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将PLA纤维完全溶解于NaOH溶液中,对溶液的紫外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LA纤维溶液的紫外特征吸收波长是233nm,纤维浓度越大,溶液的吸光度值越高;测试温度越高,吸光度越大;PLA纤维溶液的紫外吸光度随纤维溶解温度的升高及NaOH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PLA纤维 紫外光谱 吸光度 溶液
  • 简介:东华大学管小红将制备的TiO2-SiO2复合溶胶对碱改性芳砜纶织物进行处理,然后水热处理一定时间(100℃,1h),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有锐钛矿型的纳米级TiO2低温原位生长的纳米TiO2可以明显地缓解芳砜纶织物的老化性能,提高其日晒牢度。

  • 标签: 纳米TIO2 芳砜纶 抗紫外整理 织物 TIO2-SIO2 纳米级TiO2
  • 简介: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以抑茵效价为检测指标,通过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双层平板拮抗法和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突变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亚硝基胍质量浓度3g/L,诱变时间40min,紫外照射时间90s时获得1株苯乳酸产量最高的变异株UN-30,苯乳酸产量迭712mg/L,比出发菌株产量246mg/L提高2.89倍,且遗传性质稳定。

  • 标签: 苯乳酸 亚硝基胍 紫外诱变
  • 简介:为了了解常用的夏季服装针织面料抗紫外线性能,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Lambda35(UV-Vis)对30种商业化生产的针织面料进行了抗紫外线性能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不使用抗紫外线纤维和织物没有经过抗紫外线整理的条件下,面料的颜色对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影响很大;颜色越深,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好。而纤维种类和织物结构对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有影响,纤维本身抗紫外线性能好,其抗紫外线能力就强;面料厚度、克重和线圈密度越大,抗紫外线性能越好。但它们的影响远小于颜色对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 标签: 夏季服装 针织面料 抗紫外线性能 颜色 织物结构
  • 简介:用牛皮制备水解胶原,通过胶原-单宁-醛反应制备胶原固化单宁吸附剂(TICA),并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Pd^2+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在pH3.0-4.0范围内,TICA对Pd^2+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温度为30℃,Pd^2+初始浓度为1.00mmol/L时,平衡吸附量可达到0.67mmol/g。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由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值,误差在3.5%以内。进一步研究表明,NaNO3对TICA吸附Pd^2+的影响不明显,而NaCl影响显著。

  • 标签: 胶原 单宁 树脂 Pd^2+ 吸附
  • 简介:目的建立食品接触纸中荧光增白剂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方法当样品有不太明显的蓝色或紫色荧光时,样品中的荧光增白剂用碱性提取溶剂提取,调节提取液为酸性,纱布吸附,在波长365nm紫外灯照射下测定纱布的荧光强度。结果紫外灯照射法能定性判定样品中高含量的荧光增白剂。纱布吸附结合紫外灯照射法能定性判定样品中低含量的荧光增白剂,排除样品荧光本底或者其他荧光污染物的干扰,荧光增白剂的检出限为10mg/kg。结论该法适合定性测定食品接触纸中荧光增白剂,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 标签: 纱布吸附 紫外灯照射法 荧光增白剂 食品接触材料 检测
  • 简介:在本研究中,利用将皮革纤维作为一种添加剂加入到一些橡胶化合物中,例如腈基丁二烯胶(NBR)、氯丁二烯(CR)、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氯化丁基橡胶(CIIR)。研究了使用的纤维对于化合物的硬化性质、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有关化合物的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皮革纤维对于化合物的初始黏度、加工性能以及固化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提高了化合物的交联度。对于硬化化合物机械性能的评价结果显示,采用皮革纤维作为添加剂可以使得以腈基丁二烯胶(NBR)为基础的化合物的抗张强度提高,这是由于NBR和皮革纤维之间的相容性作用产生的。添加皮革纤维后,所有化合物的硬度显著提高。获得的结果表明,皮革纤维的添加不会显著提高化合物的弹性、密度以及热稳定性,但会显著提高液体电阻。

  • 标签: 橡胶 皮革纤维 溶胀行为 机械性能 固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