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啤酒废水的可生化性好,适宜用生化法处理,一般采用厌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本文介绍了厌技术的特点及在啤酒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厌工艺,并对厌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 标签: 厌氧技术 啤酒废水 UASB EGSB IC
  • 简介:研究了聚乙烯双环氧基醚的鞣革性能,考察了影响其鞣制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氧基在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碱性条件可以促进双环氧基与胶原侧链胺基发生交联反应而产生鞣性;其鞣制效果受鞣剂分子的链长、用量、pH值、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叔胺类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鞣制效果,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可以使皮革的收缩温度提高到80℃以上。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聚乙烯双环氧基醚鞣制可以得到收缩温度接近85℃、柔软洁白的皮革,且其整体的感官性能和戊二醛鞣革相近。

  • 标签: 鞣制 环氧化合物 聚氧乙烯双环氧基醚
  • 简介:将麦草碱木素与环丙烷反应得到改性木素,其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增加,提高了木素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性能;利用改性木素取代部分聚乙二醇与异氰酸酯合成了聚氨酯,并对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和改性木素含量对聚氨酯性能有影响.

  • 标签: 麦草氧碱木素 改性木素 聚氨酯 合成 热性能 机械性能
  • 简介:研究了麦草NaOH-AQ浆在脱木素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采用酶-弱酸解两段法提取浆中残余木素;利用酸析法从黑液中分离出溶出木素试样,经过弱酸解得到提纯的木素试样。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的木素试样分别进行分子质量检测,得出各种木素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利用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对木素结构中脂肪羟基、总酚羟基、羧基以及总酚羟基中各酚羟基等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以全面了解木素结构在脱木素中的变化规律。

  • 标签: 麦草浆 氧脱木素 木素分子质量 31P-NMR 木素结构
  • 简介:研究了过氧酸预处理对桉木KP浆脱木素的改善效果,优化了过氧酸预处理的条件.在脱木素前对浆料进行过氧酸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后续脱木素段的脱木素效率,增加脱木素程度,提高脱木素的选择性,增加纸浆白度.过氧酸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过氧酸用量3%(H2SO5计),温度60℃,时间30min,浆浓12%,pH值5.0,在预处理前首先用0.5%DTPA进行螯合预处理.在此条件下,与单纯氧脱木素段相比,脱木素程度增加12.4%,达到57.3%;漂浆白度增加4.9%ISO,达到58.9%ISO;纸浆粘度变化不大.

  • 标签: 桉木 KP浆 RDH浆 氧脱木素 过氧酸预处理 制浆
  • 简介:测定溶解有仪器法和化学法,化学法即《啤酒工业手册》中册的“溶解的测定”。对中小啤酒厂来说,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段,也能很好地监督与指导生产。化学法测定溶解,受环境与实验器材的影响,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如何减少各种干扰因素,作者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供探讨。1减少注射器的影响1)所用注射器的直径、刻度、玻璃色泽都应尽量

  • 标签: 化学法 测定 啤酒 溶解氧 干扰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本色废纸浆脱木素前高锰酸钾预处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纸浆的作用。结果显示,pH值和高锰酸钾用量是预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高锰酸钾具有脱木素和活化木素结构的双重作用,可以提高脱木素的选择性,预处理后残留在纸浆中的Mn^2+对脱木素影响很小。

  • 标签: 本色废纸浆 高锰酸钾 预处理 氧脱木素
  • 简介:研究了HNO3/NaNO3预处理对桉木常规KP浆脱木素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在脱木素前,用HNO3/NaNO3对浆料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后续脱木素段的脱木素效率,提高脱木素的选择性.但HNO3/NaNO3用量有一最佳值,且宜采用短时间高温预处理的方式进行.若将HNO3/NaNO3预处理与H2O2强化脱木素相结合,可取得进一步降低氧脱木素浆卡伯值、提高纸浆白度和保持较高纸浆粘度的良好效果.

  • 标签: 桉木 KP浆 RDH浆 氧脱木素 HNO3/NaNO3预处理 纸浆
  • 简介:脱木素前活性活化预处理过程中,纸浆残留东紊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化处理后木素结构单元之间以及木紊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联接发生了断裂,使木素分子变小,有利于木素在后续脱木素过程中的溶出;活化处理后木素结构中酚羟基效量增加,提高了木素和氧气的反应活性.有利于脱木素时的脱除。

