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1Cr18Ni9Ti不锈球头在焊接后经酸洗,表面存在粗糙的腐蚀凹坑。通过采用S-3700N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等对表面粗糙的腐蚀凹坑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球头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了局部敏化现象,球头的晶粒组织细于与之配合的外套螺母组织,使得球头的耐腐蚀性低于外套螺母,在酸洗去氧化皮的过程中,外套螺母与球头的焊缝区、接管嘴的焊缝区之间形成缝隙,酸洗液中的正负离子移动受到了阻滞,导致缝隙处发生严重腐蚀,最终表现为球头表面的点状腐蚀形貌。定期更换酸洗槽液,降低Cl-浓度,以及在酸洗过程中活动零件,可以减少该类腐蚀的产生。

  • 标签: 1CR18NI9TI 酸洗 缝隙腐蚀 敏化
  • 简介:0Cr18Ni9不锈薄壁产品在酸洗过程中易发生过腐蚀。本研究采用0.1mm厚度0Cr18Ni9不锈带,对酸洗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状态不同,耐腐蚀能力不同,退火态更易出现过腐蚀;酸液温度、浓度及酸洗的时间均对不锈带腐蚀程度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在含HF的腐蚀剂中酸洗容易使薄壁不锈带力学性能降低,造成材料脆化,且HF含量越高对薄壁不锈力学性能影响越大。

  • 标签: 0Cr18Ni9不锈钢 材料状态 腐蚀 力学性能
  • 简介:根据AesirMetalsLLC近期的报道,公司将利用消失模铸造技术生产316不锈部件,并称是第一家利用消失模铸造工艺大规模生产不锈铸件的铸造企业。此类铸件将用于化工行业中的可长时间浸泡于水中的潜水器组件。同时,根据当地权威部门的检测,铸件的耐蚀性已经完全符合客户的要求(具体性能及设计细节Aesir公司并未透露)。

  • 标签: 消失模铸造技术 不锈钢部件 ir公司 AES 不锈钢铸件 消失模铸造工艺
  • 简介:介绍了一种游离甲醛及游离苯酚含量低、抗拉强度高、可使用时间适宜、保质期长的无氮自硬呋喃树脂砂粘结剂的制作方法和应用。这种粘结剂仍然使用甲醛、糠醇(呋喃甲醇)、苯酚等作为其合成树脂的主要材料。使用一种类似苯酚的物质部分替代苯酚加入反应,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添加剂、稳定剂,采用适当的工艺制作而成,树脂性能大幅度提高。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化剂配伍,型砂可使用时间可控制在30~60min。该高。性能无氮树脂已成功运用于三峡水轮机叶片的铸造,事实证明其完全能满足大型不锈铸件的铸造需求。

  • 标签: 高性能 无氮树脂 应用
  • 简介:2015年12月8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承担的院基金重点项目"奥氏体不锈关键件低温耐蚀强化成套装备与技术"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审查了相关文件和资料,并对研发的成套装备进行了现场考察,认为该项目研制开发的奥氏体不锈低温耐蚀强化成套装备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结构、控制水平高、温度均匀性好的特点。

  • 标签: 奥氏体不锈钢 成套装备 关键件 强化 耐蚀 低温
  • 简介:本文研究了马氏体不锈磨削加工产生的剩余磁场对其短时干摩擦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剩余磁场对摩擦行为的影响与外加载荷有关,当外加载荷较低时,摩擦系数随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随外加载荷的升高,剩余磁场强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作用增大;当外加载荷较高时,摩擦系数随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短时摩擦过程中.随着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摩擦界面吸附磨损颗粒的能力增强,加速了摩擦界面的磨粒磨损。使摩擦系数升高。

  • 标签: 剩余磁场 短时干摩擦 摩擦系数 马氏体不锈钢 磨粒磨损
  • 简介:利用XRD、SEM、TEM、EDS、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15-5PH不锈经400℃长期时效后组织及力学性能。随着时效时间延长,板条状马氏体逐渐变得细小,发生Spinodal分解,分解为富Cr相及富Fe相;大量ε-Cu相呈弥散析出;逆变奥氏体的量逐渐增多;粗大的析出相沿板条马氏体晶界分布;未溶解的NbC颗粒逐渐长大。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在1000h时达到最大值1554MPa;伸长率先下降后上升,在1000h时下降到最小值4.8%;断面收缩率逐渐减小,试样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

  • 标签: 15-5PH不锈钢 时效 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等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表面粗糙度304不锈电极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的早期腐蚀行为。随着不锈电极表面粗糙度的下降,304不锈自腐蚀电位与点蚀电位均有所上升;电荷转移电阻噪声电阻明显升高,而电位标准偏差与电流标准偏差则有所降低;粗糙度0.25μm的电极在阻抗谱低频区出现45°扩散尾,表明钝化膜表面开始发生扩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粗糙的不锈表面相比,在光滑的不锈表面上亚稳态蚀点的产生与生长更加难以进行。

