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不同SiC含量的SiC/Fe-3Cu-C-2Ni-1.5Cr-0.5Mo复合材料,采用硬度计、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材料进行测试,研究SiC含量对铁合金密度、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当SiC的加入量为0.5%~2%(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强度均降低,但硬度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当SiC加入量达到5%时,复合材料的密度、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均大幅降低。SiC含量为1.5%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最佳并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有望在气门导管、传动小齿轮等机械零部件上得到运用。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 标签: 铁基复合材料 SIC颗粒 耐磨性能 磨损机制
  • 简介:采用压痕裂纹(IM)法测定了无压烧结ZrO2陶瓷的断裂韧性(K1c),并引入相对偏差概念表征K1c值的精确度.结果表明,由于ZrO2陶瓷的压痕裂纹具有巴氏裂纹特征,因而只能选择Niihara(P)方程(P表示巴氏裂纹)、Shetty方程、Laugier方程或Marshall方程等来计算K1c.其中,用Niihara(P)压痕方程计算的K1C值最符合实际,且具有最小的相对偏差.因此,正确判断压痕裂纹类型、选择合适的压痕方程及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等,都将有利于提高压痕断裂韧性的测定精度.

  • 标签: 压痕裂纹法 断裂韧性 相对偏差 ZRO2
  • 简介:通过微波烧结制备TiC/6061铝复合材料,采用TEM、EDS、XRD分析该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结构、元素分布和相组成;从热力学角度研究新相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结合界面存在厚度约为100nm的扩散型和反应型2种中间层,其与基体和增强相的邻接整洁、边界连续、结合紧密。扩散型界面,具有(111)Al//(240)TiC,[011]Al//[001]TiC的晶体学位向关系并形成半共格界面;反应型界面,由TiAl和微纳米级的Al4W相组成。界面TiAl相的热力学形成机理为Al和Ti元素通过扩散的方式首先生成TiAl3,之后随Ti元素的进一步扩散占据TiAl3中Al的位置,最终形成TiAl。

  • 标签: 微波烧结 铝基复合材料 界面 热力学
  • 简介: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在45#钢基体上制备含TiC质量分数为20%~50%的FeTiC复合涂层。分别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线衍射(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机对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物相、硬度及耐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TiC质量分数为30%时,涂层组织致密,TiC颗粒分布均匀、部分溶解、尺寸减小;涂层主要是由α-Fe固溶体,FeC,FeB,B4C,B4Si,Cr5B3,TiB以及未溶解的TiC等组成;当TiC质量分数为30%时,熔覆层平均维氏硬度为783.8,磨损率为45#钢基体的1/38。

  • 标签: 激光熔覆 Fe基 TiC熔覆层 显微组织 硬度 耐磨性
  • 简介:(1)文稿论点明确,无政治性错误;立论正确新颖,说理通畅,论据充分,资料详实,数据可靠。(2)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3)文章题目、作者单位、姓名、摘要(大约150个字)、关键词(3-8个)等要中英文对照;摘要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笔者”等作为陈述的主语。

  • 标签: 论文写作 双月刊 冶金 山西 中英文对照 关键词
  • 简介:矿山自动化是采矿行业的一个崭新科技领域,也是矿山企业发展的重要科技途径,矿山自动化为矿山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了合理、高效、准确地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金川集团公司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视,金川矿区数字化矿山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数字化在金川矿山的发展与应用日趋成熟。

  • 标签: 数字化 信息 关键技术
  • 简介:随着时代进步。会计核算已实行电算化信息化。会计基础工作是实行现代化核算的基本保障前提,搞好会计基础工作,能保障会计核算最终结果具有真实性、完整性,为各级管理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以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涟钢)为实例,谈谈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途径。