  • 标签: 氧脱木素 木素结构 纸浆 酚羟基 预处理 残留
  • 简介:以厌污泥为种泥,在微磁场、低溶解条件下,梯度式加入五氯酚(PCP)驯化污泥,并以不加磁粉的反应器作为对照,考察驯化过程微磁性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值)及絮凝性能。在整个驯化过程中,有磁粉反应器中微活性污泥紧实,絮体较大,MLSS高于无磁粉反应器的,在PCP浓度低于20mg/L时,SVI值始终保持在45-55mL/g,沉降性能良好;而无磁粉反应器中污泥松散,SVI值较高。对污泥胞外多聚物(ECPs)总量、蛋白质与多糖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磁粉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絮凝性能。

  • 标签: 五氯酚 微氧 活性污泥 磁粉 理化特性
  • 简介:对NS-AQ法杨木高得率化学浆(粗浆得率63.70%,细浆得率59.23%)的脱木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适宜的脱木素条件是:浆浓11%,氧气压力0.6MPa,温度85℃,时间80min,用碱量5%,硫酸镁用量0.3%.适宜条件下的脱木素结果是:卡伯值约下降3/4(由37.3降至9.1),粘度约下降1/3(由1340mL/g降至873mL/g),白度提高14.9(由50%ISO提高至64.9%ISO)个百分点,返黄值大幅度(由4.53降至0.90)下降,浆的损失率为6.7%(得率为93.3%),总得率为55.26%.

  • 标签: 杨木 NS-AQ法 高得率化学浆 氧脱木素 造纸 制浆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围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安全风险 监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源性疾病 监测制度
  • 简介:按照GB/T10288-2003《羽绒羽毛检验方法》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了不确定度的试验模型,分析了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和合成,计算出嗜温性需菌菌落数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其置信区间。结果表明,嗜温性需菌菌落数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533,影响嗜温性需菌菌落数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操作过程的重复性。

  • 标签: 嗜温性需氧菌菌落数 不确定度 羽毛羽绒 置信区间
  • 简介:研究了中温(32±2)℃条件下,颗粒活性碳载体厌流化床(AFB)反应器处理硫酸盐草浆废水的运行性能;利用Monod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拟合,得出了硫酸盐草浆废水厌消化过程的基质降解规律。

  • 标签: 厌氧流化床 固定化微生物 动力学分析
  • 简介:紫苏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中药之一,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的迷迭香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本文研究了紫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及该提取物清除活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含量为37.49±0.24%(质量比),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较抗坏血酸强,而清除超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不如抗坏血酸。

  • 标签: 活性氧自由基 紫苏提取物 能力 清除 实验研究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简介:吲哚啉-3-甲醛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属于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以邻硝基对甲苯胺为原料,经过五步合成反应,制备出6-甲基-2-代吲哚啉-3-甲醛化合物,各步反应产率分别达到60.8%、86.4%、76.9%、47.2%、89.9%。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及氢核磁对最终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产品含量达97%,分子离子峰为198。

  • 标签: 吲哚啉 3-甲醛取代吲哚啉 医药中间体
  • 简介:目的研究开平市产酱油中铵盐含量及其污染来源,为酱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测酱油中的铵盐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计算铵盐比率和合格率;检测原料焦糖色中氨氮含量和糖蜜中铵盐含量。结果半成品酱油铵盐合格率(100%)和成品酱油铵盐合格率(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1〈P〈0.05);成品酱油中生抽酱油铵盐合格率(100%)和老抽酱油铵盐合格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P〈0.01);焦糖色中氨氮含量在0.02%~0.04%之间,全部合格;糖蜜中铵盐含量在0.05~0.25g/100ml之间。结论开平市产部分酱油品种铵盐含量超标,是加入铵盐含量高的糖蜜导致。

  • 标签: 酱油 铵盐 监测 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粮食的质量安全理应更加重视,不仅要保证人们“吃饱”,更要讲求“吃好”。调研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状况,不断加强体系建设与完善,有助于提升粮食品质,保障原粮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标签: 粮油检验 质量安全 现状 建议
  • 简介:利用碱浸溃和氧气蒸煮对稻草进行的中浓与高浓制浆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中浓法制浆要优于高浓法制浆。所得纸浆的裂断长和耐破指数分别为7.5~9.9km和4.5~6.0kPs·m^2/g,比同样条件下的高浓法纸浆妥高1~3km和1~2kPs·m^2/g,撕裂指散二者相当(4.0~6.0mN·m^2/g)。中浓法纸浆的白度虽然不如高浓法纸浆,但适当延长氧化反应的时间同样能获得与高浓法纸浆相当的白度。中浓法制浆过程对纤维素的氧化降解保护作用是明显的。碱反应的初期,脱木素效率虽然不如高浓法制浆,但后期的反应比高浓法制浆能脱出更多的木素。

  • 标签: 纸浆 碱法制浆 白度 裂断长 氧脱木素 制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