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废玻璃和废铝制备废弃物复合材料,开辟了废玻璃和废铝易拉罐新的再生利用途径。简要介绍了废玻璃/废铝易拉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玻璃增强体与基体铝液之间的界面结合、浸润性和分散性,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在玻璃/铝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玻璃/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玻璃/铝废弃物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对未来玻璃/铝废弃物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标签: 废玻璃 废铝 废弃物复合材料
  • 简介:简单介绍了颗粒增强铝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重点概述了颗粒增强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包括搅拌铸造法、液态金属浸渗法、喷射沉积法、粉末冶金法、原位合成法,并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颗粒增强铝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向。

  • 标签: 颗粒增强 强化机理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 简介:以氧化锡(SnO2)、五氧化二铌(Nb2O5)和三氧化二锑(Sb2O3)粉末为原料,通过无压固相烧结技术制备了SnO2导电陶瓷,研究了Nb2O5单掺杂及Nb2O5—Sb2O3双掺杂SnO2陶瓷的电导率和热膨胀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物相结构进行了袁征。研究发现,当Nb205掺杂量为14%(摩尔分数,下同)时,SnO2陶瓷800℃的电导率达10.51S/cm;在此基础上,当Sb2O3添加量为2%时,500℃的电导率达1.61S/cm。SnO2-Nb2O5陶瓷的热膨胀系数随Nb2U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Sb2O3的添加使SnO2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增大。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表明,Nb2O5能均匀分布在SnO2粉末中,形成稳定的固溶体;Sb2O3的添加不利于Nb2O5形成稳定的固溶体。

  • 标签: SnO2基陶瓷 电导率 热膨胀系数
  • 简介:为提供具有良好固沙植生能力的固沙材料,有效控制土地沙漠化,在石膏固沙复合材料基础上,配以有机肥、秸秆、黑土辅助材料,优化植物相容性的石膏固沙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掺为6%、秸秆掺量为6%、黑土掺量为15%时,该材料性能最佳,并与植物相容性良好,此时固沙植生材料抗压强度为1.63MPa,保水率为71.70%,孔隙率为50.59%,出苗率为98.00%。该固沙材料制备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与植物相容性效果显著。这为青海湖周边沙化地区提供有效的固沙植生材料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石膏基固沙材料 植物相容性 出苗率
  • 简介:评述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和金属熔覆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金属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及性能,指出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金属复合材料涂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介绍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 标签: 铝合金 激光熔覆 金属基复合涂层
  • 简介:通过微观分析、性能测试和形貌观察,研究了Ni/TiO2核壳结构微粒电流变液性能与其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所加电磁场强度的关系,结果发现,成分相同时,电流变液的强度随浓度和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强,但到达一定时趋于稳定,同时,电场和磁场复合加载有利于电流变液强度的提高,其形貌亦出现微粒柱的相互交织。

  • 标签: 流变特性 电流变体 纳米核壳微粒
  • 简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各领域对于固体润滑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新一代固体自润滑材料的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就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程进行了总结,并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在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包括MAX性能和结构特征、MAX与石墨/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性能对比、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和润滑机理。最后,对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方向进行了进一步展望。

  • 标签: MAX相 金属基复合材料 自润滑
  • 简介:研究了一种镍单晶高温合金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差热分析法和金相测试法确定合金的初熔温度在1280℃左右;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合金在不同固溶处理后的微观组织,测试了合金的持久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245℃/2h,AC+1275℃/4h,AC+1100℃/2h,AC+850℃/24h,AC。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持久性能,在980℃、235MPa的条件下持久寿命达159.35h。

  • 标签: 单晶高温合金 初熔温度 固溶处理 热处理 持久性能
  • 简介:综述了当前B4C增强Al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不同制备工艺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能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总结了粉末冶金法、高能球磨法、无压渗透法、搅拌铸造法以及其他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此外还介绍了B4C的强化机制;并对B4C增强Al复合材料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标签: B4C AL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 简介:研究了FeSO4对铜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材料中添加FeSO4产生了较好的润滑效果。在烧结过程中FeS04发生分解生成.802和FeSO4,SO2与基体材料中的金属反应生成FeS、MnS等金属硫化物。随着FeS04含量增加,材料的密度与硬度逐渐降低;在MM-1000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FeSO4含量的增加,摩擦副摩擦系数降低;当材料中FeSO4含量为4%时,金属陶瓷摩擦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 标签: FESO4 金属陶瓷 摩擦系数 磨损
  • 简介:利用十八伯胺改性钙蒙脱土(MMT)制备出有机MMT。研究了十八伯胺用量、乙酸加入量和改性时间对改性的影响,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对蒙脱土的有机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I))对MMT改性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十八伯胺用量为4%、乙酸用量为8%(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4h时,蒙脱土的改性效果相对最好。红外光谱和XRD显示,伯胺已进入到蒙脱土层间,使蒙脱土层间距从0.979nm增至1.676nm。

  • 标签: 十八伯胺 蒙脱土 液相 有机蒙脱土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立方晶系尖晶石型镍铁氧体微粉Ni0.5M0.5Fe2O4(M=Zn、Mn、Cu),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粉末的结构、形貌、磁性以及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粉末在室温下具有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76.0、59.4和54.4emu·g-1。在2—11GHz范围内,Ni0.5M0.5Fe2O4的电磁损耗角正切值tgδ随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Ni0.5M0.5Fe2O4和Ni0.5M0.5Fe2O4的tgδ随频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Ni0.5M0.5Fe2O4 磁性能 介电性能
  • 简介:本文论述了纸复合包装材料的主要性能,分析了其主要的应用领域。通过阅读文献,研究其现存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归纳出了纸复合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纸基 复合包装材料 多功能性 环保
  • 简介:比利时研究中心(IMEC)推出一项联合开发计划(IIAP:industrialaitiliationprogram),目标是降低氮化镓(GaN)技术成本,采用大直径的硅氮化镓(GaN-on-Si),并开发高效率、大功率白光LED,致力于推动氮化镓技术的发展,包括功率转换和固态照明(SSL)应用。

  • 标签: 白光LED 氮化镓 大功率 比利时 开发 硅基
  • 简介:利用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烧结工艺探讨了铁粉粒度和增强体粒度对铁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纯铁粉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随铁粉粒度的增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SiCp/Fe复合材料恰恰相反,其性能随铁粉粒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随SiC增强体粒度的增大而先提高后下降,当粒度约为15μm时复合材料各性能相对较好。

  • 标签: 铁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粒度
  • 简介:美国普渡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使用III-V族化合物砷化镓铟代替硅,研制出全球首款全门三维晶体管,可用于开发出运行速度更快、更高效的集成电路和更轻便、耗电更少的手提电脑。

  • 标签: 晶体管 三维 硅基 哈佛大学 砷化镓铟 运行速度
  • 简介:简要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及其分散性,说明碳纳米管具有一维结构及中空的内部结构,极高的化学稳定性,易于团聚。影响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关键是空间效应,所以末端亲水基团的结构和性能将明显影响碳纳米管的分散。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良好分散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并且由于其优良的光电性能,加入碳纳米管也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能和导电性能。此外,碳纳米管石墨层的本质及独特的结构和尺寸,使碳纳米管在提高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 标签: 碳纳米管 分散性 聚合物 复合材料