  • 标签: 会计基础工作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会计核算 经济效益 信息化 电算化
  • 简介:介绍了山西某工程桩基防水应用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聚合物防水砂浆、聚氨酯密封材料技术,分析了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防水机理以及与传统有机防水材料相比的优点,阐述了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提出了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现代建筑防水工程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建筑防水工程 刚性防水 材料技术 膨胀止水条 工程桩基
  • 简介:介绍了夫赛特直接炼铅技术的反应机理、工艺特点,描述了国内首座夫赛特炉的工艺过程,对夫赛特炉在国内首个生产周期的运行情况及冷修期间的检查检修状况进行了介绍,认为夫赛特直接炼铅工艺可以平衡处理锌浸出渣,满足铅锌联合冶炼企业的生产要求。

  • 标签: 基夫赛特炉 直接炼铅 反应机理 工艺特点 应用实践 铅锌联合冶炼
  • 简介:改善铝金属基体与石墨烯增强相的界面结合,是提高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本文以化学镀铜石墨烯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镀铜石墨烯增强铝复合材料,研究镀铜石墨烯的添加量对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石墨烯的敏化活化预处理和化学镀工艺,能够获得石墨烯表面铜颗粒尺寸均一、分布均匀、膜层完整,并具有良好结合力的铜镀层;镀铜石墨烯作为增强相可以改善石墨烯与铝基体的浸润性和界面结合,复合材料中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2%时综合性能最优,其致密度达到99.63%,硬度、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分别为60.13HV,152.88MPa,659.47MPa,与纯铝相比,分别提高48.95%,149.48%和470.08%;但是由于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炭与铝基体构成腐蚀微电偶,使其耐腐蚀性能降低。

  • 标签: 化学镀铜 石墨烯 铝基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力学性能 耐蚀性能
  • 简介:针对镁脱硫剂铁水炉外的脱硫工艺进行研究,对工业生产的铁水预处理中使用Mg/CaO复合脱硫处理的脱硫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脱硫效果取决于铁水初始硫含量、Mg占脱硫剂比率、粉剂喷吹速率等因素,而且与其呈成正比的关系。

  • 标签: 脱硫率 铁水预处理
  • 简介:目前,在各大企业,领导力建设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着重阐释了领导力建设的几条基本路径:突出实践锻炼;个人成长提高;组织长期培养,并对武钢领导力建设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坚持基层磨炼;坚持多岗位锻炼;坚持考核干部业绩;大力弘扬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的精神;坚持组织培养不放松,努力锻造合格干部。意在通过对领导力基本路径的研究,优化武钢领导力建设的效果。

  • 标签: 领导力建设基本路径 轮岗锻炼模式 基层锻炼
  • 简介: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本文着重探讨了降低成本的途径,对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现代企业 降低成本 基本途径
  • 简介:介绍了颗粒增强铁粉末冶金材料的特点及主要制备工艺,列举了几种有代表性的颗粒增强铁粉末冶金材料,并探讨了颗粒增强铁粉末冶金材料的增强原理,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标签: 粉末冶金 硬颗粒 铁基材料 磨损机理
  • 简介:研究了硼铁含量和粒度对铁铜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硼铁粒度为<300μm时,摩擦因数随硼铁质量分数(0~10%)的增加而增加;摩擦材料的磨损在制动压力为0.6MPa时,摩擦因数随硼铁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当压力增加到1.1MPa时,材料的磨损随硼铁的增加而增加;当硼铁量为2.5%时,摩擦因数和磨损随细粒度(<45μm)硼铁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还发现,摩擦材料中的硼铁在烧结过程中与铁反应形成了Fe2B,这种Fe2B,起到提高摩擦因数,降低材料磨损的作用.

  • 标签: 铁铜基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硼铁量 硼铁粒度
  • 简介:研究了淬火/回火热处理中淬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Ti48Al2Cr0.5Mo合金晶粒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的淬火/回火热处理能将粒径约为1000μm的铸态组织细化成为18~30μm的均匀双态组织.TiAl合金的细化效果与淬火阶段的加热温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得到的块状组织较细,羽毛状组织体积分数减少.在两相区回火时,高温淬火组织的回火组织较细,而随时间的延长晶粒长大,但不明显.此外,从理论上探讨了淬火/回火工艺细化TiAl合金显微组织的机理.

  • 标签: TIAL基合金 热处理 晶粒细化 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