使用抗菌药物1例。结论:我院Ⅰ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以来,Ⅰ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