  • 标签: 304不锈钢 电化学噪声 电化学阻抗谱 点腐蚀 动电位极化
  • 简介:1Cr15Ni4Mo3N沉淀硬化不锈螺栓零件在制造工序磁粉检测时,发现螺栓表面有一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结合金相试验分析发现,螺栓原材料内呈带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破坏了基体组织和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出现磁痕显示。研究为该材料在零件制造中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沉淀硬化不锈钢 磁粉检测 残余奥氏体 偏聚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在pH=1的酸性NaCl溶液介质中浸泡最初期,噪声电流曲线无噪声峰,噪声电阻大,电化学阻抗谱为一容抗弧,阻抗模值大,电极表面处于稳定状态。浸泡24h噪声电流曲线出现尖峰波动,但波动峰值只有几个微安,噪声电阻直线下降,阻抗谱高频部分为一容抗弧,低频下出现感抗特征,阻抗模值大幅度下降表面处于点蚀诱导期的亚稳状态。浸泡48h后,噪声电流波动峰值突然增大至100μA,噪声峰也增多,噪声电阻基本稳定,阻抗谱低频下的感抗成分消失,点蚀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动电位极化曲线与电化学噪声测试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在pH=1的酸性NaCl溶液介质中的耐点蚀性能随浸泡时问延长而降低。

  • 标签: 1Cr18Ni9Ti不锈钢 点腐蚀 电化学噪声 电化学阻抗谱
  • 简介:采用宏观观察、金相观察、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换热器制造时,液压胀管工艺导致2205不锈管破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相不锈管的裂纹源处于钢管外表面单相奥氏体带状组织区域,且该区域内部晶粒粗大并存在局部的成分偏析,于胀管前已存在微裂纹。胀管时由于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导致裂纹向管壁内侧扩展,最终贯穿破裂。

  • 标签: 换热器 双相不锈钢 液压胀管 破裂 应力集中
  • 简介:本文从设计角度简要阐明由武汉凯奇特种焊接设备公司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1~4mm不锈板热连轧的在线拼焊专机的关键设备技术与焊接工艺:接头的光电自动对中技术、焊接小车的机构与控制技术、焊缝两端的处理、焊缝加强高的刨光以及整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 标签: 热连轧 在线拼焊 MIG焊 专用设备
  • 简介:在火力发电厂安装中,采用药芯焊丝对奥氏体不锈管道进行打底焊接,背面不用充氩保护,节省了大量的氩气及充氩辅助工具。具有工艺性能良好、操作方便、焊接质量稳定的特点。在不易进行背面充氩保护的管道焊接作业及高空作业时其优点更为突出,值得在火力发电厂安装工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不锈钢 药芯焊丝 钨极氩弧焊
  • 简介:本文结合2014年全国首届“海油杯”石油石化焊工比赛中的比赛项目,介绍了规格Φ60mm×4mm的TP304奥氏体不锈管道2G位置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从焊接准备、焊接操作技术、焊接缺陷防止等方面,阐述焊接时焊工端把根焊+摇把填充盖面焊接操作技巧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 标签: 焊接性 摇把操作要点 摇把操作优缺点 缺陷预防
  • 简介:2016年12月29日,由佛山金海辉煌不锈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0万吨冷轧不锈板带项目落户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梧州市再生不锈产业由原材料加工向下游精深加_T延伸将增添新的带动力。

  • 标签: 不锈钢板带 梧州市 再生 园区 冷轧 不锈钢产业
  • 简介: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AF1410试样表面在只涂有1层H06-076氧底漆状态下的腐蚀情况。试验过程采用了加速环境谱。结果表明:AF1410材料在只涂1层H06-076氧底漆的情况下其抗腐蚀性能较差,尤其在拐角处封漆不好,介质容易从拐角处进入漆层与基体交界面,引起基体材料腐蚀。EIS方法可提前表征有机涂层涂覆下的金属腐蚀行为并评估有机涂层的防护性能。EIS中0.1Hz处的阻抗模值与10Hz处的相位角变化规律一致。

  • 标签: AF1410 H06-076环氧底漆 加速环境谱 有机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 简介:介绍了克拉2气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管网酸洗施工方案,酸洗的具体步骤、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酸洗后的质量验收方法以及酸洗过程中的HSE管理措施。

  • 标签: 克拉2中央气田 集输管网 酸洗 钝化
  • 简介:本文根据X80高强度级直缝管3PE防腐层低温涂敷的需要,介绍了低温固化氧粉末涂料的配方原理及其性能指标,研究了其反应过程机理,同时介绍了X80级直缝管用低温固化氧粉末涂料的涂敷工艺及其应用情况。

  • 标签: 环氧粉末 低温固化 涂料 涂敷工艺
  • 简介:7/8″(22.225mm)高温轴承球在精研工序检查中发现,有若干球表面有微小的黑点和麻点。采用碳硫分析仪、等离子光谱仪、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能谱仪对球的原材料、显微组织、硬度等进行检验分析,以确定其表面缺陷性质及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球表面点状或麻点状小黑点缺陷为腐蚀斑点,并非球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加工缺陷。黑点缺陷是由于球存放的库房环境比较潮湿而腐蚀的,是球疲劳剥落的疲劳源,必须预防和控制。

  • 标签: 钢球 缺陷 黑点 腐蚀斑点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